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618上演大逆轉:小米數據被清理,榮耀奪冠
618年中大促結束6個小時后,京東公布了最終的戰報數據。戲劇性的是,京東對6小時內未付款和取消訂單的行為進行篩查,也讓手機品類的榜單出現了劇情反轉:6月18日手機品類單日銷量冠軍和6月1日~18日手機品類累計銷量冠軍,均花落榮耀。
不同于往年小米和榮耀互有勝負的局面,榮耀在今年的618拿到了京東平臺的雙料冠軍,并且在多個價位段持續覇榜,成為屈指可數的全面型選手。值得一提的是,在18號22點06分的時候,榮耀在京東平臺上的自營手機就已經全部售罄,即便如此,榮耀依然在銷量上領先了競爭對手一個身位。
今年618期間的出色表現,讓榮耀重新站在鎂光燈下的同時,榮耀手機取勝的“秘訣”也成為外界議論的焦點。
1、創新成為一種習慣,也是驅動銷量的原力。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榮耀的熱銷并不意外。
就在618年中大促的預熱期,榮耀公布了“很嚇人的”GPUTurbo技術,盡管此舉招來了羅永浩的嫉妒與嘲諷,老對手小米宣稱有一大堆“很嚇人的技術”,以及聯想蹭熱點的海報。最終的結果卻有些意外,小米、聯想相繼被打臉,GPUTurbo技術成功C位出道,一時間風光無二。
按照華為官方的解釋,GPUTurbo是軟硬協同的圖形加速技術,突破了硬件、技術、應用的三重限制,用軟硬協同的方式解決了長期困擾安卓的問題。打個比方來說,其他安卓廠商還停留在自然吸氣的階段,華為和榮耀卻給發動機裝上了渦輪增壓,成為榮耀和華為在用戶體驗上趕超iOS的撒手锏。
榮耀Paly領跑2000-2999元價位段的戰績,無疑佐證了GPUTurbo技術對銷量的提振。不只是GPU Turbo,榮耀6 Plus曾經首發仿生平行雙攝技術、榮耀7i的翻轉式攝像頭、榮耀Magic成為首款人工智能智慧手機……當創新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銷量上的增長像是成功的附屬品,而榮耀恰恰找到了技術創新和銷量增長的正循環。
2、為年輕人做手機的態度,也是潮流的風向標。
據第三方報告給出的數據顯示,國內手機市場的換機周期已經高達22個月,直接導致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疲軟。
可凡事總有一個例外,自誕生之初就定位為年輕人做手機的榮耀,在長期和年輕用戶的溝通對話中,找到了打破長換機周期的不二法門,即手機不只是純粹的娛樂和通訊工具,還是潮流的風向標。
榮耀8開創了經典的“魅海藍”配色,榮耀9打造了靜謐“海鷗灰”配色,榮耀10進一步挑戰難度更為復雜的極光鍍膜工藝,成就了獨特的極光色。而榮耀的每一次“顏色革命”,都被競品們爭相效仿、跟進,成為手機產業的時尚潮流。
即便在千元機市場,榮耀在潮流領域的號召力,依然得到了年輕用戶們有力的回答。以榮耀9青春版為例,采用了雙面2.5D玻璃和12層納米級工藝的背部設計,成就了絢麗的鏡面效果。事實證明這一設計深受年輕用戶的喜愛,榮耀9青春版不僅連續多日在京東上獲得1000-1499元價位段冠軍,最終成為618期間最暢銷的千元手機之一。
年輕用戶選擇產品的理念并不復雜,誰打動了他們,誰就收割了銷量。
3、品質上的“開掛”,然后才是銷量上的“狂奔”。
一般來說,一款手機的誕生需要4-6個月的迭代,從中不難看出手機產業鏈的高度發達,可榮耀給出的數據卻是10-12個月,其中很多時間被”浪費”在了質量檢測上。從產品概念設計、開發到采購、制造、檢測等,有著超出歐美強制認證要求的標準,并在品控上達到了大多數品牌難以企及的TR6級別。
當然,質量是一個品牌的命門,幾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標榜質量,至少在發布會和公關稿件中是這樣。榮耀的不同之處在于,從來都不缺少對質量苛刻要求的實例。
2015年5月26日,榮耀和京東剛剛宣布達成100億元的戰略采購協議,榮耀總裁趙明“插播”了一條讓全場震驚的公告:因為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了貨柜車輪胎起火,導致一批手機受到高溫影響,盡管98%以上的手機都是外觀完全良好、功能滿足出貨標準,榮耀仍然選擇銷毀了價值2000萬元的產品。
質量上的“軍令狀”似乎并不是一件壞事情,在京東平臺上,用戶給榮耀9青春版打出了99%的好評率,刷新了千元機產品的好評記錄。言外之意,榮耀在618上的開啟的“銷量狂奔”模式,與當初在品質上的“開掛”不無關系。
4、步步緊逼的戰術,互聯網是榮耀手機的主場。
電商是互聯網手機的主場,也是榮耀、小米等互聯網手機品牌的拿手戲。
周掌柜曾在《榮耀手機的戰爭與和平》一文中,復盤榮耀和小米在去年618時的較量,爭奪“開門紅”、如何掌控節奏、尋找反超的節點、以及最后的致命一擊。從榮耀總裁趙明到一線的工作人員,無不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營銷對抗中,一位女孩子甚至扭轉不了一天勝利者的情緒轉而失聲痛哭,精彩程度不亞于一場真實戰爭。
不可否認,2017年的榮耀還是一個進攻者,而小米仍是互聯網手機的守擂者,前者步步緊逼,后者卻有些心有旁騖。賽諾在2017年的手機市場報告中給出了答案:榮耀首次在銷量上超越小米,成功登頂互聯網手機;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報告中,榮耀不僅蟬聯榜首,和競爭對手的差距也進一步被拉大。
今年的618,榮耀第一次扮演起了守擂者的角色,此時的榮耀也不再是當年的“橫沖直撞”,從千元機、中端產品再到高端系列,步步為營、攻守兼備,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打法。而最終的結果也讓榮耀長舒一口氣,捍衛了主場作戰的優勢。
5、618戰績,折射的是國內手機行業的市場形態。
小米顯然對今年的618做了充足的準備,新近發布的小米8,被刻意貼上了八周年顛覆作品、按壓屏幕指紋識別、首款“face ID”的安卓手機等標簽,不難看出小米嘗試挽回一局的野心所在。尤其是在榮耀宣告售罄之后,小米開啟了小米8和小米8SE的“期貨模式”,并在微博表示“時間,是小米最好的朋友”。
最后的結果不出所料,618的戰線被拉長了足足18天,使得這場競賽不再那么偶然,更像是對市場形態的折射。
極光大數據在618前夕公布了2018年4月份國內手機品牌的市場保有率數據,榮耀的市場保有率進一步增長,以9.5%的保有率在華為內部的占比達到45%,與此同時,榮耀已經超越同樣定位為“互聯網手機品牌”的小米,躋身國內市場前五,且6成用戶的年齡低于30歲。所謂的618戰績,不過是市場形態的回放。
究其原因還是要回歸到產品上,榮耀和小米這對“死對頭”,向來是媒體對比評測的焦點,新近發布的榮耀Paly和小米8自然成了評測對象。從“極客村長”公布的數據來看,在游戲類和日常APP的打開速度上,榮耀Play均輕松完勝小米8;也有好事者進行了榮耀9i和小米8在拍照方面的PK,榮耀中端產品和小米高端旗艦竟然不分伯仲。
誠然,產品力左右了市場形態,并間接影響了618的戰況。
結語
每年的電商購物節,都會上演手機廠商劍拔弩張的集中較量,看似“降價促銷”的噱頭背后,比拼的可能并不是產品的優惠力度,而是產品、品牌、營銷等因素的綜合競爭。榮耀似乎深諳此道,節前的造勢和期間的操盤,不乏穩重老練的風格,至于為何在銷量上碾壓了其他品牌,答案在一開始就已經注定。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