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品牌的公益怎么做?這個品牌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在推動新時代發展的浪潮中,我們往往忽略這樣一個行業,它們不比那些行業巨頭,卻在社會經濟中發揮著毛細血管般的重要作用;也往往容易忽視這群人的存在,他們常常在逆境中砥礪前行、迸發出更多能量,為我們展現什么是企業家精神,用自己的故事驗證新時代下的創新力量到底有多重要。
這個行業,就是民營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微企業,而這群人,便是新時代的創新者之一,小微企業主們。
在很多時候,他們的拼搏、創新精神鼓舞著一批又一批人,激發人們勇于擔起以使命驅動自我創新的責任。這種精神和力量,需要被不斷傳承下去,而小微企業,也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今年,微眾銀行微眾企業+走進小微企業,發起“助力企業100%公益行動”為小微企業發聲。在很多人看來,這只是一場常規的公益行動,但在數英看來,這場公益行動的背后,有著更多看點,和帶來的啟發思考點。
為小微企業發聲
以公益行動打響暖心之戰
公益的核心在于點明社會痛點,更在于能否真正解決問題。對于小微企業來說,找到發聲渠道迫在眉睫,他們渴望被看見、被認可。洞察到這一需求并率先做出回應的,是一個金融品牌——微眾銀行微眾企業+。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的企業金融品牌,微眾企業+通過提供更全面、更有效、更貼心的服務,以滿足小微企業金融與非金融的服務需求,致力于為小微企業打造全鏈路商業服務生態。
今年6月以來,微眾企業+響應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號召,發起“助力企業100%公益行動”,以拍攝企業專屬視頻、開設攝影展、助企登大屏及雜志專刊封面等系列舉措,來傳遞和展現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此次微眾企業+選擇以這種方式為小微企業發聲,在數英看來也是情理之中。
于情,微眾企業+聚焦一個社會問題并給出了解決方案,即通過公益發聲號召大眾關注那些需要被看見的小微企業,傳遞需要被延續的科創精神。并且這類公益項目,往往更容易調動大眾情緒、激起大眾的同理心,促成更多人共同參與為公益接力。而由企業家來發聲也更具說服力與共鳴感,確保此次公益發聲給更多小微企業主帶來實打實的鼓勵。
于理,此舉也是微眾企業+在營銷價值和社會價值平衡方面的一次成功嘗試。這場盡顯人文關懷的公益行動,無疑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有足夠關注度的發聲途徑,在展現品牌社會責任感的同時,也將積累更多優勢以便今后更好助力小微企業發展,促成多方共贏。
致敬企業家精神
多渠道助攻放大項目意義
合格的公益行動,不僅要有聚焦時代痛點的愿景,也要有落到實處的承接。微眾企業+這場發起至今不到半年的“助力企業100%公益行動”沒有一味求量泛泛而談,而是有的放矢、邀請15位科創企業家作為首批發聲對象,從多渠道亮相、到真實故事記錄,再到影像賦能…基于恰到好處的內容發力點,將為小微企業發聲的初心落實到每一步行動中,讓企業家們的創新精神與態度真正被看見和致敬。
1、互——借節點發聲,為企業家精神點贊
抓準溝通節點,對包括公益在內的品牌傳播來說往往事半功倍。此次微眾企業+為企業家們的首次亮相,找到了一個有力發聲節點——11月1日“企業家日”,微眾企業+推出“致敬企業家”H5“集贊”創意互動,以易操作、易分享的高效互動形式,讓優秀企業家被更多人看到。
H5并沒有復雜的互動操作,而是簡明直白的介紹與號召,呼吁大家為企業家們點贊表示支持。一個點贊,是對小微企業家們科創精神的支持與肯定,也是屏幕前每個參與者在心里的自我鼓勵,讓新時代企業家的精神在更廣范圍內被傳遞、被認同。
2、屏——打造線下大事件,讓科創精神走進大眾
如果說線上集贊為此次“助力企業100%公益行動”贏得了廣泛關注,那微眾企業+在深圳機場打造的線下大事件,則以相對精準的地標選擇,讓優秀企業家們的精神面貌有了更清晰的展現。
一來,深圳作為開放之都、創新之城,其深入人心的“拓荒牛”精神與企業家們敢為人先的科創精神有著相似內核。順著這一點去看,微眾企業+選擇深圳機場作為15位科創企業主海報的亮相地標,寓意已然明了:他們就是深圳千萬科創型企業的縮影,是傳遞科創精神的代表,每個小微企業的創新面貌與姿態都值得被看見。
二來,機場人流量大,曝光量高,且來往人群中不乏小微企業主與科創者,選擇此處為科創小微企業主發聲,企業家精神得以傳得更遠。此次企業主海報亮相深圳寶安機場后,還引來深圳電視臺《第一現場》的采訪報道,地方媒體的“自來水”傳播助力下,影響力再度擴大。
3、說——上線“企業家·100談”專題內容,建立企業家發聲專屬渠道
線上線下成功亮相后,如何確保新時代企業家精神進一步透傳?微眾企業+選擇呈現企業家的真實故事,讓每位企業家為自己發聲。故事是公認的情感溝通利器,而真實的故事往往藏有意想不到的動人力量。因此微眾企業+沒有進行虛構式的故事改編,而是以真實故事為前提,為企業主們打造自帶聚集效應的發聲專題—— “企業家·100談”。
在這里,可以看到企業家們現身說法、講述企業成長故事;其它想要發聲的企業家們也可以隨時申請加入。目前釋出的15位企業家故事中,微眾企業+將其劃分為“談抱負”、“談成長”、“談責任”三個版塊,借由對應企業家的故事,給出企業發展中不同階段的破局之法,為更多身處困境的小微企業帶來啟發與激勵。
談抱負:談論如何做好中國人的品牌
談成長:談論如何在磨難中逆襲,追求新時代工匠精神
談責任:談論如何堅守創業初心,讓使命驅動創新
更重要的是,這一專題內容的建立,不僅限于為企業主發聲,同時也為更多人帶來精神鼓舞,在見證優秀企業家們的奮斗歷程中,在聽他們講述自己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到背后所凝結著的中國千萬企業家的優秀品質,以及科技強國號召下敢闖敢拼、自主創新的獨特精神。
如此一來,這項公益行動的意義便超越了為企業發聲,而有了更深層次的社會價值。這也是為什么在下一步動作中,微眾企業+聯動中國知名人像大師肖全舉辦攝影展,不僅為拍出這些企業家最好的精神風貌,更是在采訪+實景抓拍和光影定格的過程中,將企業家背后的更多精神,通過辦展的形式,真正聚焦到社會大眾視線中來。
4、展——與超強攝影師聯手,讓小微企業更具故事價值感
公益行動要想被更多人看到,除了過硬的內容之外,也要有能為品牌勢能加碼的破圈者。此次微眾企業+聯手肖全共同打造公益攝影展《這個時代的創新者》,走進43家小微企業,尋找和拍攝這個時代的科創企業家們,定格他們成長閃光瞬間。
這場以“創新”為主題的藝術級爆款事件,它在為小微企業、科創企業主發聲的同時,也是向這個時代的創新者致敬,這就不是單向的輸出,而是吸引更多有意者前來完成雙向的互動。不僅無形中傳達和踐行了微眾企業+與小微企業共同成長的理念,也讓人們在這場攝影展中,因為深圳精神、企業家精神和科創精神的共振凝聚一心,自主去為小微企業做一波宣傳。
而這也是為什么微眾企業+選擇肖全作為這次的“記錄者”。 肖全的拍攝風格多以黑白簡約為主,擅長把握人物性格,在作品中呈現人文關懷,并且在過去的歲月里,肖全一直關注中國的藝術精英,時代在演進,這一次肖全更加關注創新,希望用鏡頭記錄新時代創新者的面孔,這與微眾企業+的初心一拍即合。在肖全的鏡頭下,企業家們的故事不僅更加有真實性,也增設了藝術氣息,被賦予了超越時間的厚重質感。借由與肖全的合作,此次企業家的發聲效應也得以擴散至更泛圈層。
與小微企業共同成長
公益行動,繼續發力
金融品牌想要做好公益行動并不簡單,而企業家的故事也往往有著更高的共情門檻。但這次,微眾企業+找到了一個不錯的破題點,從公益層面發力,挖掘小微企業家背后痛點、價值點,以企業主共鳴帶動大眾情緒,讓小微企業最大限度被看見,企業家科創精神也得到有效傳遞。
我們說企業的使命更多是造福人類社會,小微企業是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毛細血管”,微眾企業+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與小微企業共同成長,為中國經濟的未來貢獻力量。這次公益行動,微眾企業+聚焦小微企業家們的故事再次力證,它不僅是小微企業主背后的企業金融服務者,更是與企業共同成長的陪伴者。
而這份陪伴,將會繼續。從這次公益行動中,不難看到,微眾企業+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它將繼續尋找更多行業的小微企業,傳遞新時代的企業家精神。這就意味著微眾企業+沒有將這次公益營銷停留于一時,而是有意將其打造成自己的一個公益IP。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助力企業100%公益行動”在近期榮獲第一財經2021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ESG共享價值貢獻獎,和公益時報《2021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觀察報告》優秀案例,這對于微眾企業+公益IP打造來說,就有了更多的背書和資產積累;而對于小微企業來說,也有了更穩固的發聲渠道和企業首選伙伴。
結語
毛細血管雖細,卻至關重要。如毛細血管般存在的小微企業,相較于大企業作用略微卻也影響著很多行業的變革。所謂小微活,經濟才活,作為吸納國內就業主力的小微企業,在微眾企業+“助力企業100%公益行動”的助力加持下,相信在新的一年,與微眾企業+攜手共進,為我們展現更多領域企業家的故事風貌,傳遞更具價值和需要被延續的中國企業家精神。我們也期待,明年微眾企業+為公益IP注入新的活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