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為什么笑得越來越大聲了?
本篇來源于《青眸》第六期《青年渴笑癥》。《青眸》是由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創意中心×品牌中心出品的創意議題例刊,以公共議題賦能內容創意。每期從一個熱門社會議題出發,與青年營銷人共同分享、一起求索。
青年渴笑癥
“別人搞錢,我搞笑”
“我發誓,這是我最后一次點外賣
如果再吃,我就再發誓”“你真白,我死三天都沒這么白”
……
喜劇綜藝刷屏 脫口秀興起
人人都在抖機靈
還沒嘗到生活的苦
我們就搶先尋求笑
本期談年輕人的笑饑渴
一、背景 / 青年渴笑癥
笑是剛需,也是快消品
現在的年輕人,一個個太渴笑了,真的。
昨天,一條嚴肅的新聞報道憑著好笑出了圈。就因為在內蒙古核酸檢測的畫面里,出現了一位綠色胖頭魚。
圖片來自微博@大肥皂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播出8期,上了不止8次熱搜。相關討論不斷,“半人馬”“土星”“你的父親是dai佬”都流傳成梗了:“我和你的父親~相聚在美麗的科爾沁草原~登登愣登登登登~”
抖音、小紅書評論區已淪陷,最高贊基本都是逗樂的。你小子逗我,那我就贊你。
段子在微博的轉發量永遠很高;搜集互聯網段子的冷兔公眾號,篇篇半小時10w+;豆瓣小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坐擁53萬成員,日夜生產新笑料:
那年猴年,我姑姑讓我把她p成一只猴(不是猴頭姑)
因為急于干飯起太猛,說了句“好香啊”后我暈倒在地
半夜爬到門口偷聽爸媽聊天時忍不住發出陰森笑聲
被抓去年會上做翻譯,自己編造了老板的所有發言
人人都在抖機靈,哪怕身處現實生活。一位98年的朋友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場景:他去食堂剩了一口大餅沒吃完,一起打LOL的室友見狀說,“TheShy來全吃了!” 逗樂了10桌以內的男性同胞。
笑越來越重要。比起高冷,更多人希望自己看起來很“有趣”。年輕人婚戀市場上,幽默是位列外表之后的最大加分項。
2021年,笑已變成名副其實的快消品:日常必備,消耗極快,需求極大。
我們不斷生產笑,又定期吸收笑,我們開懷大笑,不追問任何意義。
二、議題 / 愛情買賣過時了,
現在流行快樂買賣
今年6月,網易×極光聯合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當今年輕人最核心的消費觀念是為了取悅自己,55%的95后認為美好生活是快樂生活,享受當下。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對笑的渴望遠遠超過對嚴肅的渴望。
我們總結出了年輕人對快樂的5大需求:
① 快樂要純
當下最受好評的快樂一定是純粹的。不是“笑中帶淚”的快樂,也并非帶有說教意味的、硬上價值的快樂。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是近期最好的樣本,選手與編劇平均年齡不超過35歲,絕大多數作品都從頭快樂到尾,不少神經病一般的無厘頭表演也得到年輕群體的接受。年輕人堅信,想要逗人笑,就別硬讓人哭。
② 供給要穩
大多年輕人都擁有固定的快樂倉庫。豆瓣小組、搞笑博主、微博超話、抖音評論區,甚至一個樂于分享段子的微信好友或群聊。在需要快樂時,就去倉庫定時定點提取——年輕人確定這里一定能讓自己樂出來。
③ 投資回報率要高
從前笑是一場流程繁瑣的大宴,人們要耐住寂寞等待最后的笑點。現在,笑是上一道就得驚嘆一道的速食,快速讓人笑,從哪都能笑,這個不好笑就換下一個。在有限的時間里,年輕人渴望獲得不低于預期的快樂。
④ 貼近個人生活
“建立在生活基礎之上的幽默才會不朽。” 每個人身上都可以發生的日常小事,天然就具備令人快樂的基因:
“是誰發明的早上好,到底是誰在好。
我的同齡人:每天都在為情所困。我:困。
生活將我反復捶打,我肉質竟變得筋道Q彈。
公眾號我要WhatYouNeed曾在一篇名為《男生的快樂有多簡單》的爆款文章里,總結出多種令男性群體大笑著產生共鳴的行為:
“在路上走著走著,不由自主做一個跳投。
比兄弟們尿得遠,我就很快樂。
男人并不真的善于組裝,他們只是享受湊巧拼上的感覺。
惹人發笑的段子,內核就是自己的生活。
⑤ 提供年輕人自發創造的土壤
95后創作型選手居多,吸收快樂的人,也習慣自己創造快樂——接話茬,寫段子,一句話就是一個包袱。
在彈幕領域,年輕網友是一流的集體編劇。《甄嬛傳》太監給皇上送妃,滿屏飄過彈幕“皇上!您的老北京雞肉卷到了!”
安陵容侍寢失敗,雞肉卷梗再次上演:“朕不喜歡勉強,你這個不熟的雞肉卷。”
茅臺淘寶店的評論區,都是野生文豪。“這個用來澆花可以嗎?”“我用來養魚。”“紅燒帶魚就是用這個酒對嗎?”“不知道,我一般都泡腳用。”
微博博主@蒼南派每天更新一條情景填空題,供網友自由發揮。
“@失語卡文課代表:把美女封為大當家,你成了老六
@黃小黃要瘦15斤:媽!誰把您抓來了!
@妖狼皓月:這不是老四嗎!!!
“@iamrann:情同姐妹轉為同情姐妹
@四喜榛子:自此少洗一個碗
@老煙嗓的小奶音:推翻了封建帝制
另外,掌握幽默密碼的人,也相應掌握了銷量密碼。博主@狠狠紅發現,連明星代拍都開始搞笑起來了。
平日里簡短的一句“龔俊殺青宴,出圖”,已被擴充成了感情豐沛、細節多樣的代拍文學,介紹越好笑,客戶越想買。
三、追問 / 我們為何渴笑?
我們為何而笑?
2021年騰訊與人民網推出的《95后年輕人注意力洞察報告》顯示,當下年輕人有五個深層次需求:凸顯獨特人設需求、追求美好生活需求、滿足個人發展需求、尋求群體歸屬需求。而快樂大笑,恰好滿足了以上需求。
① 解構生活之苦
——為什么后宮中的娘娘們都愛吃甜的?
——因為她們的生活已經很苦了。
有報告提出,中國過去30年巨變不斷重塑年輕人面臨的外部世界,甚至每五年就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父輩習慣迎難而上,當代年輕人只想過好自己的人生。80后習慣承受苦澀,95后苦澀不耐受,一嘗到苦味兒就想用快樂與苦澀對沖。
我們曾在文章《我站在人群中,孤獨得就像P上去的》提出,互聯網為人們帶來了個體強大,所有人活在一個屏幕里,吃飯有外賣,借錢有網貸,修水管線上叫師傅,學習有知識付費、約會有左滑右滑……年輕人享受自己搞定一切的自在感,也令他們自發地用笑來對抗焦慮——只要躺得夠快,資本就剝削不到我,只要笑得夠大聲,煩惱就追不上我。
點擊閱讀《我站在人群中,孤獨得就像P上去的》
弗洛伊德認為幽默是一種交易,詼諧的事物幫我們殺死緊張,而我們以笑容和鼓掌支付酬金。社會標準讓我們搞錢搞事業搞對象,我們搞笑。焦慮是一時的,快樂是永恒的。
② 塑造自我形象
自嘲是互聯網世界最安全的通行證。正如公眾號塔門總結所說,“展示優越已不再是當下的流行美學,主動宣揚自己如何好,如何有品位有愛心,都會有被指責裝逼、凡爾賽的風險,而占據網絡鄙視鏈頂端的是自嘲。”小小的優越感轉化成段子,會讓說話人顯得更親切。而辭職、失戀、加班、中年危機這種真苦惱,一旦用好笑的語言說出來,整個人都變得樂觀向上。
《大腦修復術》一書提出,好玩在擇偶中是被格外看重的特質。對于女性來說,男生好玩意味著攻擊性比較低;對于男性來說,女生好玩意味著活力四射。“一起發笑”也是親密關系質量的重要指標,一起發笑次數越多的情侶,覺得自己和伴侶的相似度越高,得到的心理支持越多。
③ 提供內心安全感
與疫情共處的后疫情時代,笑的情緒價值尤其可貴。笑意味著世界還穩定,生活還正常,哪怕人們感知到了恐懼與迷茫,也有笑來提供快樂與安全感,也有一起笑的人與你建立情感連接。世界再動蕩,你的小心思有人能懂,這就足夠了。
四、觀點 / 年輕人的快樂,
一點不膚淺
年輕人的快樂陣地里,并非全是笑聲。笑點就像音樂品味一樣千差萬別,有人把喜劇、脫口秀、段子分門別類,總結出了一套笑點鄙視鏈,“只有我覺得不好笑嗎”。有人批判年輕人快樂的膚淺,仿佛世界要被年輕人笑完蛋了。
年輕人真會完蛋嗎?愛笑是這屆年輕人最寶貴的品質,他們吝嗇錢吝嗇愛,卻從不吝嗇笑。如果笑是一個人最樂觀狀態的體現,那么他們總能在窘境里找回樂觀,甚至帶動更多人一起樂觀。伍爾芙在《笑的價值》里寫道,“笑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能幫助我們保持平衡感。它時時都在提醒著,我們不過是人,而人,既不會是完美的英雄,也不會是十足的惡棍。我們現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長過速的丑惡的贅疣,那些華而不實的矯飾,世俗因襲的正統,枯燥乏味的虛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閃光。”
別嫌棄笑膚淺,別嫌棄笑沒用。我們只是把最珍貴的情感存在了笑里。
五、擴展 / 創意拋磚
創意拋磚 01
議題
青年渴笑癥
笑,已經成了當代年輕人的剛需快消品
他們用笑來對沖現實中的矯飾、虛套
以及傳統的枷鎖
品牌
擬為999感冒靈
洞察
很多人打一串噴嚏時,是有曲折節奏的
有時會引發身邊人發笑
推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噴嚏
有人打得克制嚴謹
有人打得驚天地泣鬼神
有人打得一波三折,偶爾神轉折
……
每串兒噴嚏都是
即興創作的協奏曲
不如讓所有有趣的噴嚏合奏一曲
# 嚏大調協奏曲
創意概念
# 嚏大調協奏曲
創意
收集普通人打噴嚏的場景
請合唱團寫一支協奏曲,直播一場演奏會
最后謝幕時,總指揮一本正經致辭:
很遺憾,這場經典演奏會不能再公演了
因為:999感冒靈
創意拋磚 02
議題
青年渴笑癥
笑,已經成了當代年輕人的剛需快消品
他們用笑來對沖現實中的矯飾、虛套
以及傳統的枷鎖
品牌
擬為哈啤
洞察
聊天時打“哈”是禮貌
打“哈哈”是敷衍
打“哈哈哈”是可能在笑
打“哈哈哈哈哈哈哈”才是真心笑
創意概念
#哈哈哈哈哈哈啤
創意
哈啤新年“改名”
成為哈哈哈哈哈哈啤
將所有普通歡聚場景中
大家連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鏡頭
剪輯為一支片子
落版為:歡聚真心,哈哈哈哈哈哈啤
賣場促銷
哈啤x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公號
在新年賣場,設置一個段子機
不管是笑出鵝叫,豬叫,
還是笑哭了,笑不活了
只有笑夠6個哈,才能得到哈啤
案例
akagi雪糕《超級沒用心的廣告》
日本國民雪糕品牌akagi推出了一系列魔性廣告片,搞笑到讓人高呼這啥玩意。片子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一位光屁股大哥,一頭生無可戀的牛,音樂滑稽,畫面潦草,唱詞怪異,卻引發網友無限循環。
“新發售~才怪 新發售~才怪 雖然不是新發售 還是來打個廣告~
如果這支廣告 可以提升業績 讓業績變好的話 那就真的奇怪了~”
日清食品《吃豆皮烏龍面會出現狐貍》
在日本傳統文化里,狐烏冬(きつねうどん)又叫油豆腐烏冬面,因為傳說中狐貍喜歡吃油豆腐而得名。而日清方便面的廣告片腦洞大開,星野源一吃面,小狐貍就會出現在眼前。廣告片自2017年播出開始就大受好評,并連續推出一系列或浪漫或搞笑的故事,新年參拜、外國狐貍、狐貍吃醋……今年初星野源與新垣結衣公布婚訊,日清還緊跟時事,推出小狐貍孤獨一人、怒摔星野源眼鏡的廣告片。
藍標案例
《220V帶電新人類》:廣告×影視的破圈營銷新模式
面對粉絲粘性提升困難的局面,京東電器攜手藍標數字,打造自己專屬的IP短劇《220V帶電新人類》,沉淀品牌資產,提升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與品牌資深知名度。
項目邀請親生代知名演員金婧、費啟鳴,采用每集5分鐘左右的趣味短劇形式,拍攝年輕人熱議的六大話題:被催婚、學車、租房、追星,出入職場、養寵物。每集短劇暗藏95后面臨的顯示問題,笑點背后映射出最真實的生活態度,升級了品牌共情力。
京東借助營銷+短劇的模式俘獲忍心,最終實現有效種草。
點擊閱讀《220V帶電新人類》:廣告×影視的破圈營銷新模式
順豐同城首席Win健官徐志勝,給你穩穩的幸福
順豐同城從順豐集團的一個業務線,獨立為全新品牌,首次簽約品牌代言人蘇炳添傳遞「急送重要物品,用順豐同城」的品牌認知。迫切希望在品牌戰役的前期,在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并希望以一種差異化順豐母品牌的形象被大家重新認識。
我們洞察到,沒有人愛看廣告,人們只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如何把順豐同城的優勢,轉化為大家喜歡的“梗”,傳遞給大眾提升品牌好感度呢?
我們結合全民熱愛的脫口秀,廣告硬說,邀請《脫口秀大會4》的熱門選手徐志勝,開設“順豐同城脫口秀專場”,用輕松幽默的方式替品牌發生。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