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行業內卷越來越嚴重
最近更新有點怠慢了,我是這樣的,有時候心血來潮可以一口氣連寫兩篇,一氣呵成,有時候半個月都沒有感覺,或者覺得想寫的那點事真的是不足以拿出來說。
當然也有懶的成分。
什么是人性,比如懶惰,什么是逆人性,比如自律,在更新公眾號這點上,如果你覺得這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就會很痛苦,如果你每天都寫一篇都覺沒覺得累反而很興奮,這就是樂趣。
最近和一些廣告圈的朋友交流,越來越感受到這個行業的內卷,業內的人和公司仿佛被困在原地,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感受不到快樂,吃老本,重復,自娛自樂,少有驚喜。
創意這東西有稀缺性、不可復制性的特征,因為需要一個個的生意維持生計,勢必這一個個生意里包含的創意和想法絕大部分就是在不停的重復和局部重復,所以廣告行業的內卷是不可避免的。
創意人和藝術家具有某種相似的特質,好作品是難以量產的,或者說每一個牛逼作品都是孤品,不停復制和局部改造的作品就是用來賺錢的,雖然這些被收了錢的客戶并不想自己的創意是爛的或者平庸的,但基本的現實就是這樣。
牛逼創意的本質是偶然性的,創意本身是靈光乍現,同時還要在一個對的時間和對的媒體上正好發布了這個靈光乍現的創意,且在極小概率下可以不通過付費購買媒體而是完全靠社交媒體的本質自發且極快速的傳播開。
牛逼的創意人在完成好創意之后證明了自己的牛逼,新的考驗會接踵而來,就是如何用下一個牛逼作品證明自己不是碰運氣的,這下一個作品如果隔太久也不行。
這個行業里很多人有堅守、有追求也有情懷,他們會堅守自己的方法等待一個牛逼作品,但面對商業世界快速迭代的生意模式和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就會顯得很難適應。
還有一些變的快的從業者,在琢磨如何和直播、公關、IP、影視劇、流量明星甚至是產品等要素進行交叉衍生,以此尋找新的機會。
說實話,到目前為止,這個行業讓我覺得牛逼的作品不多,這個行業也沒有出現牛逼的突破,很多公司迫于生計壓力降低收費接生意,出現了惡性循環,一些頂部公司生意不錯,但增長總有周期性,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人效、管理等問題,就會出現創新活力不足的問題,還有一個最大的現實就是——人是會疲憊的。
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每一個作品很難成為下個作品的積累,所有的客戶都希望的是獨一無二的創意,都排斥有別人創意的影子,并且所謂的創意只解決營銷鏈條中一個鏈路,并無法解決或者左右整個生意和增長的問題,所以傳統廣告面臨著直播賣貨非常嚴重的沖擊,因為那至少可以直接看到效果,哪怕ROI也并不完全都很高。
老羅的交個朋友公司一年前開始直播,今天的規模大家可以去了解下。
這個行業的內卷還表現在人的內卷,眼界、技能和認知的突破在學習,但很多人困在原地不能動彈,因為不愛學習,固步自封,以及過于自我感覺良好。
跳出這個行業,我們看成長速度快的行業的從業者學習意愿是強烈的,前兩年我上過得到大學,今年我上了混沌創新院,廣告行業從業者在其中比例很低,大部分是實業、消費品、軟件和互聯網創業者。
不愛學習,不謙卑,容易自我滿足,這三點是我對行業老油條的總結,所以我一直以來喜歡從實習生里培養有沖勁有夢想的年輕人。
給年輕人付出高溢價,比養行業老油條更值得,相信他們的學習速度是非常快的。
這是我給廣告行業創業的老板們一個小建議。
下一篇見,朋友們。
歡迎加微信,說明身份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