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莫蘭迪色是“高級感”的代名詞?
首發:Canva設計
一個足不出戶的“鋼鐵宅男”,是如何創作出近些年爆紅的“流行”色?
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
他可一不旅游、二不打游戲、三沒桃色新聞——只愛在家畫畫、只畫自己的瓶瓶罐罐:一輩子足足畫了1000多張。
如今,瓶罐上的顏色可以置換成任何一件商品:從浮夸的簡歐裝修到T臺上的高級走秀,從早餐的面包機到上下班的汽車、海報、APP等等。
Tibi發布的2021春夏成衣系列
莫蘭迪色裝修
極端簡樸的一生,倒為如今眾多的商品創造了“外衣”,“莫蘭迪色”因何而生?魅力何在?
莫蘭迪的家中一景
一、莫蘭迪的地位
“20世紀最偉大的靜物畫家”,只能是莫蘭迪。
因為甭說20世紀的畫家們,哪怕是翻開藝術史,以靜物為代表的畫家也極罕見:黃金時代的荷蘭小畫派、法國的夏爾丹、印象派的塞尚等。
想想看,莫蘭迪生活的那可是20世紀啊: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媒體爆炸式發展,在市場的推動下,大師如畢加索、達利等人接連封神,藝術家從過往的工匠、手工藝人身份,踏入到偶像的神壇上。
《風景》,1962年,油畫,50x50cm 莫蘭迪博物館收藏
能經受得住這般誘惑,甚至一輩子都沒怎么踏出國門,莫蘭迪他真的很特別——但他的“特別”,其實也合乎藝術史自身的發展脈絡。
莫蘭迪早年也當過迷弟,迷戀過當時如日中天的塞尚、嘗試過印象主義、追隨過畢加索的立體主義。但當他把眼光放長遠,望向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時,他才真正的找到自己堅持一生的道路,徹底擺脫他人的陰影,“莫蘭迪色”就此誕生。
莫蘭迪畫室一角
二、莫蘭迪色是什么?
莫蘭迪色,就是莫蘭迪作品中那標志性的“灰色調”顏色。
通常他在作畫時,會先用一些鮮艷的色彩打底,隨后覆蓋上一層顏料,也就是說,莫蘭迪色是在高飽和的純色中,加入一定比例灰色來降低飽和度,同時也順手清除了顏料本身的光澤。
正是這些“藍不藍、灰不灰、紅不紅”的顏色組合到一起時,在莫蘭迪的筆下它們非但不臟、不悶,反而透出一種寧靜的舒緩感。
可以說,莫蘭迪的畫面是在情緒的極度克制中誕生的。 但這種帶來“高級感”的顏色,其實也源自于藝術史傳統。因為這種顏色,并不是莫蘭迪首創,我們同樣能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系列古典大師的繪畫中找到近似的灰調子。
與現代人的印象迥異: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們其實更像是手工藝人、設計師。以達·芬奇為例,除了壁畫,他還接單做雕塑、建筑整體設計、家具、乃至領主慶典上的服裝、旗幟、舞美等。靠手藝吃飯,顏料也要靠自己、徒弟來手工制作,在沒有工業制品的情況下,當然也很難做出現代那些極鮮亮、純粹、高飽和的顏料。
《圣嘉勒哀悼圣方濟各》喬托 阿西西教堂壁畫
同時,受限于創作繪畫的媒介,文藝復興大師們在創作壁畫或架上繪畫之前,大多需要先用石灰、貝殼粉等材料來打上一層底子使其能夠上色。并且受氣候、濕度的影響,他們需要在顏料干燥之前盡快畫完,其后更經過了數百年的風云變遷,因此流傳至今的古典繪畫顏色,往往也呈現出一種溫潤的高級灰調子。
喬托壁畫局部
莫蘭迪便深受這種色調影響,將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老大師如馬薩喬、弗蘭切斯卡、喬托等人作品中的色彩,連同他們創作宗教題材時的虔誠、平靜、神圣之態,一同融入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
喬托壁畫局部
這樣,莫蘭迪筆下的畫面,既性冷淡,又溫柔而治愈。
在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一切價值重估的20世紀,仿佛過往的滿天神佛都重新降臨到那些再普通不過的靜物身上,為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重新發掘了詩意。
三、莫蘭迪色的使用
鑒于莫蘭迪色溫潤的特質,它在設計領域也成了“高級感”配色的代名詞。
Hermès 2019春夏
LV 2020春夏?
?從色彩搭配的角度來說,莫蘭迪色由于飽和度相對低,可以輕松搭配組合,營造出溫柔優雅的質感,并且普遍很耐看,使用起來也蠻安全、不容易翻車。
莫蘭迪色產品設計?
但縱觀各大設計領域,莫蘭迪色使用時也有幾個坑需要格外注意:
1、避免臟、亂
高級灰并不意味著一切灰色階都能無腦地放上去——這樣反而顯得又臟又亂,不夠整體。因此,在莫蘭迪色的使用上,一定要合理分配主色,遵循色彩6:3:1的法則準不出錯,也就是說整體畫面主色60%,其次30%,輔助色10%這樣一個比例。
圖1-3:莫蘭迪色海報??
2、糊成一團
冷暖對比是莫蘭迪色設計想要做出彩,必須要重視的點,因為所有顏色中都帶著灰度,撞色反而能帶來亮眼效果,也能避免整體顏色趨近,糊成一團的情況。
《法蘭西特派》電影海報
莫蘭迪色雜志攝影?
3、過度壓抑
使用莫蘭迪色時,也要仔細斟酌用色比例、明度、飽和度、色相之間的深淺關系,否則“寧靜致遠”玩過了頭,很容易高級感沒出來,反而給人悶、壓抑之感。
《布達佩斯大飯店》海報
四、莫蘭迪色為何爆火
莫蘭迪色近些年的爆火,其實也不是偶然。
畢竟顏色總是跟人的情緒息息相關,哪怕是飽和度不那么高的顏色,同樣也會給人帶來相反的刺激。我們當下這個時代,視網膜爭奪戰中總是充斥著各類高飽和色系,它們實實在在的、如霓虹燈和各類信息一般鋪天蓋地。
但莫蘭迪色系,倒像是走了另一條路:將色彩脫離了眼球爭奪這一戰場,主動弱化視覺沖擊、消減色彩對人情緒的影響時,一種樸實的感染力也油然而生,向大眾傳達了另一種情緒:舒緩、平衡、寧靜、平和。
莫蘭迪色模板分享(以下所有模板均來自Canva可畫)
寫在最后
莫蘭迪色的誕生也算是跳出了“色彩內卷”的斗爭,跳到另一個維度上了——當然,也是新的內卷:這不,莫奈色、梵高色、高更色、蒙德里安色也接連出爐了不是。
撰文 & 編輯:講解員小秦
作者公眾號:Canva設計(ID:canva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