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實體網紅店如何逆風翻盤,向陽而生的?
伴隨著線上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購物習慣的遷移,線下傳統實體行業受到巨大沖擊。相較之下,線下實體行業存在供應鏈基礎弱響應慢、渠道層級冗長使得服務效率低下,運營成本不斷攀升,店鋪商品同質化嚴重,終端缺乏管控造成銷售環節體驗不佳等各種問題。
然而,一批企業家看到了這些問題的同時,依然沒有放棄線下實體店所蘊含的巨大財富與潛力。如今,無數線下實體店以各種新理念新方式重裝上陣,為傳統實體行業注入新的活力與商機。
這些網紅實體店通過個性的包裝與表達再次將客戶聚集,它們巧妙地利用線上推廣渠道,吸引顧客到線下進行體驗。因為它們清楚的知道,與顧客面對面地深度交流才能獲得更多忠誠用戶。
如今的線下實體店只要完成吸引顧客打卡,社交,分享等品牌推廣相關的任務即可,而將這些到店顧客的更多消費力轉化為線上,這樣的獲客成本遠遠低于燒錢的電商平臺。
MUJI HOTEL
IP跨界實體線下營銷新玩法
隨著90后中產階級的崛起,“體驗式輕奢“成為一個新興概念。
繼MUJI HOTEL SHENZHEN之后,MUJI HOTEL BEIJING去年12月在北京坊正式開業。
酒店沿用了MUJI一貫的“性冷淡”設計風格,反奢華,反復雜,店內用品全部來自無印良品。
面對價格不菲的價格,目前MUJI HOTEL的入住率高達97%,主流客群在45歲以下,其中女性住客占比60%以上,而且大多數是MUJI的粉絲。這與一般商務型酒店男性住客偏多有很大不同,無疑,MUJI HOTEL一開始就鎖定了無印良品原有的中產階級用戶群。
鎖定新興中產人群,在各行業大打“跨界牌”的今天,品牌IP直接跨界做酒店,成為一股新的風潮。今年3月,由知乎與亞朵聯手打造的首家命名為 “有問題” 主題酒店在上海開啟。一場由“好奇心”引發的住宿,使其一開業就引發市場關注。
每位入住知乎主題房間的客人,在登記入住的同時不僅會得到門卡,還會得到一張知乎定制的問答卡,上面有著各種“知氏提問”,掃描二維碼了解正確答案。
知乎還在“有問題”酒店的各個角落,埋下了314個問題,等待充滿求知欲的入住者發掘、探索。
同時,“有問題”酒店向主題房間的賓客提供了專享的“知識充電”服務,入住者享有通過房間內的視聽設備免費收聽、觀看知乎各品類付費產品的權益。
知乎通過一家主題酒店讓知識跨界、生動、流行,更重要的是它進行了一場長期而有效的品牌事件營銷。如今,知乎已經累計了 1.2 億高價值用戶,日活躍量已超 3000 萬,人均日訪問時長達1小時,線下知乎主題酒店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
去年8月,網易“嚴選酒店”在杭州開業。“通過一個可承載的容器把網易嚴選的生活美學展現出來”,這是“嚴選酒店”的初衷。
在更多人看來,這是一次網易嚴選的場景電商,24小時網易生活體驗館,這點與MUJI HOTEL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與MUJI HOTEL的故意弱化促銷屬性相比,嚴選酒店鼓勵客人入住的時候,如果看中房間內的物品,立即打開手機,在線下單,“所見即可買”。
開業當天,嚴選酒店宣稱,頭兩天入住的客人如果”有任何不爽,就免單”。這一舉措在營銷引導的同時也激發了很多住戶的“玩客”心態,最終酒店受到了各式“差評”:“隔壁房小哥太帥晚上睡不著”,“給了一瓶健怡可樂,是說我胖嗎”,“工作人員的衣服太好看,而我沒有”……正面引發新一輪品牌線上推廣的高潮。
IP酒店與一般傳統品牌酒店不同,其復制性小,資金成本高。針對不同IP,甚至是同一個IP的不同酒店,都需要單獨打造。然而,IP酒店相比傳統酒店更容易獲得成功,對品牌的推進作用也更大,不僅能開發新的客群,促進現有用戶的忠誠度,粉絲經濟帶來的效益更是不容忽視。
星巴克旗艦店 社交 +文化 體驗新嘗試
同樣是在北京坊,星巴克臻選旗艦店在上個月29日開業,整整三層樓,1040平方米,我們先來簡單看看這個全國最大的星巴克旗艦店。
每層都是獨立空間,裝修風格各不相同。一層的臻選咖啡豆量少而珍貴,專業儀器,定制設計,手沖特調,在這里,喝咖啡是件特別有儀式感的事情。
齊全的星巴克周邊產品,定制杯的銷量非常好。
開放式的中央吧臺,定期舉辦的咖啡相關課程,讓咖啡愛好者們可以與“黑裙”大師們零距離交流。
二層的一整層是茶飲空間。今年,新式茶飲在國內興起,出現了以中式茶飲為主導的煮葉、因味茶等新式茶飲品牌。據歐睿統計,中國整體茶葉市場在3000億元人民幣,2010年中國茶飲市場規模就已達到756.26億,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這一數字將被投射到新式茶飲消費,星巴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巨大的市場。
二層茶瓦納致力于用想象里打開各種新的喝茶方式,腦洞大得不行。我品嘗的氣致系列,星巴克創新地往茶飲里充入氮氣,使茶有一種啤酒泡沫般的綿密口感。
三層是各種特調雞尾酒和精釀。
7米高巨大的落地窗,是顧客打卡自拍的必經之地。
調酒師用調雞尾酒的手法,將冷萃咖啡跟酒精結合起來,配有西式餐點,別有一番風味。
而去年12月在上海開業的星巴克烘焙工坊更是咖啡沉浸式體驗的先行者。
除了在店內完全還原咖啡烘焙的工序與場景,讓觀眾現場體驗一枚咖啡豆前世今生的同時,借助阿里的技術,上海星巴克烘焙坊成為星巴克全球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智慧門店,如通過AR技術打卡“線上工坊”平臺,獲得虛擬徽章,并解鎖工坊定制款拍照工具,并在社交媒體與親友分享,將更多用戶引導回線上。
是以電商的思維做線下,重在提高效率,還是以社交屬性為主導重在用戶體驗,不同地區,不同附加值的產品對應不同的偏重策略。上海星巴克烘焙工坊以咖啡文化沉浸式體驗為主,而北京的旗艦店將社交作為線下顧客到店的重要需求。
集裝箱購物中心
COMMON GROUND
以創意打破同質化
百貨、商超、購物中心是線下實體行業“千店一面”的同質化問題最嚴重的類型。
我推薦一家個人比較喜歡的,位于在韓國首爾的集裝箱購物中心(COMMON GROUND )創新升級的成功案例,希望為更多中國百貨及購物中心提供一點思路。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貨柜購物中心COMMON GROUND ,2015年一經建成憑借“顏”值一躍成為了ins網紅。
除了以集裝箱為創意的極高顏值,充分利用集裝箱的單位,打造合理多樣的空間場域,將自身定位由一個購物中心,升級為由116個集裝箱而建成的文化空間,我認為才是COMMON GROUND 成功的關鍵所在。
COMMON GROUND共分了七個區域:YOUTH STAND、HEAR STAND、MOM STAND、ART STAND、POWERSTAND、SOCIAL STAND、OPEN STAND。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功能分布,而UNDERSTAND AVENUE更是把understand分成了under和stand兩部分,似乎意在讓人們更加謙卑的姿態,陽光的心態來理解社會,共建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從這里就能看出,COMMON GROUND的眼界已經遠遠高于一個普通的購物中心。
開業之初,品牌方邀請韓國無數潮流KOL前來打卡推薦,將COMMON GROUND作為首爾“創意、潮流、街頭”的定位深入人心,進而吸引更多自主國內外明星關注與轉發。
與其他購物中心不同,除了大眾品牌,COMMON GROUND更歡迎各種主題特色的創意小店以及韓國本土小眾品牌,這里儼然成為了首爾“潮流與創新”的聚集地。
夜晚降臨,絢麗的燈光讓露天廣場立馬身成了CLUB模式,深夜party正式開始。
在實體零售商壓力巨大的同時,線上零售也同樣面臨電商流量紅利消退,發展遇到瓶頸的問題。公開數據顯示,線上零售額未來五年增速將回落至13.8%。
線上零售企業正逐漸嘗試重新走向線下,從對立對抗走向融合,以尋求突破,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和京東早已布局線下領域。
利用實體店優勢,運用新思路新運作模式注入新活力,線上線下融合,實體零售業可以挖掘出更大的新商業價值。
作者:劉亮
創新型整合營銷倡導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