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奢侈品學做品牌(十八)
作者:林勇,首發:林勇奢侈學
導言:奢侈品有哪些渠道模式?有何借鑒意義?
111、4種典型渠道模式
大多奢侈品靠經銷起家,通常表現為:完全靠經銷(馥頌),主要靠經銷(愛馬仕),從工作室到專賣店(路易威登)。
一旦走向全球化,經銷成為管理中重點難點。進入那些文化經濟完全不同國家,盈利同時,需確保品牌一致性和戰略精確性。經銷委托給當地合作伙伴,意味著同時委托客戶服務和客戶體驗。
只要遵從奢侈品方法,任何渠道模式都適用。基于不同產品和市場,有些經銷模式更適用。
112、專賣店模式
專賣店模式最常見,最符合奢侈品特點,滿足一對一人際關系。專賣店模式從各方面(包括產品、價格、形象)掌控品牌,經濟效益好。專賣店能實時準確地知道何種產品暢銷,精確控制物流鏈。不同于依靠中間商,利潤減少同時,受損產品和管理不當而增多庫存,和客戶存在溝通障礙。
以精品為例,如果沒有一體化生產線,沒有專賣店渠道,必須高出路易威登兩倍價格才能收支平衡。路易威登利潤高,并非因價格高,而是沒有中間商帶來成本和損失,因此競爭力是結構性。
專賣店模式具有人文優勢,銷售人員代表著品牌,同客戶建立良好關系。也是是唯一能完全保護顧客避免偽造品,只在專賣店銷售產品,其他任何地方都來源可疑。
與所有垂直一體系統一樣,專賣店體系有一大弊端:體系比較死板,必須有預見力的管理體系,反應靈敏及穩定的產品系列。產品必須充足,供貨迅速。
113、獨家經銷模式
獨家經銷模式也常見,很適合奢侈品,能保護客戶關系。前提是,經銷協議規定在指定地點、指定人員,顧客信息和協議條件完全透明。
代表例子就是鐘表業和汽車業,例如勞力士成為盈利最好奢侈手表品牌,依靠優質獨家經銷網絡。相對專賣店,獨家經銷最大優勢在于靈活、收支平衡點也低得多,轉型為混合網絡(專賣店和獨家經銷并行)也非常容易,卡地亞就是代表案例。
114、選擇性經銷模式
同獨家經銷相比,選擇性經銷的最大區別在于,品牌不再選擇經銷網絡,任何遵循品牌要求的銷售點都可以。選擇性經銷優勢在于,讓產品散播更廣,且不至于爛大街。劣勢在于,會遠離奢侈品理念,打斷直接的客戶聯系。客戶是銷售點的客戶,而不是品牌的客戶。
選擇性經銷適用于頻繁購買、分銷廣泛的產品(如香水)。主要缺點是,容易跨越奢侈品和高檔品之間的界限。另一缺點是“灰色市場”,因價格不再受限,來自低價格區域(尤其是免稅區)產品、會入侵高價格區域,形成品牌貶值的惡性循環。
由于很難檢查所有銷售點都遵守規則,質量下降不可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即便有大量管理者監控,還是不斷有品牌控告折扣商店。
115、上門服務模式
最后一種渠道模式,上門服務是奢侈品最原始的銷售模式。
上門模式適合最奢華的產品(如頂級珠寶),工匠到顧客處取單,然后送貨上門。所有的細節都得到最精細的處理,也能更好保護隱私。
以上奢侈品方法,同樣適用于大眾市場。如果有啟發,歡迎分享轉發,讓朋友們也看到!
【未完待續】
Reference:jean noel kapferer,advancesin luxury brand management ...
作者公眾號:林勇奢侈學(ID:gh_74e0eef22f33)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