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Moon項目啟動,最幸運的藝術家們將在2023年免費去月球創作
作者:大頭,首發:廣告線人
就在前兩天,馬斯克在SpaceX總部加州霍桑火箭工廠宣布,SpaceX首位即將環月旅行的旅客是來自日本的Maezawa Yusaku前澤友作先生。
前澤友作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與馬斯克的合照,并表示:因為我相信他 , 所以我才敢騎在他的上面。也的確,寓意了之后要乘坐在馬斯克所造的飛船上。
據了解,這次前澤友作的繞月之行將于2023年開啟,將搭載的巨型火箭BFR的開發費用高達50億美元,雖然票價沒有透露,但據猜測大約是2.5億美元。這個數字不是一張船票,而是包船的費用。除了前澤友作自己,剩余的座位準備免費邀請藝術家們與他同行,為了完成他的#dearMoon項目。
富豪一擲千金,只為自己喜愛的藝術
作為日本富豪榜排名14的前澤友作,不僅僅只是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位品位獨特的藝術收藏家。也因著這份對于藝術的熱愛,才讓前澤友作一擲千金,包了馬斯克的第一艘私人飛船來完成#dearMoon項目,一個將人類首次親眼所見的月球作為藝術創作靈感的計劃。
當SpaceX了解到前澤友作有這樣一個計劃后,還專門為他精心制作了一段「Dear Moon」【親愛的月球】視頻。
我選擇與藝術家們一同去月球。
他們會看見什么?他們會感受到什么?
然后,他們又會創作出什么呢?
一位畫家、音樂家、導演、服裝設計師......
一些在地球上最有才華的藝術家們將登上宇宙飛船
并以一種從未有過的方式被激發靈感。
(導演、畫家、舞蹈家、小說家、音樂家、時裝設計師、雕塑家、攝影家、建筑師)
一個不停地為人類提供靈感來源的天體,
月亮,我對你充滿了愛和尊重。
前澤友作還特地為項目寫下了自己內心的獨白:
我選擇和藝術家們一同去月球。
如果巴勃羅·畢加索有機會能夠近距離觀察月球,
他會畫出什么樣的畫呢?
如果約翰·列儂有機會能夠親眼看見地球的弧線,
他又會寫出什么樣的歌呢?
如果他們去過太空,世界又會變得怎么不一樣呢?
人是有創造力和偉大幻想的。
我們都有權去做從未做過的夢,
去唱從未唱過的歌,去畫從未有過的畫。
我喜歡這個項目能夠啟發我們中間的每一位做夢的人。
我將和地球上最棒的藝術家們一起去向月球......
只是稍稍比其他人早了點。
我非常感恩能夠有幸成為#dearMoon策展人。
我要謝謝埃隆·馬斯克和SpaceX
創造了這個機會可以搭載BFR上月球,
也謝謝一直以來支持我的人。
我保證這個項目會成功。敬請期待!
#dearMoon策展人:前澤友作
前澤友作在發布會上有透露,對于同行藝術家如何挑選。“原則上,我會去找那些我喜歡的藝術家。”如果2023年成功起飛,等藝術家們返航,就要準備給前澤友作客戶爸爸交作業啦。到時候,會有一大波的藝術作品問世,從挑選的藝術家職業來看,影片、畫作、舞蹈、小說、音樂、時裝、雕塑品、攝影作品和建筑物應該都會以“月亮”和返航時看見的地球為啟發而創作。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dearMoon項目的官方網站(https://dearmoon.earth/),前澤友作也開通了自己和該項目的微博賬號。在個人微博上,還能看到他之前收藏的藝術品,個個價值連城。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去年5月以1.105億美元(約7.6億人民幣)拍下讓·米切爾·巴斯奎特的《無題》。
拍賣會上的“黑天鵝”,是在指證有錢人的無知嗎?
1億多美元的價格拿下巴斯奎特的畫實屬“黑天鵝”。據了解,拍賣行Sotheby's當時的估價是6000萬美元,這也是藝術界人士心目中對于巴斯奎特作品價值的“上限”。沒想到,前澤友作把這個數目幾乎翻了個倍,而且以9位數作為拍賣單價的西方藝術家歷史上不到20位,前澤友作一舉把巴斯奎特推進了藝術界的“九位數俱樂部”,并且超過安迪·沃霍爾成為了拍賣單價最高的美國藝術家。
《灰色游戲:藝術品投資的金融邏輯》的作者Melanie Gerlis認為,新的天價“扭曲了巴斯奎特的市場,并繪制了廣泛藝術市場健康的假象。”
在問到前澤友作對于如此天價購買巴斯奎特的動機時,他是如此回答的:“當我第一次看到巴斯奎特的“無題”(1982)時,我不能直視這幅畫。它強大的美感和力量沖擊了我,我幾乎哭了起來。我認為這幅畫作是他的代表作,可以透過它全面了解巴斯奎特的藝術。我想要借著收藏這件作品來表達我對藝術家最深切的敬意,他給我帶來很大的愉悅。”
憑著獨特的個人欣賞角度,或許因為不帶投資的目的,前澤友作才愿意花如此高價,只為獲得自己喜愛的藝術品,并分享給更多人。如此聽來,他比人氣作品的收藏家對于藝術的追求更純粹些。某些程度上拍賣行也如同電影投資,有商業片、有文藝片,前澤友作只不過投資了一部比較貴的,可能沒有人這么多人喜愛、追捧的文藝片,但是他希望通過它來和大家分享自己對于藝術的看見,或許也能收獲感動。
如同這次的月球之旅,雖然挑選的藝術家們主要是前澤友個人作所喜愛的。但我們不妨期待一下,這位組過搖滾樂隊、創業成功并發家致富的藝術收藏家的月球成品吧。畢竟,藝術是很燒錢的,有了不令人擔憂的經濟支持,一心專注于創作,東西應該不會差。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廣告線人(ID: informer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