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微運營幾乎是所有廣告從業者都做過的工作,我不禁好奇,在服務品牌之余,廣告人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又是怎樣的?
公眾號可能是太忙沒時間做,但微博的門檻還是很低的,有不少廣告人還在用(即便他們只看不發偶爾點贊),所以Tommy我去觀望了一下這些將各大品牌微博玩出花的人,發現他們的博文要比作品還“有趣”,而且寫金句是常態。
一、本土廣告人
1、喜歡說“空話”的楊燁炘
現實身份:天與空董事長兼執行創意總監
微博ID:@楊燁炘ForestYoung
楊燁炘——“中國創意熱店第一股”天與空的創始人,是連續5年在CANNES戛納創意節上獲得獅子獎的傳奇創意人,中國獨立創意聯盟CIA聯合發起人之一,上海廣告協會常務理事。
如果我不知道他是天與空的董事長楊燁炘,我會認為這是一位“行為藝術博主”,他的微博內容除了去年的天與空創意節,就只包括兩部分了:“空話”和“天空”,他發起的微博話題#空話#,在去年由他用蘊含禪意的文案,搭配拍攝的天空高頻發布微博,幾乎每天一條,這樣的微博既是說空話,也是天與空在說話,更是看到天與空。
微博金句:
2、正在渡劫中的馬曉波
現實身份:SG勝加CEO兼首席創意官
微博ID:@不覺曉先生
馬曉波——2020年B站《后浪三部曲》的主創,2021年《重逢》的主創,這個名字與太多故事掛鉤,2003年加入SG勝加的他現如今已是中國廣告界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他在微博不僅分享故事,還在分享生活、觀點,他的微博簽名是“元嬰未成就,雷劫幾時休”,他喜歡和評論區互動,去探討一些時下熱點話題,也喜歡不時放出一些拍攝幕后,畢竟講故事的人,總有話要對他人說。
微博金句:
3、從事情本質發言的金鵬遠
現實身份:環時創始人
微博ID:@1968金鵬遠
金鵬遠——環時互動創始人,打造就了爆火的“杜蕾斯文案”,你所能在微博看到的杜蕾斯的“梗文化”調性,就是由老金一手調教出來的。
做播客,發生活,搞抽獎,老金是個很真實的人,真實到他的微博簽名直接寫:“生活博主&沒事抽獎博士”,他一直以獨特方式認真看待事情的本質,博文里時不時的“祝您成功”和“一起賺錢”,讓我想笑的同時也感慨,廣告的本質不正是“祝品牌成功,祝品牌賺錢”。
微博金句:
4、好好讀書,好好做事的華杉
現實身份:華與華董事長
微博ID:@華杉2009
華杉——“小葵花媽媽課堂”、“黃金酒”等耳熟能詳的電視廣告打造者,代表作更有:蜜雪冰城“雪王”、盼盼“PP熊”等。
讀書和做人是從他微博中看到最多的,去探討儒家文化,表達個人見解,看書、寫書、做個讀書人,對于廣告這個行當來講,讀書更加必要,他在發起多個微博話題#華與華土雞湯#、#華與華書房#、#華與華正道#、#華與華方法#的同時,本人也相繼出版了不少著作,來論證發布個人觀點,對于廣告營銷的見解。
微博金句:
5、從字里行間,看見“野狗”李三水
現實身份:W創始人
微博ID:@李3水
李三水——野狗頭子,代表作有:New Balance《每一步都算數》、Timberland《真是踢不爛的》等,他帶領W在H5爆火之初一躍而起,成為廣告界炙手可熱的一家公司。
就像李三水一直以來的公眾形象一樣,他的微博也是以狗的emoji居多,大部分時候他是一條活在深夜的野狗,我從他發微博時間里中,能夠深切感受到“文案是活在夜里的生物”這句話,以及W一直講的“W是文案的地獄”。
微博金句:
6、天才兒童李丹
現實身份:Heaven&Hell創始人李丹
微博ID:@李丹DannyLi
李丹DannyLi——Heaven&Hell創始人,從業20年,16年國際4A廣告公司資歷,設計出身的他曾斬獲國內外多座大獎,中國大陸第一座法國戛納創意節全場大獎獲得者就是他,名副其實的“天才兒童”。
從他的微博中我看到了很多無奈,無論是對于抄襲的批判,還是對反對玉林狗肉節的號召等,他都在努力出自己的一份力。經常會分享一些對于時事熱點的態度及看法并為此發聲,偶爾也會在微博貼一些活動照,或是展示作品。
微博金句:
二、4A人
7、朱海良的碎碎念
現實身份:上海奧美執行創意總監
微博ID:@托馬斯不全旋
朱海良——從事廣告創意20余年,作為大陸籍華人,文案出身的他一路走到了4A創意總監的位置,更是服務了NIKE長達8年之久。
他發微博的頻率并不高,并且我懷疑他的微博開了省流模式,只有文字,沒有圖片,三兩句話,一行寫完,當你進入他的微博主頁就會一眼看出,他是個文案。他在微博簡介里寫到:寫點酸不拉幾的文字,點綴鳥不拉屎的日子。(真句話真的說到我心坎里了)
微博金句:
8、享受生活,調侃自己的梁偉豐
現實身份:BBDO大中華區主席兼首席創意官
微博ID:@Leong梁偉豐
梁偉豐——他不僅是各大廣告獎項的多次獲得者,更是評委席的常客,還是橫跨廣告界和音樂界的兩棲制作人。
他真的超會調侃自己,除了偶爾在微博吐槽自己的光頭,他的微博內容大致就剩下了三類:廣告、音樂、酒,儼然是他人眼中標準的“廣告人生活”,別的廣告人對著電腦熬夜寫腳本,他則對著吉他喝酒寫腳本。
微博金句:
9、美食博主陳耀福
現實身份:OnBrand創始人
微博ID:@Norman陳耀福
陳耀福——39年4A經驗的他現如今經營著自己的公司,19年的紀錄片《是誰殺死了Adman?》就是出自他和他女兒之手。
新加坡、泰國、印度等東南亞美食是他微博的主旋律,這位廣告業的元老,絲毫不吝嗇自己對于美食的稱贊,他曾嘗試把東南亞小吃搬進自己的酒吧但被酒吧店長“斃”掉了,可見其實個老饕。
微博金句:
10、老去的壞小孩——蘇秋萍
現實身份:華語廣告四大教父之一蘇秋萍
微博ID:@蘇秋萍的傲慢與偏見
蘇秋萍——他是文案之神尼爾·法蘭奇眼里可以把文案翻譯地比原文更好地人,他更是影響華語廣告的4大教父之一。
老頑童了。他用“壞壞的”來形容自己的斜杠,用照片來記錄生活,活躍在微博里,拒絕老去,身為壞小孩的他依然是那個年輕的廣告人,對一切好奇,對一些感興趣,不時地表達自己的傲慢與偏見。
微博金句:
三、自媒體人&導演
11、喜歡在微博“隨便問問”的東東槍
現實身份:基層創意工作者
微博ID:@東東槍
東東槍——本名郝連會,奧美文案出身,文字工作者一名,著有《文案的基本修養》、《六里莊遺事》等,微博粉絲超百萬。
天津人、天津味,更有梗味,是個地道的文學工作者,他稱呼自己為基層創意工作者,他的書也從文案的基本修養說起,走進他的微博明顯感覺,這里——接地氣,感受到刻進天津人DNA里的相聲基因。
微博金句:
12、職場女性教導員——刀姐
現實身份:女子刀法創始人
微博ID:@刀姐doris
刀姐——本名柯潤東,互聯網營銷人,職場博主,前“聯合利華”品牌經理、“支付寶北美”市場運營負責人。
從營銷到職場,從職場到家庭,這是她這么久以來的微博畫風轉變,從分析品牌、分析市場到分析自己,成為準媽媽后的刀姐,將重心從冷酷的品牌數據和市場轉向了細膩的人性洞察。
微博金句:
13、雞湯型選手楊不壞
現實身份:品牌策略人
微博ID:@楊不壞
楊不壞——互聯網營銷鬼才,作者,網絡熱詞“怨婦體”創造者,曾在“one·一個”、“36氪”等互聯網媒體發布“大量”文章,微信公眾號“楊不壞”創辦者。
微博外是互聯網營銷專家,微博里是自我深度剖析者,相較于微信及其他平臺上的理智,客觀,他的微博中處處透露著他是一個靠一碗雞湯吊著半條命的廣告人,他應該是真正的微博受眾,去表達自我。
微博金句:
14、微博相聲表演藝術家姜茶茶
現實身份:自媒體人
微博ID:@一只姜茶茶
姜茶茶——“節操詞典”創作者,文案出身,南京大學的學霸,互聯網段子手。
如果不是我機制地點開“查看更多”看到簡介內容中寫明“公眾號@姜茶茶”,我就關閉頁面了,微信說品牌,說廣告,微博做視頻說“相聲”,而且高產到離譜!兩種風格差別還是蠻大的,她是勵志做個有錢女人的姜茶茶,典型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那就分兩頓吃”型人才。
微博金句:
15、觀察生活的董大懂
現實身份:廣告導演
微博ID:@Demi董大懂
代表作:百度《你說啥》、京東手機《無浪不起潮》、西瓜視頻《好聲音不止于音樂》等。
偶爾的隨手拍,大多時間是在拍攝,沒有發博規律,如果有,那就是沒有規律,從忙碌狀態和生活碎片的交織中,半個藝術家和半個廣告人的形象拼湊成了董大懂,作為廣告導演,從微博的照片里能明顯看出來調色功力幾何。
微博金句:
16、吟游詩人石騰帥
現實身份:廣告導演
微博ID:@石騰帥
代表作:喜茶《橘之味|夫妻篇》、《橘之味|阿公篇》、《桃我喜歡》、小米《好好說再見》等。
環游世界去收集靈感,自成風格的視頻調性,不僅是他的作品,他的微博也充斥著一股“膠片的味道”——“散漫”和有質感,一個很詩意的人,一位很詩意的導演,來自三亞的他,文字里自帶海風的味道。
微博金句:
17、出片不廢話的張大鵬
現實身份:廣告導演
微博ID:@張大鵬NB
代表作:《啥是佩奇》、《入海》、《喜相逢》、《重逢》、《頂牛》、《為什么要有深圳》等。
“新拍”是他微博出現最多的兩個字了,當初看完作品就覺得這導演NB,再看一眼微博ID我就覺得這導演更對味兒了。(張大鵬NB!)
微博“金詞兒”:
18、新片推薦官丁雨晨
現實身份:廣告導演
微博ID:@丁雨晨_丁丁
代表作:《8000公里T臺秀》、《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轉賬》、自然堂《沖吧!小朋友!》、百度藍牙耳機《左右》等。
和樓上張大鵬導演一個微博格式,博文出現最多的兩個字是“新片”二字,然后掛上自己的新作鏈接,兩位導演不一樣的作品風格背后,是同樣強烈的“個人式不表達”——都在片里了。
微博“金詞兒”:
看了近百位廣告人一年左右的微博,于我而言感觸最深的是蘇秋萍老爺子的微博和我摘選出來他的金句,竟有“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之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談談你對某位廣告人說的某句話的感受,如果有文中沒提到的大咖,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TA的微博ID,Tommy我第一個去加關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