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不止酷炫,賽博朋克到底在表達什么?
圖片來源于豆瓣、Behance、站酷、Dribbble
陰暗潮濕的城市,灼眼的霓虹,全息投影的巨型廣告,總是下著雨的促狹的街道,在高樓間快速穿梭的交通工具與情感疏離的人類,是我對賽博朋克的想象。
可能是因為《銀翼殺手》。
《銀翼殺手》(1982)
《銀翼殺手2049》(2017)
電影改編自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的科幻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聚焦于科技發達但失序的未來世界,人類與復制人的身份尋找。當記憶與情感也可以被復制,人與復制人的區別是什么?即便科技帶來的便利不言而喻,但人類在高度工業化社會的冰冷機械面前卻更加茫然與孤獨。
這里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賽博朋克”的概念與源起背景。以下是維基百科的解釋:
賽博朋克(英語:Cyberpunk),是模控學 (Cybernetics) 與朋克 (Punk) 的結合詞,為以計算機或信息技術作主題的科幻故事分支。故事情節通常關于社會秩序在受高度控制下出現弱點而被主角利用。此分支是對科幻小說一貫忽略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一種自我修正。隨著賽博朋克受到更多人留意和關注,現在也衍生出相關的電玩游戲、音樂、時尚。
20世紀下半葉,信息技術等新興科學的快速發展也帶來潛在的環境污染、社會疏離等問題。賽博朋克的出現不再局限于外太空的背景設定,而是關注近未來世界科技帶來的問題,反映人們對于大公司企業、政府腐敗及社會疏離現象的擔憂,有著強烈的反烏托邦和悲觀主義色彩。
除了《銀翼殺手》,還有不少以賽博朋克為背景的電影,包括《黑客帝國》《阿基拉》《攻殼機動隊》等。
《黑客帝國》(1999)
《攻殼機動隊》(1995)
《攻殼機動隊》(2004)
《阿基拉》(1988)
游戲領域,《巫師》系列開發商CD Projekt RED開發制作的角色扮演游戲《賽博朋克2077》的背景就設定在黑暗腐敗、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世界中。近日,游戲制作人 Richard Borzymowski 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游戲流程已制作完畢,現在的版本可以玩通關了。8月28日,CDPR公布了《賽博朋克2077》實機演示,不過發售日期還沒譜,不如欣賞幾張官方發布的場景圖過把眼癮。
Cyberpunk 2077
延伸到攝影、設計領域,不乏有賽博朋克的愛好者創作出個性鮮明的作品,這些作品也蘊含著作者對于當下社會的思考。
Cyberpunk conception via Sergii Golotovskiy
Tokyo Hikari (東京 ひかり) SynthCity via ZAKI Abdelmounim
TOKYO OLYMPICS 2020 via Vladislav Solovjov
Cyberpunk works via Daniel Liang
Utopia via Yegor Meteor
At night via Christopher Reath
Cyberpunk girl - infographic element via Csaba Gyulai
其實看到這里我們就能大概了解,賽博朋克風格的視覺作品,多以藍、紫、青等冷色調為主,同時也會配合失真、破碎、錯位等故障藝術,呈現一種令人晃神的科技感。在陰暗潮濕的黑暗空間里,只有霓虹燈等人造光源放射出灼眼的光線,畫面中往往會有突兀的東方傳統文化元素植入,比如佛像、日本藝伎、漢字,這也體現著信息時代多元文化的解構與重組帶來的沖撞。作者們通過這種非常態、戲劇化的景象進行反烏托邦的精神內核的表達。
因其科技感與突出的色調往往能給人以視覺沖擊,賽博朋克在商用領域也有壯大的趨勢。不過在品牌的視覺表達中,賽博朋克則更多基于punk基調,呈現酷炫、個性與科技化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這當中有不少優秀的大神之作。
2018騰訊世界人工智能圍棋大賽總決賽 via 手指斷了a
王者榮耀城市賽 via 手指斷了a
騰訊Wegame via 抹茶不要芥末
KIKS×NIKE via 樂毅
Hong Kong Tourism Board via Nikopicto
“高端科技,低質生活 (High tech, low life) ”是賽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對于Cyberpunk的概括。1984年,他在科幻小說《神經漫游者》中構建了一個由數據組成的虛擬世界,稱之為 "Cyberspace"。時間推移到今天,隨著賽博朋克被運用到各個領域,或許有許多新的表達,但不變的是在科技快速發展的進程中,賽博朋克的悲觀內核從未改變,也正是這種反烏托邦的設想,給飛奔在“康莊大道”上的人類以警示。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