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允:疫情下文旅消費新模式,大“游”可為
楊建允:疫情下文旅消費新模式,大“游”可為
文旅行業不管是旅游人群還是旅游方式都在不斷細分,這對于整個文旅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一方面可以發現和挖掘更多的市場機會,一方面消費方式的變化對于營銷策略來說也是新的考驗。
在目前各式各樣的宣傳方式中,互聯網營銷是最便捷也是最普及的方式,在新媒體多元化的時代里誕生了兩微一抖一快、直播、綜藝、影視、歌曲、KOL 等,如今是“酒香還怕巷子深”的年代,既需要官方媒體的搖旗吶喊,也需要普通民眾的廣泛參與。
互聯網營銷,特別是通過短視頻方式來展示城市風光、人文情懷、歷史故事、美食體驗,這種方式突破了以往城市營銷中傳統的宣傳方式,以往很多城市都有千篇一律的旅游形象宣傳片,甚至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宣傳口號,但并不能讓游客真正產生說走就走的沖動,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這種信息傳遞方式屬于單向輸出,且沒有站在游客的視角,只是一廂情愿地在做推介,更像是在自嗨。
這種生硬無趣的營銷推廣并不能適應當今的旅游營銷潮流,而短視頻營銷方式完全克服了這些弊端,游客自發地拍攝內容既接地氣還能引發共鳴,在科技進步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能觸發陌生群體間的鏈接,有效形成了自分享、自傳播,從而引發城市熱度,形成了主客互動共享、資源信息流動的旅游營銷新方式,因此旅游目的地憑借短視頻方式推廣城市獨有的特色內容,吸引大量旅游者前來打卡,已成為目的地宣傳與提升知名度的有效手段。
對于文旅營銷的新模式,有三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社交化媒體的營銷渠道。二是營銷方式更加注重消費體驗和互動。三是營銷的內容更加傾向精品化、多元化。
現階段,旅游是一個低頻消費,借助網絡營銷的手段,如何將低頻消費向高頻轉化,提高旅游營銷的精準度和轉化率?這需要區分核心用戶和潛在用戶,并激發他們的旅游消費需求。2019年在線旅游滲透率,相比2014年8.5%已提升到16.7%,交易規模突破了1萬億。在這種情況下,文旅營銷面臨著消費者洞察、營銷投放、內容創意和消費者互動等新痛點,若解決以上痛點,將是文旅營銷實現新發展,轉換新模式的關鍵。
社會各大產業的下一步發展,受疫情影響是深遠的,需要著力從三個方向加速轉型,尋求營銷新突破。
一是產品對接資源端,要打通產業融合營銷,增強創新發展。
二是服務對接客源端,要聚焦新的消費人群,聚焦消費趨勢,實現精準營銷定位,提升品牌服務的影響力。
三是運營對接渠道端,要建立互聯網數字化旅游營銷模式,拓寬銷售渠道,創新營銷渠道,建立自有宣傳載體,重視云技術和種草模式。
楊建允說,營銷必須要做到以客戶為中心,核心的是用正確的方式選擇到正確的客戶。放之文旅行業,精準獲客也變得尤為重要。曾經秉持了千百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再適合當下市場,對于目的地景區來說,已經到了打破傳統思維,擁抱新互聯網時代的關鍵時刻。
特別是疫情以來,線上營銷的價值進一步被認可,旅游目的地借助直播、短視頻、內容社區“種草”游客的趨勢愈發明顯。
西藏、四川、山東、云南等各大省市文旅部門在微博上“爭搶”丁真是2020年文旅行業難得“出圈”的現象級營銷事件,因為帥氣顏值與淳樸氣質走紅于網絡的“甜野”男孩丁真一夜之間仿佛成為拯救低迷旅游市場的“紫微星”。
然而丁真只有一個,對于其他更多省市來說,如何做好自己的營銷,推廣自己目的地的旅游特色,才是眼下當務之急。特別是疫情沖擊旅游產業以來,恢復旅游熱度、加快旅游復蘇成為了目的地文旅營銷的新需求。且以往依靠線下傳播的習慣逐步被打破,直播、短視頻、內容營銷等為文旅營銷打開了新通道。
區域文旅品牌傳播要先做好頂層設計,形象、定位、口號、視覺傳達體現系統性、完整性和統一性。針對目標受眾制定差異化的傳播策略,并對傳播效果進行追蹤和評估。同時,要借助短視頻平臺,建立城市私域流量,加大城市紅人的合作與培養,實現品牌的社群化營銷。
西北互聯網營銷布局第一人楊建允提醒,文旅行業在做傳播的時候,一定要建立好自己的品牌矩陣,制定好投放策略,了解平臺規則。同時,景區建設、基礎設施也一定要跟得上內容傳播,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口碑。
楊建允說,要能從人的需求、從“穩”“快”“透”等角度做好相關的流程轉化設計并正確實施,構建全新的視覺感官等多維度體驗。
新常態下文旅行業如何借助短視頻平臺進行營銷升級,如何通過短視頻建立城市私域流量,并將文化、旅游和商業融為一體,打造城市自有IP。這是文旅產業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在好玩、有趣、能互動、易傳播的新鮮感之下,提煉出城市唯一性,甚至讓游客產生能改變原有的對城市刻板印象的驚喜與意外,求知欲和探索欲、新奇感和體驗感才是成為核心吸引物的衡量標準,年輕、活潑、陽光、歡快的對外形象才符合旅游活動帶給人們精神享受的本真內涵。
在大眾旅游興起的時代背景下,旅游者的消費方式、消費內容、消費頻次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互聯網的普及應用又讓旅游活動的開展變得異常便捷與多樣,旅游目的地如何開展形象宣傳,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吸引游客來訪,并讓游客享受到愉快的精神體驗,成為了文旅部門和運營方面前的一道課題。
歷史文化與現代旅游活動的融合創新能否走出一條獨辟蹊徑的道路,需要打破原有的慣常思維,做到古今結合,以新帶老,既要生動有趣吸引年輕群體,也要老少皆宜走大眾路線,既要有豐富的精神食糧,也要有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文旅深度融合會是未來營銷方式轉變的主要指導思想,但無論如何轉變,唯有把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這一主題做透,就一定能讓旅游產業結出累累碩果。
楊建允,高級營銷師,互聯網營銷專家,西北互聯網營銷布局第一人,專注于社交化商業研究及社交化商業實操知識分享。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