五一勞動節,美團講述手的故事
手之于人,意味著什么?
有的手看似瘦弱,卻能撐起一個家;有的手布滿老繭,卻能繡織出細膩的工藝;有的手在防護服中起皺,卻仍在努力擺平特殊時期的困難……
在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美團聚焦于辛勤勞動的“手”,盡力抓住一雙雙手的紋路之中,所隱藏的故事與樸素的共情。
視頻文案摘錄
這是一雙手
接送乘客的手
剪頭發的手
配中藥的手
包花束的手
整理書架的手
做衣服的手
做手術的手
直播的手
做咖啡的手
寫代碼的手
教書的手
為別人拍照的手
每雙辛勤勞動的手
都是美好生活的小幫手
但這個五一
我們想幫他們,成為這樣的手
不開車的手
什么也不用干的手
為心愛的她做飯的手
和朋友一起慶祝的手
保持平衡的手
食指大動的手
趴在車窗上的手
開心到鼓掌的手
玩到盡興的手
兜風的手
陪他長大的手
這個五一,上美團
讓每個辛勤勞動的人
都可以放開雙手
勞動節快樂
美團,美好生活小幫手
————
品牌升級之路
美團,美好生活小幫手
2021年7月,美團進行了一次品牌升級,正式將“美好生活小幫手”作為品牌口號。近一年的時間以來,美團借由各個營銷節點和多種營銷手段,不斷地夯實新的品牌口號。
在本次五一營銷節點,美團以“手”為錨點,有溫度地輸出品牌理念及創意構思,傳遞出美團對勞動者的敬意,再一次將美團“美好生活小幫手”的品牌角色融入每一個平凡人的生活中,讓“小幫手”可以被更具象化的感知。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營銷,美團豐富了“美好生活小幫手”的內涵和外延——
每一辛勤勞動的手,都是“美好生活小幫手”,
每一位勞動者背后,都有“美好生活小幫手”。
————
全民節點與品牌角色的融合
品牌角色鏈接五一節點,情感溝通引發用戶共鳴
在創意片中,美團運用大段的長文案和大量的特寫鏡頭,逐一展現不同職業的勞動者們是如何靠雙手創造美好生活,接送乘客的手、剪頭發的手、配中藥的手……影片中,哪怕不曾看到他們的臉,也能從手感受到他們在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付出。
影片情緒層層遞進,隨后用一句文案“每一雙辛勤勞動的手,都是美好生活的小幫手”,在五一勞動節,向辛勤勞動的人們表示致敬。
而創意片來到中段,通過“讓每個辛勤勞動的人,都可以放開雙手”的轉折,展示五一節點中美團的品牌角色,集中呈現出美團的各個業務如何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送上美好生活。
————
社交互動的延伸
核心創意的花式演繹,與多圈層用戶進行溝通
不僅僅是創意片,這一波營銷戰役還圍繞著“手”,展開了多元化的社交媒體營銷。首先,聯合《三聯生活周刊》,征集到了17雙真實的、辛勤勞動的手,為“美好生活小幫手”做了堅實有力的背書;
其次,爆改經典名畫中的手,讓他們放開雙手享受假期,用年輕化的方式展現美團業務的多樣性;
另外,美團聯動張若昀拍攝明星短片,借用他“會演戲的手”演繹偵探、俠客、文人三大角色,提升傳播的娛樂趣味,順勢撬動粉絲圈層。
最后,回歸這次戰役的主題和初衷,“每雙辛勤勞動的手,都是美好生活的小幫手”。
我們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以低頭看看自己忽略許久的雙手,我們希望每個辛勤勞動的人,都可以享受美好生活。
美團,美好生活小幫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