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公司留不住90后?
今天怎么突然選擇了這個話題,緣起是在知乎看到類似標題的帖子,神奇的是發帖的人居然覺得是 90 后員工集體的問題,思路很神奇。
所以我不得不站出來為90后發聲了。
我很挺慶幸這個互聯網時代,給我們很多的機會,讓我們這些相信理想敢于挑戰的心有處安放。
為什么留不住 90 后,首先不提 90 后,更合適的說法是:為什么有些公司留不住年輕人?
伴隨著年輕的可能有些詞“浮躁”“幼稚”“沒經驗”,
可也有“創新”和新平臺的“網感”,
你不得不承認,
有些優點就是伴隨著缺點的。
再說管理,什么樣的管理方式會決定留下怎么樣的人,可能是企業規模大了,需要完全執行完全聽話不反抗的人,而年輕人一般是不愿意妥協的,也許是目前還不用像中年一樣為了維持家庭委屈自己,我們屬于“越被信任,越對自己嚴苛;越被約束,越不服從;”
還有一方面感謝技術進步和互聯網發展,可以有很多謀生方式。選擇多了自然可以離開,畢竟人生苦短,何必為奴。
可能是物以類聚,身邊幾個能力比較強也普遍被業界認可的朋友接二連三的裸辭或者降薪去一些公司。我們還是很相信理想的,很想做點有意思的事情,清晰的知道不想要變成什么樣,并且慶幸自己有能力可以拒絕,也有能力可以養活自己。也有一點想提醒年輕人,你要的自由必須是自己能夠承擔的,別給別人添麻煩,這才酷。
我覺得使用年代來歸納人本身就是錯誤的,有些人不過是幾零后,都有一個自由奔放的靈魂,不喜歡服從于權威。
作為 HR,和很多人聊過關于工作關于發展關于錢的問題。
“為什么公司留不住人”這個話其實應該是”為什么有的公司留不住有的人“,
而錢,絕對不是首要應該考慮的因素,在任何階段跳槽,如果是沖著錢去的,我幾乎可以負責的說,最多也就能投機一把,很難長久。
但是個人的時間卻浪費掉了,這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大家都不會否仍,讓你有持久競爭力的是你的個人能力,但是你的個人能力是怎么來的呢?跳槽跳出來的?簡單工作重復出來的?
當然不是,但是對于復雜困難的工作,為什么要去做呢?除了你真的想做,真的喜歡,是很難堅持的,而一旦你能夠獨立的解決某一類甚至某一個問題,你都可能獲得不可剝離的核心價值。
那時,你找工作還需要簡歷?所以,找到心儀的工作,其實前提是你有渴望去做的事情。而衡量標準完全不是錢。
如果為了具體的條件而選工作,比如工資、待遇、離家近...等,你會發現,很快這些 advantage 就失去了吸引力,剩下的就是無聊,當然想跳槽了。
回到問題上,為什么急著走,為什么抱著裸辭都要走的心態?
得不到尊重是最大的感受,實際上只要做的不像他們想的,就會變成 “你們 90 后”之類的評價。
而大部分作為典型的“服從能力很差勁”的員工,堅持要捍衛自己不可丟失的一些東西,最嚴重的事情是:覺察心態和狀態都出現嚴重的問題,盡管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還是無時無刻在增強我的自卑,我懷疑自己,懷疑職場,懷疑未來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樣。
我們一生很短,也許他們說的都是對的,就當做不撞南墻不回頭吧。
就當我是你們口中不爭氣的 90 后,是不是南墻,我們先去撞一撞。
別在二十幾歲活的和四十一樣,如果實在看不慣我們這群人,公平的是,我們終將為我們的選擇承擔結果,而我目前相信是好的。
生活和工作根本不可能明確分開,讓自己舒服點,我也認識很多想擺脫卻無能為力的人,只希望他們的精神狀況不要再變糟糕了,我能幫忙的也很少數,
希望所有人都幸福啊。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馬云說的一句話:
離職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錢沒給夠
心里委屈了
或多或少我還是認同的。
可是就目前的中國的情況來說,大部分人都處在滿足自身生存需求的階段
最關鍵錢沒給夠。
因為計劃生育,現在第二代計劃生育下的 90 后人數肯定是比 80 后要少。
以前是公司少,求職人多,現在公司多。求職人相對比以前少了。
00 后以后只會更少,討價還價的余地會更高。
你看每年各大高校的生源也在逐年減少,二三流學校和學校之間的合并
中國人口紅利在慢慢消失。
90 后和 00 后的父母大部分條件更好,養到 40 歲不工作,一點不成問題。人家現在有資本就不去工作 。
還拿 20 年前的工資標準來看待新一代的年輕人。根本不現實。
我朋友長沙招人,工資提到了 5000 元,依然招不到人,為啥,隨便抓了一個問,人家嫌我老婆的公司沒有發展前途。
這還是長沙呢,那么多廉價勞動力都招不到。在以前,我朋友在哈爾濱開公司,都特別跑到南京各大高校來招人呢,為啥,因為用人成本便宜,能忽悠一個去哈爾濱是一個。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不好忽悠。
直到有人跟他說,“其實錢沒給夠,你開個 8000 元一個月,你看有沒有人來?“ 可是公司根本不會愿意嗎,因為思想還沒跟上時代。
90 后是伴隨著天朝改革開發經濟突飛猛進、物質條件豐富、信息爆炸的大環境成長起來的,某種意義上可以稱作“國家的富二代” 。
這些孩子大多沒有“僅僅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的生活經歷,所以沒意識到他們的一些選擇并不是“他們這一代才會做的選擇”,而是“他們這一代才能做的選擇” 。
時代發展是好事,嗯。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