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基金投資行為報告:搞錢了,但沒完全搞錢
對基友小王來說,下午三點和凌晨十二點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
這時打開支付寶資產頁面,基友小王就會知道,今天的晚飯該不該再加盤肉。
——別誤會,此“基友”非彼“基友”。隨著理財觀念和語言環境的發展,“基友”已經演化出了新含義:“搞基金的朋友”。
“基友”一詞在基金主題社交社區的應用
本周,我們發起了“年輕人基金理財行為調研”,根據問卷結果,氧心田總結出了以下幾個重點:
基金,年輕人的理財新idol
基金的走勢線,牽引自己的生命線
從我們的調研結果來看,購買基金行為在95后群體中最普遍,占95后的81%。
過半數的00后有過購買基金的經歷,初嘗“生活費自由”的00后們,與95后打工人們一起,構成了基金市場的主力軍。
在有基金購買經歷的90后中,68%的人是“基金新手”,持有基金的時長不超過一年。這一年,在全民理財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基金,“每天起床第一句,基金漲了百分幾”——基金,成了年輕人的理財新idol。
在年輕人眼中,以支付寶為首的第三方銷售平臺,是基金產品最主要的“出道舞臺”。
近九成養基年輕人的理財第一步,落在了第三方銷售平臺。
小王 95后 總收益9%
最開始買基金是因為支付寶有基金體驗金,一開始還將信將疑地怕錢打水漂,后來就上癮了。目前想不到什么原因會讓我更換購買平臺,畢竟現在的財力有限,沒必要折騰,感覺支付寶就挺方便的。
年輕人理財,不僅是為了搞錢
00后重社交,95后重學習
與傳統觀念不同,相比于“金錢收益”,年輕人理財更在乎知識攝入、社交環境等其他因素。
如果理財動機也有排行榜,“想要學習理財知識,進場體驗一下”是當之無愧的TOP1——這屆年輕人,已經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刻在了DNA里。
認為購買基金是受了熱搜和朋友影響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基金已然變成了年輕人間的一種社交工具。
基金大跌時網上流傳的段子
年初白酒的過山車式漲跌給基金帶來了“頂流”級別的討論度,過去的茶余飯后聊明星八卦,如今則變成了聊基金走勢和基金段子。
小喬 00后 虧損10元
最開始基金上了熱搜,我朋友帶著話題吐槽,我就去問她基金到底是什么,去b站搜一些up主的視頻,感覺理財看起來不錯,就試了試。
小永 00后 收益 4%
有一段時間基金天天上熱搜,在諾安的討論區里有好多段子手,我為了和大家一起留言買了一點點。截圖發了朋友圈之后,列表一好友就把我拉到了一個養雞痛哭流涕群,哦,現在這個群已經叫心平氣和了。
在年輕人的眼里,“買基金”不是一件“悶聲發財”的事,無論盈利與否,搞錢的過程都能讓他們獲得快樂,哪怕是賠得褲子都不剩,也要在朋友圈發個截圖大吐苦水,收獲幾個同樣苦命的基友點贊。
那么沒有購買基金的那些年輕人都是怎么想的呢?
“非養基人群”的回答顯示,“沒有理財知識”是橫亙在他們與基金市場間的第一座大山,“害怕風險”和“沒有本金”并肩位于其后。
小洛 95后 不買基金
我是一個風險厭惡者,現在只通過銀行買定期的方式理財。
我覺得全民理財是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標志,但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理財本領進場梭哈。
韭菜還是幸運兒?
賺錢和虧錢,就像硬幣的正反兩面
20年年末,年輕人們高喊著“搞錢”,夢想基金致富,走上人生巔峰。短短幾個月后,年輕人們哭訴著“跌媽不認”,自稱“韭零后”,形容自己是一把綠油油的韭菜,跌得媽都認不出。
距離那場“慘無人道”的基金大跌已經過去了八個月,“韭菜”們現在的生活是綠意不改,還是紅紅火火呢?
整體上看,賺錢的人要比虧錢的人多那么一丟丟,但實際上,靠基金發家致富的幸運兒屈指可數,倒是被市場大割韭菜的大有人在。
小L 95后 虧損12%
今年年初的時候,網友們都說基金掙錢,我一開始不懂,隨便定投了支付寶的首頁推薦,之后就沒漲過,我焦慮得不行,趕緊賣了。后來看理財博主才知道我這叫“追漲殺跌”。
小空 00后 虧損50%
我第一次購買基金是今年暑假的時候,朋友推薦我買新能源和酒,我就用省下的生活費買了幾百,后來賠得特別慘,跌到一半的時候我就不看了,浪費時間。
有24%的基民表示,買賣操作會受基金博主的影響,小時候抄學霸作業的孩子長大了,開始抄理財大V的作業。
據B站官方統計
2020年投資理財類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464%。
經過基金起起伏伏的心臟考驗,有四成基民已經在基金市場“躺平”。而有些95后和00后還很有活力,一看到走勢變動就光速操作,在轉入和贖回的分界線上反復橫跳。
探究過年輕人在基金領域的“搞錢史”和“搞錢現狀”后,關于未來的“搞錢”之路,年輕人們有話想說:
小王 95后 收益9%
我覺得未來理財還是有必要的,不一定只有基金一種形式,等我未來有了更多的理財知識和本錢,我可能會多方面嘗試。
小永 00后 收益4%
理財這種事還是得有點專業知識才能做,我現在狂補基金知識,感覺我身邊的人包括我都是小打小鬧跟風購買的,感覺這樣不太穩。
小空 00后 虧損50%
基金搞錢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割韭菜都是時常發生的,還是要理性看待。
小喬 00后 虧損10元
先掙到錢,再考慮理財,但錢少也要理財!理財理的是一種對金錢的分配和控制能力!
小洛 95后 不買基金
如果說有一天我開始買基金或股票的話,一定是因為我有了足夠的內部資源(理財知識)和本金。
寫在最后
以上是本次年輕人基金投資行為的調研結果。
總體來看,年輕人們對基金理財這件事抱有更高的熱情。
當互聯網把無數光鮮亮麗的富人生活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對“暴富”的渴望程度也急劇加強。
搞錢話題本就是當代社會的興奮劑。
投資理財作為流行趨勢出現在生活中,一頭熱血的投資者很難在市場波動的時候保持淡定,很多基金新手會陷入頻繁買賣的誤區,不懂“放長線釣大魚”、“適當止盈”等市場規律,最后“掙的還不夠付手續費”。
從“理財飯圈化”“跟風式買基”冷靜下來的年輕人們,經歷過“跑步入場、集體吃虧、互聯網補課”等時代特有的“投資教育”,或許會以極快的速度,成長為成熟的投資者。
策劃:氧心田
本次調研收集樣本201份,00后占51.25%
95后占31.34%,90后占9.95%
氧心田讀者群建立中,歡迎掃碼加入↓
也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一起洞察世界的新奇↓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