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ssBook設計食堂
原標題:安藤、貝聿銘、福斯特作品全成了積木!41個大師的經典作品居然能這么玩?
建筑界奧斯卡「普利茲克獎」至今已經舉辦了40屆。
動畫設計師 Andrea Stinga 在今年完成了一部《My First Pritzker》的動畫短片,里面集結了41個獲獎者的作品。
動畫片將建筑大師(安藤忠雄、貝聿銘、諾曼·福斯特等等)的代表作做成積木,配上簡潔的文字,清楚說明每年獲獎者的姓名、國籍、作品和所在地。
它從 1979 年第一屆得主(美國建筑師菲利普·約翰遜)到 2018 年最新得主(印度建筑師巴克里希納·多西)無一遺漏,真是一本「普利茲克獎圖鑒」。
2018 年
巴克里希納·多西(印度)
印度艾哈邁達巴德的桑伽建筑事務所
2017 年
RCR arquitectes(西班牙)
法國羅德茲的蘇拉吉博物館
2016 年
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智利)
智利孔斯蒂圖西翁的綠屋
2015 年
弗雷·奧托(德國)
德國慕尼黑奧林匹克主場館屋頂設計
2014 年
坂茂(日本)
日本東京的幕墻屋
2013 年
伊東豐雄(日本)
日本東京的伊東豐雄建筑博物館
2012 年
王澍(中國)
中國美術學院杭州象山校區
2011年
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葡萄牙)
葡萄牙卡斯凱什的保拉?瑞哥歷史博物館
2010年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日本)
美國的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2009年
彼得·卒姆托(瑞士)
德國菲爾德的克勞斯兄弟教堂
2008年
讓·努維爾(法國)
巴塞羅那的阿格巴塔
2007年
理查德·羅杰斯(英國)
英國倫敦的勞埃德大廈
2006年
保羅·門德斯·達·洛查(巴西)
巴西的保利斯塔健身俱樂部
2005年
湯姆·梅恩(美國)
美國奧勒崗的韋恩莫爾斯聯邦法院
2004年
扎哈·哈迪德(伊拉克裔,英籍)
美國辛辛那提州的羅森塔當代藝術中心
2003年
約翰·伍重(丹麥)
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
2002年
格倫·馬庫特(英裔,澳大利亞國籍)
澳大利亞新夏威夷的瑪格尼住宅
2001年
雅克·赫爾佐格、皮埃爾·德·梅隆(瑞士)
德國勃蘭登堡的科特布斯大學圖書館
photo via wikiarquitectura
2000年
雷姆·庫哈斯(荷蘭)
法國波爾多的波爾多住宅
photo via wikiarquitectura
1999年
諾曼·福斯特(英國)
英國東英立大學的 Sainsbury 視覺藝術中心
photos via arch2o
1998年
倫佐·皮亞諾(意大利)
努美阿的芝貝歐文化中心
photos via inhabitat
1997年
斯維勒·費恩(挪威)
瑞典北雪平的北歐別墅
photos via Per Berntsen
1996年
喬斯·拉法爾·莫內歐(西班牙)
巴塞羅那的L'illa Diagonal購物中心
photo via grcstudio
1995年
安藤忠雄(日本)
大阪的光之教堂
photo by www.archute.com
1994年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法國)
盧森堡愛樂音樂廳
1993年
槇文彥(日本)
日本的巖崎美術館
photo via Tuomas Kivinen & Pinterest
1992年
阿爾瓦羅·西薩(葡萄牙)
巴塞羅那的氣象站
1991年
羅伯特·文丘里(美國)
美國費城栗子山之家
1990年
阿爾多·羅西(意大利)
Bonnefanten博物館新建筑
1989年
弗蘭克·蓋里(美國)
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古根漢美術館
1988年
奧斯卡·尼邁耶(巴西)
巴西的尼泰羅伊當代美術館
1988年
戈登·邦夏(美國)
沙特阿拉伯的國家商業銀行
photo via Wolfgang Hoyt/ESTO
1987年
丹下健三(日本)
東京的圣瑪麗亞大教堂
1986年
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國)
德國的朝圣教堂
1985年
漢斯·霍萊因(奧地利)
德國的阿布泰伯格博物館
1984年
理查德·邁耶(美國)
美國密執州的道格拉斯住宅
1983年
貝聿銘(美籍華裔)
紐約州雪城的艾佛森美術館
1982年
凱文·羅奇(美國)
美國的哥倫布騎士會大廈
1981年
詹姆斯·斯特林(英國)
英國的劍橋大學歷史系圖書館
1980年
路易斯·巴拉干(墨西哥)
圣·克里斯特伯馬廄與別墅
1979年
菲利普·約翰遜(美國)
有“美國建筑界教父”之稱
紐約的AT&T聯合總部大樓
以上作品是由動畫設計師 Andrea Stinga 制作,她同時還是一名建筑師和媽媽,她喜歡將建筑的學問化繁為簡,以線條利落的積木來描繪建筑,向這些傳奇大師致敬。
動畫設計師 Andrea Stinga
她熱衷于通過動畫找到簡明易懂的方式解釋深奧的建筑學。現在,她建設了有趣的網站 Ombu architecture,用來承載她的作品。
另一部建筑科普動畫《The ABC of architects》
這樣融合了腦洞和知識性的「建筑讀物」,有沒有打動你呢?
除特別注明外,圖片來自網絡,視頻,動圖來自 https://www.ombuarchitecture.or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AssBook設計食堂重新編寫,編輯Halleywood,MichelangeLo
經授權轉載至數英,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作者公眾號:AssBook設計食堂(ID:AssBookGroup)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