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操盤手、缺中層、缺人才,創始人繞不過去的團隊管理難題!
置頂關注HBG品牌研究院
最系統的品牌方法論,最專業的品牌精英圈
近期因為開班《HBG系統品牌私教課》(總裁班)的緣故,好幾位創始人都感慨如今招靠譜的人才難,更何況在折疊世界里面能相遇真的很難。
確實,人才管理始終是困擾每一位創始人/CEO的致命問題,看似遍地是人,但真正靠譜的人太難找,找到后管理好人才留住人才又是另一大難題,品牌實戰中團隊一個人能干≠全員能干,團隊基本功水平如果參差不齊,就會出現組織內部短板效應,即便有完美戰略也很難落地,并且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等成本問題。
這里分享10條麥青Mandy@HBG院長關于團隊中如何找到靠譜的人才、如何留住人才等話題的實戰真相,供各位參考,也歡迎大家加入HBG校友會一起討論。
1. 人滿大街都是,人才是非常稀缺的,思維人才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要有主觀能動性,自驅力。第二,要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就是邏輯能力,底層邏輯是很關鍵的。第三,謙虛好學,態度是十分重要的。
2. 人才與非人才的區別——主動思考。主動思考,想辦法達成目的,但同樣相反的是,很多人不善于主動思考。
3. 沒“人”是寸步難行的,日光之下,無新鮮事。人才確實是困擾我們所有企業的核心關鍵要素。人挺多,人才稀缺,動腦和動手能力兼備的人才又是少之又少。即便在企業從0到1時可以通過各種資源優勢、時代紅利等等起盤,增長起來之后依然還是要走回去企業管理的老路,該走的路一點都不少,該在人才身上耗費的功課也不會少。
4. 一個人的能力邊界,往往取決于自我的認知邊界;一個企業的增長邊界,也往往取決于自我的認知邊界。而認知邊界歸根結底,又取決于自己的底層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能否用第一性原理思考。而阻礙第一性原理思考的,除了無知,往往就是自我執念了。
5. 必須要經歷專業系統化的品牌培訓,認知不統一,是所有企業扎心的刺,日日刺痛。總之,不要去輕易放棄一個伙伴,也不要懼怕散伙,有時候分開也是對雙方互利的最好結果。
6.“找人”永遠是創始人最重要的任務。但靠譜的人太難找,這背后其實不只是人才本身的原因,而存在很多的錯位,比如:
階段錯位
期待錯位
認知錯位
耐心錯位
目標錯位
心態錯位
7. 人和人思維方式上有巨大的鴻溝差異在于底層思維vs.過程思維的鴻溝、方向思維vs.方法思維的鴻溝、第一性思維vs.找對標思維的鴻溝、獨立人格思維vs.弱勢依賴思維的不同。
有太多背景光鮮的經驗派,往往夸夸其談的是中間過程、戰術方法、以及如何依賴各種外部要素條件走捷徑;卻很少洞察最終最終的目的、最踏實可靠的方向、以及獨立搞定目的的多種途徑。
反而是毫無經驗、毫無背景、毫不在意外界評價與經驗路徑的底層思維者,用看起來最不可思議的兩點一線的直線方式,心無旁騖、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反而成就一方霸業。
8. 團隊成員的共同價值觀、行為準則等指引著大家的具體行為和風氣。人的內在問題決定了外在的管理問題。不解決人的問題,管理問題也就無法根本解決,最多就是掩蓋。
9. 動腦子是太奢侈的一項能力,主動動腦子更加奢侈。動腦子能力從何而來?團隊當中,人才密度就取決于主動動腦子的數量與質量。60%是天賦,40%是長期訓練形成的肌肉記憶。天賦和勤練,就構成了一個人思維習慣的底色。
10. 每個人的認知認知、思維、與溝通方式,都和自己所在的位置、目前所在的高度、以及目前眼目所看到的局面直接相關,個體如是,團對也是如此。
往期回顧
1.《80%的團隊問題都源于“無效溝通”|創始人必知的15個管理溝通真相》
2.《如何避免內部無效溝通?寶潔系創始人20個組織管理真相》
3.《寶潔系創始人:品牌操盤10年+,20條品牌與管理實戰真相》
-END-
時間和精力不僅是企業,也是創始人最寶貴的資源之一,對于品牌操盤手或者企業而言,最難的不是制定戰略,而是如何能保證全員認知統一的落實戰略,從而減少整個團隊的內耗。
關于找人難、留人難,是每個創始人/創始團隊所面臨的品牌實戰大關,需要長久訓練的重要課題,接下來麥青Mandy@HBG院長也會繼續圍繞不同行業、不同視角推出個更多關于品牌實戰中團隊如何找人才、如何留人才的干貨課程,歡迎大家加入HBG校友會,享受平均每月2堂品牌公開課,每月1次私董專題課,定制化企業內訓課、深度行業交流、資本對接等校友專屬權益優惠。
掃碼添加可可,發送“入群”
0元暢聽全年品牌公開課!
HBG商學院 | HBG品牌管理 | HBG基金
校友優先享受企業定制內訓
聯系可可發【內訓】了解詳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