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閑魚翻身指南
Kindle,我閱讀之光,我泡面之蓋。
我的逼格,我的雞肋。
Kin-d-le,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
金-阿-斗!
前段時間kindle又上了熱搜。
原因是Kindle的官方旗艦店不是處于關閉的狀態,就是商品處于無貨的狀態。
一副要馬上退出中國的樣子。
同時,可能是中國最大的二手交易平臺閑魚,更是直接貼出數據:
電子閱讀器在“年度十大無用商品”的榜單中高居第三位
Kindle在閑魚平臺的年成交訂單數量為40萬
總之kindle給人一副全面擺爛的樣子:干不過中國的電子書閱讀器廠家,老子不玩了。
作為一個多年的kindle老用戶,兼業余廣告從業者,我在看到熱搜的那一刻,竟然覺得可以憑借自己的非專業熱情,將kindle從擺爛的泥潭中拉出,變回“閱讀器小甜甜”,讓廣大閱讀愛好者重新將其捧在手心。
廣告營銷這件事情,能夠為順勢而為,為品牌或者產品錦上添花是最好的;但到了非要以小博大,絕境翻盤的時候,也不是不能做。
因為已經nothing to lose了,翻盤這事成不了是注定,成了就是牛逼。
反正橫豎不會虧。
閑魚翻身的希望
想要將kindle從泥潭中拉出來,并且重新回歸它名字的意義——點燃,就需要先明白kindle的問題出在哪里。
有人認為kindle的問題不是自身的問題,而在于遇到短視頻橫行的娛樂年代,這個年代已經沒有人愿意讀書了。
也有人認為kindle的問題在于與中國市場的水土不服,中國人沒有看書的習慣。
也有人認為kindle的問題在于功能單一,不能像智能手機一樣,既可以看書,又能上網,還能看視頻。
我覺得這些列舉的問題,有道理,但都不對。
Kindle的核心問題在于價格、價格還是價格!
而且不是價格太貴,而是亞馬遜把kindle給賣便宜了。
要知道,某品牌可是把一款機關老干部專用的看報墨水屏給賣到了8999元。
再回過頭來看kindle,最貴的旗oasis只賣2000出頭。(相對于其他家電子書而言)
人是很奇怪的,如果太容易得到的總是不會在意,比如水、空氣還有價格不高的kindle。
我們可以看一下其他家電子書的售價。
看到沒有,價格拉不開差距。
明面上的賣點又干不過對手,同樣屏幕尺寸人家賣的比你便宜。大屏幕的閱讀器尺寸,人家賣得還是比你便宜。
這時候先不要急著說kindle的閱讀體驗是最好的。
首先,閱讀體驗是非常主觀的,A在意的顯示清晰,到了B那里就需要變成大屏。
其次,網購是沒法感受到“閱讀體驗”這個東西的。不論是淘寶還是JD,現在還是賣圖片+賣視頻的賣貨方式。
這兩個賣貨方式之下,消費者都摸不到實體閱讀器,更不要說玄學的閱讀體驗了。
所以kindle想要閑魚翻身,重中之重是把自己的身價給抬上去,先和其它家拉開身價差距。
讓消費者知道,高攀kindle是需要付出極大的金錢成本的。
只有消費者的錢包感到肉痛了,kindle才有閑魚翻身的希望。
我們可以先將Kindle的消費者分為三類:普通消費者,企業消費者以及投資人。
這三類人分別對應了三種不同的購買動機。
普通消費者為階層買單;企業消費者為面子買單;投資人為故事買單。
接下來,我就這三類人群來說一下自抬身價的思路。
普通消費者
從kindle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來看,Kindle最早的一批用戶是文藝青年。
指望著手捧kindle,暢游書海說的就是他們。
經過文藝青年的擴散之后,kindle才逐漸普及成為一個大眾電子消費品。
當kindle淪為人手一臺的平常品時,文青們就發現自己無法通過kindle在地鐵車廂中散發自己那該死的文藝氣息了,所以這批文青也是第一批將kindle作為泡面蓋的人。
對于亞馬遜賣kindle這件事情,需要換個思路,重要的是讓人來買kindle,而不是讓人來用kindle。
指望著放長線釣大魚的賣內容生態,就看看健身房,能在健身房堅持下來的都是狠人,而真正讓健身房賺錢的是那批買了但不用的人。
回到初衷,想要讓kindle在普通消費者中閑魚翻身,最好的種子人群還是從文青入手。
雖然總是調侃文藝青年的錢最難賺——因為他們沒錢還事兒逼。
但文青身上也不是賺不到錢,你看民宿、花店、咖啡館這些賠錢生意,哪一個不是文青捧著大把的現金往里沖?
賺不到文青的錢不是因為文青沒錢,而是想賺文青錢的人心不夠黑。
想把kindle在文青中賣得更貴,就得知道文青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東西。
民宿、花店、咖啡館這三個場景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這些都是看上去很美好的東西。
換個直白的說話就是,文青追求的東西是一種空,能夠為自己營造氣質的東西。
文青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文青。
首先kindle可以專門為文青們設置一個購買門檻,學習B站的注冊答題模式。
想要購買Kindle就必須完成一系列的答題流程,我大概羅列了一些問題作為思路。
1.近些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陪跑王是誰?
A.村上春樹 B.村上夏樹 C.村上秋樹 D.村上冬樹
2.《百年孤獨》的作者是誰?
A.馬爾克斯 B.鹿爾克斯 C.兔爾克斯 D.虎爾克斯
3.米蘭·昆德拉是哪里人?
A.法國 B.捷克 C.鈍角
只有滿分通過的消費者才能進入到購買環節,這也相當于kindle官方認證了文青的身份。
到了這一步,kindle就已經篩選出了精準的文青群體。
如果定價699或者2000的價格,那就是小瞧文青的購買力,建議直接定價4999。
有人會問花4999購買一個只能看書的電子設備值得嗎?
花4999買一個平板,那叫買生產力工具;花4999買一個kindle那叫通往文青身份的直升機。
兩個的定位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
再加上,對于文青而言,有什么比在人群中僅靠一臺4999的kindle就可以確認彼此身份更能獲得心照不宣的竊喜?
交換眼神,彼此點頭。看破不說破,美好的氣氛就到位了。
有人為口腹之欲買單,有人為精致的皮囊買單,當然有人會為虛無縹緲的氣質買單。
這么一想,一臺Kindle賣文青4999還貴嗎?
這不比忽悠文青拿著大幾十萬沖進咖啡館便宜且良心?
企業消費者
數據表明,kindle的收入構成中,來自企業訂單占了很重的比例。
公司采購完畢后,年會人手發一臺,舉辦的磚家會議每人送一臺,維護客勤關系時人手送一臺。
公司發kindle,或者送人kindle,就和送小罐茶一樣。
送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本公司有文化品味,有社會格調的潛臺詞,是一家公司的面子。
既然是面子,699元的入門款肯定是丟份的,2000元出頭的旗艦款剛夠格,5,000元一份的Kindle伴手禮才能真正撐起一家公司的面子和里子。
不是不想定50,000元一份,主要是伴手禮價格定太高,容易被沒收到伴手禮的人給舉報,那時候企業的面子就成了送人進局子的銀鐲子。
既然是賣給企業消費者的,就肯定少不了定制。
激光刻字,一個字每臺加500元;想要定制企業包裝盒,kindle可以免費送,但是要1000臺起訂。
企業的面子和格調,明碼標價。
針對企業消費者,還可以推出定制機器的定制電子書內容。
每一批由企業消費者購買的kindle,都可以提供董事長或者創始人的傳記電子化服務。(當然這是另外的價錢)
并且都是隨機自帶的絕版電子版。
如果企業老板們還沒有傳記出來,Kindle還能提供付費代寫服務,無論是搞笑逗比風,還是龍王逆襲風,又或者是呆萌霸總風,只要老板有需求,kindle都可以滿足。(只要稿費到位)
面對企業消費者,kindle看似是在賣閱讀器,其實是在賣真正的服務。
并且提供的服務,可以讓企業以及企業的老板倍有面子。
投資人
對于投資人就是要賣故事。
就像是Wework干的就是二房東的事,非要把自己說成是一個數據公司。
還不是因為二房東的故事聽上去沒有數據公司來得性感,對投資人而言更有想象空間。
到了2022年,kindle可以對投資人說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還是最早的生態嗎?
那都是蘋果自己都快玩不下去的故事。
首先這個故事一定要足夠宏大,什么數據、云計算都已經不夠看了。
那只是kindle面向投資人們的宏大敘事中的一個小環節,充其量只是故事的基建。
目前中國互聯網對于內容的維護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些內容剛更新完畢,后一秒就出現在盜版網站上。
這一點在網文領域尤為明顯。
所以在2022年,kindle如果要講故事,一定是講一個Web3.0的故事——植根于中國互聯網土壤的故事:WangWen-Fi。
對于Web3.0有所了解的人,就應該知道這是一場對內容所有權的革命。
Web3.0下,盜版不存在的!誰為內容付費,誰在看盜版全網都能知道。
閱文集團2021年的財報顯示,他的約活躍用戶是2.5億。
這就表明,如果每人每天消費1塊錢,那一天就是2.5個小目標,全年就是900個小目標。
所以只要kindle推出了WangWen-Fi,那就是拳打閱文,腳踩筆趣閣,唯我kindle網文稱王的局面。
當Kindle披上了Wangwen-Fi的故事外套之后,kindle瞬間完成了變身。
還能順勢推出Kindle自己的加密貨幣——Kinbi,中文譯作“金幣”。
那時kindle還是一個單純的閱讀器,或者泡面蓋嗎?
都不是,那可是通往Web3.0的入口,是進入網文元宇宙的鑰匙,是破除貨幣壟斷的利器。
扎克伯克看完kindle的這個故事,都想賣了Meta,然后一把梭哈Kindle。
一把通向下一個互聯網時代的鑰匙,你只賣699?誰能同意?
對得起現在市面上連續冒頭的Web3.0項目嗎?
不賣上69,999說得過去嗎?
尾聲
在kindle決定自抬身價的某一天后,用戶終于不再舍得用它來蓋泡面,墊桌腳了。
轉而將他當成一個裝飾品、一個收藏品、一個炒作工具,那時kindle又如何如它的中文詞意,憑一己之力“點燃”閱讀之火?
也許閱讀可以用kindle,但閱讀并非需要kindle。
- En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首發公眾號:左爾擊(ID:leftearj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