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奧運,沖擊“國內運動一哥”,安踏準備好了!
在東京奧運會100米決賽中,蘇炳添創造了歷史,成為了第一個打破亞洲記錄站在跑道上的中國人,被稱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飛人。
安踏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中國國家隊領獎裝備的贊助商,以最快的速度借蘇炳添參與的賽事進行了最佳的營銷。
從「人」的角度闡述這一歷史時刻,文案一出,網友紛紛評論:真是絕絕子!
乒乓球女子單打半決賽,孫穎莎戰勝伊藤美誠,安踏寫到:誰的主場,結局都一樣。
鞏立姣斬獲中國田徑第一塊奧運金牌后,安踏表示:蓄勢一十三載,堅持不懈。
安踏此次的文案直擊人心,滿足人們對運動員精神的熱愛,觸發了網友熱點討論,幫助品牌贏得了流量,擴大了品牌營銷的影響力,延長了傳播的周期。 回想2018年的冬奧會,安踏的文案也是好評如潮,每一項競技都有安踏的海報。
所有的文字工作,最難的就是“引起共鳴”和“直擊人心”,安踏做到了!
近年來,借勢營銷已經成為各大品牌慣用的營銷手段之一,每逢重大節日或時間,品牌的借勢作品便卷席而來。正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熱點的“勢”借得好,營銷才能蹭蹭往上漲。
品牌的借勢營銷和參與奧運會一樣,要做到:快,準,狠。
快反應要快,蹭熱點時品牌反應速度一定要快,才能搶占先機,率先占領客戶心理,先發制人。
準時機要準,很多可能被借勢營銷的熱點稍縱即逝,這就需要品牌快速準確的做出反應。
狠定位要狠,品牌不能一味的跟隨借勢,一定要有超越性的精準定位。
很多品牌都習慣以營銷日歷為參考,從中選擇一些適合節點來制定全年的營銷計劃。營銷日歷可以完整覆蓋中國傳統節日,節氣,國際節日,重要紀念日,品牌大事件,熱門影視上線,歷史事件等可預知的重要節點。
每逢重要節日和熱點事件,品牌大軍們就會使出渾身解數爭奪用戶注意力和流量。品牌最青睞的借勢營銷節點分為:大眾節日和事件,突發節日和事件,專屬節日和事件,其本質目的都是為了讓營銷任務更輕松的完成。
春節,情人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立春,大暑,立秋,冬至等節氣,奧運會,世界杯,高考日等社會事件。
(一加手機借勢立秋)
這些都是大家心里根深蒂固的觀念和認知,在節日氣氛的烘托下,大家都處于情緒高漲,行為活躍,消費欲望旺盛的狀態,這時,就是品牌推出營銷活動的最佳時機。 突然發生的熱點,新聞事件,往往能瞬間引爆全網的討論和關注。
品牌如果能在這時找到跟熱點關聯的切入點,就可以順勢蹭到大量的流量和關注,這是一種典型的小投入大回報的營銷手段。 品牌專屬的節日和事件,這類更多是品牌主動打造的營銷IP,比如企業重要紀念日,天貓雙11,雙12,淘寶造物節,京東618等。
專屬的IP前期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事件成本,適合實力和經濟基礎雄厚的大企業,一旦成功,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流量和收益。 借勢營銷就是:跟蹤熱點,建立關聯。尋找品牌和熱點共有的連接點是借勢營銷成功的第一步。
1) 結合特點
將熱點有關的內容和特點梳理,找到與品牌關鍵元素相結合的地方,根據連接點繼續展開創意的聯想,通過創意將連接點包裝成便于傳播的內容或者活動。
如一加手機動圖海報,隨著秋葉飄落,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氣溫也逐漸下降,對應著天氣變化。
2) 熱點分析
對熱點以專業的口吻進行深度分析,提煉觀點,發表評論,在合適的地方自然植入品牌和產品特征。
關于熱點分析還可以設計有故事性或有趣的漫畫長圖,結尾處巧妙翻轉植入品牌或產品信息。
3) 情感共鳴
洞察用戶心理,提煉品牌和熱點關鍵元素,找到用戶,品牌,熱點三者之間的情感連接點。
如中國民生銀行發布的畢業季系列海報,通過各種生活細節的對比來展現畢業前后的變化,細膩的文案更是觸動人心。
享受更好的生活條件,靜候更好的再次相聚~
4) 制造話題
根據網絡文化,制造能夠引發大家主動傳播,跟風,積極互動的話題,如段子,流行語,神曲,舞蹈等。
| 最教科書級別的借勢
(五菱出攤車)
五菱借勢地攤經濟的熱點推出了地攤出攤車。
一直被吐槽為汽車行業鄙視鏈的五菱宏光,借地攤經濟引爆全網的熱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出出攤車,在廣告營銷界打出了自己的高光,頻頻出圈,同時加深了人們對五菱“中國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品牌印象。
| 最佳高考借勢
蒙牛借勢高考節點推出了高考押題奶。本就是為考生提供營養的蒙牛,推出押題奶,給考生的心理也帶去了營養,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補給,博得了流量,也贏得了口碑。
| 最正能量借勢
歐普借勢武漢解封的熱點,號召大家點亮武漢,點亮希望。點亮也對應了歐普照明的作用,傳遞正能量,做了一波具有價值和社會意義的借勢。 品牌借勢營銷的正確打開姿勢:理解借勢邏輯,不要盲目的什么熱點都蹭,尋找共有的連接點,輸出創意內容,引起發酵或傳播,全盤的策略思考。
玩轉借勢營銷,可以幫助企業乘風破浪。但同時要隨時關注網絡熱點,注意方法技巧,像奧運運動員一樣,快,準,狠,拿到金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