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如何減少翻車?請牢記4大法則1個后果!
寶潔道歉了!
寶潔敷衍地道歉了!
營銷屆祖師爺,
公關圈扛把子,
消費者心理教科書,
全球女性雞湯總熬制師,
因為“腳臭”社死了。
類似現象并不少見。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著名品牌因“不當言論”出來花式道歉。
小米、Ubras、三只松鼠、茶顏悅色、星巴克……,就不一一列舉了。
類似現象國外也常見。
Calvin Klein,因在香水廣告里販賣“海洛因式優雅”(Heroin Chic),遭到美國時任總統的公開批評。
Benetton,因使用真實的死刑犯做模特,而被歐洲各國抗議乃至封殺。
為什么知名的成熟大牌,總是重復地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捏?
因為,他們違反了“人性B面營銷論”里所說的基本法則。
人性B面營銷基本沒人深入研究過,當然就更不知道其邊界了。于是,
人性B面營銷就成了超級黑洞,一不小心,品牌就被“洞殺”。
我去年剛剛提出了“人性B面營銷論”,引發了一定關注。
理論總是不容易理解,這次正好以寶潔事件為例,詳細講講人性B面營銷4大法則。
我在“人性B面營銷論”里這么說:
營銷最初是人性,最終也是人性。
人性有A、B兩面:A面是陽光面;B面是黑暗面。
第一個法則:品牌端激發人性A面,銷售端利用B面。
“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
“女人也有體臭,而且胸部最臭”
“再愛干凈的女人,內褲都比男人臟”
“女人頭發比男人臟一倍”
—違反了第一法則,這些B面文案顯然不適合用來品宣,尤其不適合用“官微”來宣。
第二法則:客戶服務這個環節是純A面的,不可以利用B面來討巧和投機。
這次造孽的居然是“寶潔會員中心”賬號,這可是犯了“人性B面營銷”的大忌。
B面營銷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那么?品牌在什么階段可以使用B面營銷呢?
第三個法則:品牌成熟度和“含B量”成反比。
越是成熟大品牌,越應多宣揚人性A面。大品牌要扮演自己該扮演的社會角色。公眾對大品牌有更嚴苛的公共道德要求。
第四個法則:B面不是不能說,但要“B轉A”。
B轉A,就是把人性B面轉化為A面來營銷宣傳。比如,寶潔的這波宣傳可以轉化為呵護女性的角度,而不用去和男性做如此惡心的對比。其實,回到寶潔的傳統視角即可:女性個人衛生護理,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煩惱,因此,我們—給女性更多呵護。
評論里有人說:難道不是事實嗎?首先,這些內容未必是科學事實,而是一種夸大性的語言描述。
營銷和宣傳從來也只是選擇性事實。如果某個事實會引發人性B面,你就要慎重考慮是否要選擇它。
《小豐人性B面營銷論》分兩個層面,教你如何用好“B面”。讓我們重溫一下:
A 戰略層
1、 “A、B”雙面思維
2 、人性B面10大心理原型
3 、B面營銷3大原則
B 執行層
1、分層面(品牌A面 銷售B面)
2、看階段(不同階段A、B比重不同)
3、知分寸(品牌層不能B面為主)
4、用方法(B轉A)
我的學習社群,也就寶潔事件,開啟了吐槽模式。
可以斷言,寶潔式錯誤還會一再上演,并且愈演愈烈。
因為,十個品牌里,有十個沒系統思考過“人性B面營銷”。
為什么這么說?“流量腦”時代,流量成了一切假惡丑的遮羞布。黑紅、丑紅、低俗紅—大行其道,這些都是“B面營銷”的常用手段。為了流量,這種“無心之失”必然越來越多。我在知識星球里,把當今網紅內容和人性B面一一進行了對照,以便于你能更深入地搞懂“B面營銷”。
寶潔在采用這些惡臭內容時,難道沒有抱著“有流量就好”的想法嗎?
無獨有偶,寶潔剛出過事,潔婷就又道歉了。
知名大品牌如何減少翻車?
一要嚴格遵守四大人性底層法則。
二要牢記一個后果:
1次B面營銷沒用好,100次A面營銷也找補不回來。
不懂人性B面營銷,翻車就是大概率事件——莫謂言之不預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