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在招聘中的作用
又是一年畢業(yè)季,各大企業(yè)粉粉上演各種類型的招聘秀。考核方式多種多樣,考核目的也不盡相同。更有奇葩服務類型的企業(yè),幾天來多個面試官輪番考核,意圖通過眾人口碑中的好評共識來選人用人。這個方式很顯然犯了極大的錯誤,我會在后文論述。
招聘用人,通常用人單位會考察兩個方面:
(1) 硬件方面——體質、智力、技能這些顯見的要素能不能符合用人需求;
(2) 軟件方面——品行、思想、價值觀這些隱性的要素能不能符合用人需求;
而在我看來,不管考察哪一方面,對應聘者的同理心考核,必不可少。為什么這樣說呢?就以上面提到的那個服務公司來說,多個面試官輪番考核,目的或許是好的,做服務嗎?當然要眾口皆碑才算合格,再說分成幾天進行考核,可同時考核對方的耐心,這都是服務行業(yè)必不可少的要素。可他們忽略的一點是,沒有考慮到應聘者付出的經濟成本,應聘的人幾次三番來公司,他的付出難道就是應該的么?。如果說,一個公司的管理層都是這樣模糊不清的意識,缺少同理心,很難相信這個公司會長遠的良性運作下去。連招聘的人本身都沒有同理心,很難想象對方能招聘到有同理心的人。這正如在一張歪斜的白紙上寫字,寫的人要想將字寫正,他的身體必須歪斜才能做到。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小題大做,將同理心看的過于重要。那么,看過下面的事例,你就不會再這樣想了。
同理心的重要性,說個故事大家可能就比較容易理解。
春秋的時候,有個沒有同理心的廚師,名字叫易牙,為了討好國王齊恒公,將自己四歲的小兒子殺了,做成湯獻給齊恒公吃。齊恒公的大臣管仲,死前勸告齊,說易牙這個人沒有同理心,連自己的兒子都能殺,又怎么會真心對你好?結果,不出三年,易牙就趁齊恒公病時,和別人同謀叛亂,將齊恒公殺死,直接導致齊國的衰落。這個故事里,有兩個人都是缺少同理心的。一是易牙、一是齊恒公,這也是悲劇之所以發(fā)生的根源。易牙缺少同理心,為了利益不擇手段;齊恒公缺少同理心,為了欲望,不顧他人的悲痛心理。可見,缺少同理心的危害有多大?。
公司或是工廠,一個沒有同理心的工人或是員工,其為了私人利益所造成的破壞,可能比10個甚至100個好的員工還要大,關于這個問題,企業(yè)不能不重視。
有同理心的工人,通常能換位思考;
例如流水線上,有一道工序拖后腿,做上一道工序的人若有同理心,通常想著怎樣分擔些下一道工序的人的工作,以便使流水線更流暢的運作。沒有同理心的人,反而會制造困難,以便讓下一道工序的人更忙,從而自己看笑話或是裝好人幫忙又或是偷著清閑。
有同理心的工人,通常比較關注他人,善于從他人身上汲取經驗;
為什么能有同理心,通常是從他人身上聯(lián)想到自己,從而產生同理心。由他人的苦痛而想到自己處于他人的位置時的苦痛,由他人的成功,而想到自己要依據(jù)他人的方法進行學習,從而達致成功。員工這種心理,恰恰是一個成長的企業(yè),所需要的,也是一個處于逆境中的企業(yè)所需要的。
企業(yè)的管理者若能將同理心的意識做為企業(yè)文化的一部分,那么這個企業(yè)對社會來說,也必定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shù)膬?yōu)秀企業(yè)。若全中國的企業(yè)都有這種文化元素,全中國的企業(yè)家都有這種意識,那么我們可以說:毒奶粉、地溝油、毒豇豆、偽紫砂、植物奶油、漂白蘑菇-----good bye!。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