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聽見我的心跳嗎?盤點那些打動人心的公益廣告
敘利亞戰爭持續已久,沒有人可以想象在烽火硝煙生活的恐懼與痛苦。
這是一首由敘利亞10歲盲童Ansam和40名小伙伴,獻唱的聯合國兒童公益廣告歌曲。
敘利亞兒童之歌《心跳》
盲童Ansam是天生的盲人,對于一個出身在戰亂紛繁國家的孩子而言,這或許是一種幸運,
當看到Ansam穿著公主裝,在廢墟中徘徊的樣子,一種強烈的反差,讓人視覺有些沖擊,
當Ansam一開口唱歌時,你似乎不太相信這是一個戰火連連的國度,,更不會相信他們還只是一群孩子。
“在廢墟和戰火中,我們的傷口很深
我們想要大聲說出來,但是我們的聲音很微弱
我們也許還是孩子,但是我們的哭泣來自心靈
我們想要消除恐懼并且努力改變
我們想要大聲說出來,一切皆有可能”
純凈的歌聲讓每一個孩子都仿佛忘記了心中傷痛,用彩色粉筆在殘敗的墻上畫下夢中的家園,用顏料裝點涂抹蒼白的世界,在廢墟里盡情嬉戲玩耍追逐,從歌詞中我們感受著成長的力量,從畫面上我們既憂傷又快樂,我們一起變得越來越強大。
對于公益廣告我們無需用過多的技巧結構去分析它是否做的足夠好,因為只用真實這樣一個因素,它就足以打敗一切。然而真實這個要素,不止是對公益廣告,其實對一切廣告都是通用的。去年百度和騰訊的兩只廣告在戛納上斬獲兩只雄獅,也都是基于真實故事傳遞品牌理念。
騰訊科技公益廣告《hope never dies》
百度AI眼鏡《know you again》
有人說在戛納廣告上拿獎的都是飛機稿,非商業稿,但其實仔細想想,不論是百度還是騰訊他們的公益廣告,難道就沒有讓品牌獲得商業價值嗎?為什么在戛納廣告上拿獎的,幾乎都是一些精神性公益性更強的作品,其實,這個一點兒也不難理解。
因為隨著數字時代、社會化營銷不斷發展,廣告傳播介質越來越豐富,進入公眾的門檻越來越低,可傳播的空間和機會越來越大,那么我們的廣告內容呈現勢必就需更有價值更有內涵,從某種角度來講,廣告本身是具有企業品牌責任屬性,它和品牌訴求并不矛盾,反而是相得益彰,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品牌價值受益。
01.泰國反酒駕公益廣告
《跟酒駕者求情,是多余的》
02.央視公益廣告器官捐獻
《愛讓心跳不止》
03.關愛女性公益廣告
《語》
04.亞洲善待動物組織PETA
《behind the leather》
05.陪伴家人暖心公益
《陪伴的時差》
06.中東反戰公益廣告
《決定》
07.流浪狗溫情公益廣告
《特別的人》
08.關愛兒童公益組織
《the orphanage》
09.迪奧全明星代言
《LOVE CHAIN》
10.華為海外電力物聯網
《點亮世界》
11.Meredith’s Miracles腸癌基金組織
《放屁很有趣》
12.澳大利亞紅十字會
《42》
公益廣告的思路或許可以為我們尋找一條更真實的路徑觸達用戶,不論是公益廣告還是商業廣告,想要打動人心,都是要基于真實性,再融入以創意手法表現,這樣才能讓觀者更刻骨銘心。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