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朋友圈廣告,為何逐漸失去了投放優勢?
作為數字化營銷工作成員中的一名,在當下廣告媒體投放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甲方再不愿將廣告費用投入在朋友圈。即便在媒體策劃部分有相當完整的人群及區域數據調查報告和媒體投放程序編排,他們都會搖搖頭說:“那個我不太看好,我認為沒有效果”。
那么,朋友圈廣告投放到底還有沒有作用呢?就目前來看,作用還是有的,但是要有精準的市場與人群分析,不要盲目投放。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每一筆錢都用在切實可用的地方是每一位廣告人應有的職責。要問我朋友圈廣告現在的效果怎樣,我會很負責任的回答,朋友圈的廣告轉化率越來越低,而且在一年的時間內還會繼續降低。一年以后的事情,那就需要小程序嵌入的發展戰略與朋友圈分版概念的具體執行措施了。
只要是一個仔細觀察的人,就會發現現在的微信朋友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僅展示三天的朋友圈”,當這樣的情況在微信好友中越來越普遍時,朋友圈的圖文形式也在發生著轉變,通常是幾句簡單的感慨卻沒有圖片的搭配,還有的人偶爾分享一首歌曲表示自己在朋友圈還沒有離去,如此而已。留下的朋友圈只不過是微商的發文與自己公司硬性工作展示的發文。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態度轉變,這與以下的情況是分不開的:
第一,在挖掘歷史和現在的故事后,人們突然間感覺不到自己的特色。
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吸引,無非就是就這共同的興趣愛好、思想及情感。可是朋友圈這樣的共同表達卻離我們越來越遠!當微信從私密的聊天軟件變為工作工具后,我們需要加大量的人,而在這大量的人群中我們的特色便被淹沒在這烏泱泱的人流中。你喜歡美食,卻發現自己曬的美食在別人那里不值一提;你喜歡旅游,卻發現自己去的地方別人已經去過N遍;你買了一件衣服,高興地曬一曬,卻發現撞衫的一大片。雖然說只是社交軟件罷了,但這好歹也是一種相互的展示,而且在不認識的人面前展示相同的東西,內心難免會有一種失落的感覺。
朋友間不同想法的人也多,你發表不同的想法后,莫名其妙就會觸碰到某個人的神經,突然間評論的一句讓你大為惱火從而影響心情。前一段時間“在朋友圈曬18歲的照片”為什么會火,因為那里有著自己不同的特色。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曬朋友圈后,你會突然間問自己“我的朋友圈特色在哪”?大部分人只不過是生活中相同的普通人,沒有每天喝拉菲的日子,沒有游艇美女的陪伴,“看看就好,還是別發了”想法越來越重,心情很復雜的。
第二,朋友圈的沉默讓隱形鄙視鏈興起,讓自卑升級。
在現實中的朋友交往過程中,我們從認識了解再到滲透篩選,最終成為好朋友,有了自己的朋友矩陣圈子,最后還有不做朋友的機會。在朋友圈中就不同,各式各樣的人物充斥其中,有些人你根本就不認識,只是作為工作中的潛在客戶加入微信好友罷了,通過好友驗證后都沒有說過一句話,還有些自己好討厭的人因為有工作上的聯系不能刪。在這樣的朋友圈中說話會總會有點兒顧忌,所以大家寧愿選擇做一名看客。“你看那個好矯情,吃個包子也要擺拍”,“真是沒坐過飛機似的,坐個飛機還要發個朋友圈”,“那件衣服真丑,還發自拍說好看,真是沒品”,各種嘲笑聲在沉默中攻擊著發朋友圈的人,也許只有發朋友圈的不知道還在洋洋得意。朋友圈別人這里旅游那里旅游,自己卻在沒日沒夜的加班;朋友圈別人說漲工資了,發獎金了,自己卻在一家小公司守著扣到死的老板。看朋友圈竟然能影響心情?看似不可思議,但確實發生了。
第三,朋友圈的安全系數越來越低,輕易說話就會引火上身。
就從前一階段的一件事情說起:銀川一女子朋友圈辱警被拘留8天。首先,辱警是非常不對的,但是我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此問題。當我們把朋友圈看做是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來發出一些感慨時,卻發現朋友間處處充滿著出賣而讓人恐慌。這位女子在生氣時發出的不當言論出現在朋友圈,朋友圈里的“朋友”發現此信息第一不是勸阻安慰讓其刪除,而是將信息截圖擴散在網絡空間當做看點流傳,最終讓發言者面臨拘留的災禍。朋友圈的安全從此變得很可怕,小人之心讓人們失去了一份網絡空間的從容。朋友圈里有親人,有朋友,有同學,有客戶,冷不丁因為哪個言論讓人背后捅一刀卻不知誰捅的,所以不要加不該加的人。擁有兩個相同社交軟件,一個加自己信得過的人,一個加關系不熟的人,這也許是以后人們網絡發布的標配了。你還敢把朋友圈當成你的私人空間嗎?
第四,工作中對于微信朋友圈的綁架。
很多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公眾號,在公眾號的運營上要求員工每天必須在朋友圈轉發公司的信息。還有一些服裝業等與生活密不可分的企業要求員工每天發朋友圈展示公司產品,盡管不愿意但還是迫于壓力轉發,周圍的朋友對自己的朋友圈很有看法卻只能嘿嘿一笑,“你要不先把我拉黑不看我朋友圈”,這最終成了兩敗俱傷的解決辦法。
經過以上的四點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用朋友圈的人少了,因為用的少了,看朋友圈的人也少了。那么人少了,那么做廣告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在營銷分析中,運用過大數據統計分析的人都知道,無論是哪一家大數據公司,都不可能調取朋友圈的數據信息分析統計,因為那牽扯到隱私保護。微信所謂的精準投放也是在自己的數據庫中分析朋友圈的關鍵詞信息與微信支付的財力情況,那么關鍵詞的調取在關閉朋友圈后是否還能夠綜合分析準確,這恐怕就要打個問號了。
同時,朋友圈的廣告只是作為圖片及動態的形式展現。所占位置有限的情況下不能將信息表達完整。在有著精品文案的產品都在轉化率上傷腦筋的同時,一個看不到文案的小框又有誰會點進去看。加上剛才分析朋友圈“四點”的苦惱,還有微商大量廣告的充斥,不會有人愿意去專門點進廣告去看。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了解一下所做推廣公司的名稱罷了。我在給某個品牌做宣傳推廣時,用一個月來做朋友圈廣告的市場調查,整體分析中只有8%的人會點進去看。如果說朋友圈在現有的廣告形式上不能做出改變,只是依托于小程序的拯救,恐怕也是無力回天。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