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標數字創意議題分享:吸“獨”青年
本篇內容來源于《青眸》第二期。《青眸》是由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創意中心出品的公司內部創意議題例刊,以公共議題賦能內容創意。每期會以一個當下熱門的社會議題出發,與青年營銷人共同分享、一起求索。
《青眸》的第二期《吸獨的年輕人》由藍標數字創意中心×品牌中心聯合出品,下面我們摘取了本期的精彩內容與大家分享。
吸獨的年輕人
“今夜我要獨自入眠
在床單的肅靜中
孤獨是第一道消毒措施
——[波蘭]安娜·斯維爾
本期談年輕人的孤獨,和孤獨經濟
同時有些創意視角拋磚”
國家層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奈宓木耠嫞泵鏁r代的流行病。
宏觀
時代的流行病
孤獨,有時是年輕人的獨立宣言,有時是迫切逃離的負面情緒,越來越多人孤獨,越來越多的商品力挺孤獨,孤獨成了時代的流行病。
孤獨關鍵詞
孤獨數字
2.6億 中國人口普查:2021單身人口數量2.5-2.6億;獨居成年人數量逾9200萬。
813萬 中國的結婚登記數量:從2013年的1347萬對,降至2020年的約813萬對。
3倍 美國綜合社會調查:1985年以來,認為自己沒有親密朋友的人數翻了3倍。40% 在單身消費者中,超過40%的人會把錢花在個人娛樂上。
463億 中國人寵物消費數據:2017年175億;2022年將達到463億。
60% 90后、00 后外賣群體占比超過60%。
330萬 2019年天貓雙11的1小時內,自熱小火鍋賣出330萬盒。
30% 2019年,小瓶酒、1斤裝大米等“一人食”的商品銷量在天貓同比上漲30%。
970% 電商平臺數據:迷你微波爐、迷你洗衣機一年增長970%、630%。
548億 中國充氣娃娃電商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12.5億,增長至2020年的548.5億。
孤獨語錄
孤獨經濟
2.5億單身人口,9200萬獨居的成年人,超40%的人會把錢花在個人娛樂上——市場不容小覷,“孤獨經濟”悄然崛起。
食:
外賣(單人套餐)、自嗨鍋、小瓶酒、一斤裝大米、一人食餐廳
迷你烤箱、一人食電熱杯、單身電飯煲、迷你電水壺、小型冰箱
住:
單身公寓、鄉村社團民宿(支持年輕人遠程辦公、彼此分享技能)
攬枕(長長的,像是強而有力的臂彎,可以依靠,可以摟抱)
閑:
直播、聲播、游戲 、1日伴侶、女仆餐廳、硅膠娃娃
情感虛擬商品(叫起床、道晚安、求安慰、送祝福)、生日歌陪唱團 、租借大叔
寵物喂養店、追星社團、狼人殺、劇本殺、密室逃脫
樂器、街舞等才藝類課程;烘焙、花藝、香道等文化類課程;拳擊、瑜伽課程
盲盒、扭蛋、公仔
行:
一人定制游、過年返鄉臨時情人
日韓案例
韓國街頭投幣機“一人量鮮牛肉”
東京的沉默咖啡館,顧客都不能講話
回轉壽司店開設單人包廂
火爆日本的“大叔租借”服務
一蘭拉面單間,用餐者面對著墻,左右食客也隔墻
議題
吸獨的年輕人
豆友分享的社死現場:為避免對話,點外賣備注“我是聾啞人,請外賣小哥放門口”,結果接到外賣,沒忍住說了句謝謝。
——傳說中的“新孤獨主義”。
新孤獨主義
媒體定義:有一部分人,他們可能不喜歡在購物、吃飯、娛樂等日常生活中與人交流,更喜歡一個人完成這件事情,最好連和服務生或店員說話的機會都沒有。新孤獨主義生活方式已深入人心,與此同時,社交有了更多的細分:
① 日拋型社交
指在網絡社交中,關系只維持一天,次日就難以交流。精神空虛已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常態,而網絡社交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但雙方的三觀、背景、教育程度等差異終究是繞不過的鴻溝。聊天內容、對方是否愿意繼續聊天、自己能不能得到滿足等等問題造成了“日拋型社交”,它反應了網絡并不能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② 渣男式社交
指一種與人相處的模式:孤單的時候想朋友陪,但是又不喜歡長時間在一起,類似渣男,沒有時迫切想擁有,擁有了又覺得麻煩想甩開。一如郭麒麟在節目《花花萬物》中所言,他一個人的時候孤獨,就邀朋友們去家里,但最多半個小時,就覺得煩躁想趕朋友們走……一大票網友表示自己對社交也這樣。
③ NPC精神
??????NPC精神指,只跟主動和自己說話的人說話,而且一說起來就是滔滔不絕,好像幾百年沒說過話一樣。( 出處:NPC,即很多玩家所熟悉的游戲內系統角色,這些角色一般只在玩家點擊后才會和你聊天,一般情況不會主動和別人搭訕。)
綜以上,當代年輕人的吸獨有兩種:主動吸獨、被動吸獨。主動吸獨的人,享受“孤獨給我自由”;被動吸獨的人,游離在一個人的社交安全區,相比可預期的孤獨,大家更懼怕猶如散彈槍一樣襲來的失望與尷尬。
追問
年輕人為什么吸獨
年輕人為何吸獨,為何上癮?繁華人間,為何個體還是個體?從社會觀念、群體關系,到科技加持、個體價值……無論被動還是主動吸獨,似乎都是必然?
被動吸獨的原因
社會巨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婚戀觀、社交觀急劇變化。不少人排斥親密關系、婚姻關系;城市化浪潮、大學擴招,更多年輕人背井離鄉,租用著大城市萬家燈火中的一小盞,對家庭、團體、社區的依賴性降低。
關系瓦解 :鄉土關系、鄰里關系、獨生子女縮小的家族關系,都在瓦解。而且未來新一代,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
工廠到職場的變革:60后悠然的工廠關系,到80后90后的職場競爭,曾經工友是一輩子的朋友,現在感嘆職場沒朋友。同時,高強度工作在擠占個體休閑時間。
社交軟件讓大家更孤獨了:社交成了一切科技產品的標配功能,創造出只要動動小手,就能獲得陪伴的假象。如《群體性孤獨》書中所說,數字化的社交關系制造了幻覺: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需付出友誼。結果是我們因網絡連接而同在,但我們對彼此的期待卻削弱了,這讓我們感到徹底的孤獨。
主動吸獨的原因
互聯網帶來的個體強大:所有人活在一個屏幕里,吃飯有外賣,借錢有網貸,修水管線上叫師傅,學習有知識付費、約會有左滑右滑……年輕人享受自己搞定一切的自在感,曾經親朋之間靠“彼此麻煩”來拉近情感的關系,被極大削弱。
自我意識的覺醒:“孤獨經濟”使青年品位和興趣的自我表達更易于實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個體獨立性的增強和自我意識的覺醒,這也是個人定制旅游等經濟形式的社會學意義所在。
集體焦慮:知識焦慮、容貌焦慮、身材焦慮、養娃焦慮,把更多人黏在了知識付費app,健身房。
……
觀點
擁抱孤獨,亦走進人間
“離群索居者,不是神靈,就是野獸?!?nbsp;
人們一起孤獨,各自躲藏。但正因為躲藏、因為孤獨,所以更容易被“反孤獨”的小事觸動,無論疫情、還是鄭州洪水救災場,都有太多善意,讓人破防。
所以,不必給孤獨貼上特殊標簽,主動吸獨的你,請洋洋灑灑地吸,接受孤獨的自我;被動吸獨的你,歡迎投奔熱氣騰騰的人間。
我們的營銷內容,不必刻意販賣或抵抗孤獨,需要的只是,多一點慰藉,多一度溫度,多一些善意。
擴展
吸獨延伸的創意角度
與吸獨相關的基本涉及全行業:小家電、飲食類、音樂、互聯網、社交app、知識app……;吸獨的對象涉及全人類:青年的孤島、中年的焦慮、老年的孤寂。
主動和被動吸獨都需要陪伴。
主動吸的人,自己陪伴自己;
被動吸的人,則更需要除自己之外的人、事物的陪伴。
被動吸獨的角度
現狀
有人單身或獨居,有人三代同堂卻彼此言語不多,
他們被孤獨推著走,然后被孤獨吸食。
洞察
孤獨需要介質,使人連接,
而互相麻煩、或分享就是介質,可拉近關系。
推導
自嗨鍋、mini家電、一人游……
生活正在被切割成小份兒,生活用品都是S碼,
少了麻煩,少了牽扯,也少了情感。
其實,有時生活需要麻煩,
需要XL、XXL碼的家電、家具、酒食……
因為加大碼的場景、氛圍,
更有理由讓人與人之間有走動,有熱絡,有關系
有熱氣騰騰的日子,有療愈孤獨的瞬間
所以,# 孤獨要加碼
概念
# 孤獨要加碼
主動吸獨的角度
現狀
有一群人,享受自我“靜音模式”
享受一個人的小時光、小氛圍、小開心、小確幸
是一種精致的“mini情緒”
而且有些人因為孤獨,而獲得了一些特殊能力
創造了意外的生活之美
洞察
有時孤獨是種生產力
推導
孤獨的人
像一個被遺棄在城市角落的空啤酒瓶
像一個沒有寫地址的信封
孤獨有“負”作用
但,孤獨也有超能力
詩意的調配,把廚房變成靜吧
一個人的夜跑,在google上捧出心形
敞開的感官,捕捉音樂的美感
孤獨是一種生產力、創造力
是超能力
概念
# 孤獨超能力
案例
主動吸獨案例
京東家電
ASMR超短連續劇 # 耳朵餓了
——藍標數字出品
廚房小家電新興品類節期間,京東家電強勢推出N款爆款產品,為觸達z時代用戶,創意通過放大使用「廚房小家電」的聲音帶來的“爽感”,以ASMR形式打造國內首部以聽覺為核心的超短連續劇,激發受眾的饑餓感,從而實現對?家電有效種草。
RIO 微醺
# 一個人的小酒
短短30秒,講透了一個人獨處時的那份快樂。純粹到極致,幾乎沒有任何產品介紹,在周冬雨的演繹下,淌進了不少獨居青年的心里。
被動吸獨案例
日本au電信
三月,正值日本畢業季,au電信借助最新的SYNC視頻同步技術,為每位即將踏上新征途,獨身一人去遠方尋找夢想的年輕人送上真摯祝?!斈闾ど蠔|京,故鄉的親人、朋友悄悄出現在街邊的大屏幕上,為你加油,打氣,說幾句貼心話,生活一下子陽光了——即便此時的東京是個倒霉的下雨天,但還是感覺暖暖的。
吉列 #Handle With Care
2017戛納國際創意節促銷獅金獎
作品旨在宣傳吉列最新推出的剃須刀,產品的最大特點是便于用來為他人剃須。為了更好地傳遞出品牌內涵,廣告選擇了這樣一個角度——兒子為年邁的父親修臉。上了年紀的父親中風后無法自由行動,需要兒子的幫助才能舒適地生活。兒子每天要承擔許多“工作”,譬如說喊父親起床,為父親洗漱、修臉、淋浴,推著他的輪椅。但是這在兒子看來是一種“榮幸”,因為在小的時候,父親也是如此這般照顧自己。
共同點:
創造一個介質(街邊大屏幕、為他人剃須的剃須刀),讓被動孤獨的人,被愛連接。
參考文章:
1.孤獨經濟學 ——虎嗅
2.孤獨成為流行病,或許是一場詭計 ——新京報書評周刊
3.積極看待“孤獨經濟” 引導青年即使“空巢”也勿“空心” ——中國青年報
4.“孤獨經濟”撐起千億規模市場 —— 新華財經
5.孤獨,是分手后第一道消毒措施 ——豆瓣·讀首詩再睡覺的日記
6.孤獨經濟與焦慮經濟的際遇 ——豆瓣·山水居士的日記
7.5800萬空巢青年供養“孤獨經濟”,孤獨怎么就成了生意? ——正商參閱
8.2019年孤獨經濟行業市場投資策略調研分析報告 ——百度文庫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藍色光標數字營銷機構”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