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叫板央視!河南、陜西衛視殺瘋了,靠中國風火爆出圈,網友:這是“文化猖狂癥”吧?
2022春晚雖然結束了,但強大的后勁仍令人沉浸在國風美中不能自拔,之前就給大家安利過的《只此青綠》,在央視春晚中再次火爆出圈寫意的服道化、優美典雅的舞姿、精美絕倫的演繹,直接將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1:1完美復制,精彩程度堪比真跡。
這樣的神仙樂舞節目刷爆各大衛視每一幀都美到極致,用實力告訴大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華流才是頂流!
01
“文化卷王”河南春晚
河南,又是河南,“河南春晚,不愧是文化內卷王”,繼去年刷爆全網的《唐宮夜宴》后今年舞蹈節目《國色天香》又一度沖上熱搜。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舞蹈的靈感來源唐代以牡丹入筆尋詩詞人物和歷史文化胡陽、駱文博、孫科、蘇鵬等11名頂級舞蹈家,用婀娜多姿、秀逸韻致的舞姿將盛世景象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舞臺上。
一時間,白居易、狄仁杰上官婉兒、張旭、宇文愷、李淳風、袁天罡等傳奇人物都重新活了過來人與CG特效融合,惟妙惟肖,關于牡丹的詩詞穿插整段節目邊舞蹈邊訴說著所扮演人物的歷史故事,讓網友在欣賞視覺盛宴同時也學到文化知識。
“洛陽春色畫圖中,幻出天然奪化工不泥繁華競紅紫,一般清艷領東風”,品讀著詩句欣賞著拿畫卷軸在古建中舞蹈的畫面霎時間恍然大悟,這原來是建筑學家宇文愷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洛陽城就是他設計營造的。
白居易吟詩、張旭盡情揮灑草書李淳風、袁天罡斗轉星移觀看天象公孫大娘獻藝舞劍、上官婉兒男女裝切換都被一一展現出來跳著跳著都與“牡丹仙子”相遇一起共赴盛大的“牡丹之約”。
舞金碧輝煌,憶大唐盛世洛陽明堂還原國色天香,宏大又動人的場景,讓人直呼整個大唐名流都在陪自己過年,一秒穿越到千年之前。
能完成如此文“舞”相合,美輪美奐的8分鐘表演,絕不是一件易事,牡丹仙子4秒開場就拍了38遍,演員們冰天雪地里起早貪黑通宵拍攝,一個鏡頭反反復復調角度,皆為呈現完美表演。
面對頻出爆款的“中國系列”節目,幕后團隊動情說道,他們一直做的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圍繞中國立足,通過汲取、借鑒新潮的視聽與編排方式,傳播深厚的傳統文化。
02
“水墨王者”福建春晚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一頭青絲,一襲紅衣,一曲春日,舞者李響以自然山水為舞臺,將舞蹈跳成一幅畫,讓春日時光的美好盡數展現。
舞蹈一出就熱搜不斷,“李響春日國風水墨舞”,“福建春晚把國風舞臺玩明白了”,“李響仙境中演繹春日”,相關話題接二連三。
它區別于傳統的歌舞秀,通過李響的表演,展示大儒朱熹一生中的重要時刻,古今之間實現隔空對話,追隨朱子在福建的蹤跡尋覓取景地,展現宋人的生活美學。
古今對話開場片段,是南宋年間,朱熹講學于武夷山,建武夷精舍,授徒講學,著書立說,培養人才的場景,一席青白衣學士與山間云氣流動,讓人頓覺耳目一新。
舞動著,舞動著,優雅至極的宋代點茶技藝,考亭書院致廣大而盡精微的鼓面舞,一一涌現眼簾,點點滴滴皆是古人的美學智慧,同時又與武夷山,世界紅茶發源地的說法不謀而合。
整個舞蹈過程,沒有眼花繚亂的特效,只有人景合一的韻味,舞者輕如鴻毛韌如青竹,衣隨舞動,冷冽尊貴間,將一份仙氣飄飄的意蘊傳遞出來。
?為了拍好這段三分多鐘舞蹈,李響與背后團隊做著極致挑戰,三天七景,全部實景實地拍攝,水中不適合吊威亞就打上木樁,在接近0度的氣溫下,只穿一件單衣,光腳踩在冰冷的水里舞蹈。
湖面起舞,水墨倒影,只為把長袖里的精神氣,與好山、好水、好文化的意境表達出來。
03
“絲路文化使者”陜西春晚
陜西春晚真的實現了文化超脫,在沒有大牌明星,燒錢制作、鋪天蓋宣傳下,憑借神仙舞美+創新格局,贏得一片贊美。
晚會期間,總傳播量超12億,其中36個熱搜累計霸榜超98小時,3次登上榜首,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有網友稱陜西春晚暗淡多年,一定是請來了高人,才想出用絲綢之路串聯華夏文明,單是融匯不同文化元素的節目,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盛世胡旋,一轉千年”,飛天伎樂》將敦煌壁畫,通過舞蹈與樂器演奏融合的形式展現,音樂響起的那一刻,觀眾仿佛進入到另外一個國度,不僅被反彈琵琶的胡姬震撼到,還見證著盛唐時期對外的友好往來。
《五星出東方》舞劇選段《遠古的呼喚》,以新疆和田尼雅遺址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漢代蜀地織錦護臂為主題,通過器樂、歌舞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讓文物變得生動起來,再現漢代中原與西域共為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琵琶錚錚,建鼓激越氣勢恢宏,節奏鮮明”,《蘭陵王入陣曲》將你從柔美文藝的世界,帶入到刀光劍影、霸氣恢宏的戰場,百人百鼓與琵琶,合奏出千軍萬馬之勢。
看著節目,耳邊仿佛響起駝鈴聲,眼前浮現出使西域的商隊與樂手,實景與現場疊畫,勾勒出夢幻的“河西走廊之夢”,一股何其有幸生華夏的文化自信油然升起。
什么是國潮?這就是!傳統與科技、人文與藝術結合的相得益彰,我大中國美如畫,人文薈萃,源遠流長,國人的浪漫,是山川大地,是日月輪轉。
一個個展現自我的節目,美好又純粹,看似內斂,其實是文化猖狂,未來,希望這種“文化內卷”堅持下去,多創作出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相融相生的節目,雅俗共賞間進行文化創新。
作者公眾號:普象工業設計小站(ID:iam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