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意四月創意獎 | 菜鳥海洋高校減塑,匯聚點滴守護海洋
“連接年輕人,創意促增長”,是贊意一直堅持的。為了鼓勵大家產出更好的想法和創意,每個月都會進行創意獎評選,在出街案例中投票選出最佳創意。
最終,四月的創意獎由贊意上海office的「菜鳥海洋高校減塑項目」獲得,案例也具有社會性引人深思。
項目背景及創意
海洋塑料污染已經成為當前最受關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造成上百萬海洋生物的死亡,嚴重危害著海洋生態和生物多樣性。更需要關注的危險是,微塑料廣泛留存于海洋動物的體內,通過食物鏈對人類的影響還不可準確預知。
作為綠色物流的倡導者,菜鳥關注到生活中的塑料垃圾對海洋的影響,并開始依托已有的“菜鳥海洋”線上互動平臺,引導和激勵高校群體通過在線上清理虛擬海洋,積累能量凈化真實海灘。2021年,菜鳥海洋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在全國超過4000家高校中無償放置回收箱,共同發起全國高校減塑倡導活動,號召學生參與減塑回收,為海洋減塑。
基于這樣的公益背景,我們做了一次全新的內容嘗試,變換視角,把目光集中在海洋生物本身,提出“為魚生減塑”的核心主題,并圍繞“不可拒收的海洋包裹”核心創意事件進行了一系列針對高校學生群體的內容輻射,影響更為廣泛的多個圈層。相信這場為菜鳥海洋打造的、行之有效的品牌公益戰役,能為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帶來真實的改變。匯聚點滴之力,就能守護海洋。
點擊了解更多案例內容: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60838.html
創意亮點
內容亮點一:最特別開箱Vlog預熱視頻——魚人大開箱,通過輕松幽默的反諷講述海洋生物的無奈與悲涼
內容亮點二:最震撼人心的公益教育——海洋包裹事件,通過一個不可拒收的包裹道盡了關于海洋的因果
傳播亮點一:事件新聞以小博大——榮登上海同城熱搜第一,話題#上海一高校300多學生拿錯快遞#持續24小時在榜
傳播亮點二:全網都在曬海洋包裹——多圈層觸達口碑公益雙豐收,明星、KOL、高校社團接力發聲一起為魚生減塑
點擊了解更多案例內容:http://www.sh-jinniu.com/projects/160838.html
項目點評
創意合伙人們和外部的媒體老師也對獲獎案例給予了評價。
“項目本身很有意義,落到創意執行也非常完整,作為一個幾乎沒賣出去過公益idea又關注海洋環境的創意,希望這樣的項目多來點?!?/p>
——from贊意 創意合伙人 盧天天
“冒犯 而不失禮貌”
——from贊意 創意合伙人 季澤宇
1. 賣創意就是賣新聞標題——不要給客戶一個腳本,給他一個爆點
2. “你會如何討論我,帶著笑或是很沉默”——能被討論,甚至被爭論的idea,才是有價值的
3. 人窮智不窮——想法依舊是第一生產力,預算不是
——from贊意 創意合伙人 沈旦揚
好的創意,代表了一種價值觀。
從“為魚生減塑”的主題,到“不可拒收的海洋包裹”的反差創意,菜鳥以“小丑魚布魯”為第一視角,敘述人類日常使用的物件,如何成為海洋生物的夢魘,并通過轉寄包括形成社交貨幣,并在線上通過“菜鳥海洋”互動,形成進一步的圈層共識和品牌社群。
——from自媒體 營銷之美
“公益營銷的效果往往受到業內懷疑,一方面是“營銷類的公益”往往治標不治本,無法形成社會機制,從而導致公益營銷以賣眼淚居多;另一方面在于公益營銷對企業業務到底能否貼合,品牌的社會責任行動如果無法與業務結合,公益營銷往往就只能是企業的好心施舍,沒有持續性。
本次菜鳥公益營銷的第一個亮點在于,找到了更容易有傳播滲透性的人群——高校學生,事實上,高校學生由于沒有較大社會壓力,對公益相關的話題更有認同感,并且高校學生群體相對同質化、有分享欲,也能夠更加容易的形成病毒式傳播。即使是從對社會的意義來說,公益理念對高校學生的影響也更加持久。
第二個亮點是,菜鳥可以在公益營銷的同時完成業務訴求。創意上采用了快遞包的表現手法,形成用戶認知,從市場競爭上來看,菜鳥也借此對高校人群進行了業務滲透。當然,菜鳥的業務訴求可能也是本次campaign最初的出發點。
傳播和創意上頗有特色,線下活動顯然不能局限于線下傳播,其重點依舊在于如何實現線上的話題破圈,通過“錯拿快遞”事件,實現了微博同城熱搜榜第一,算是用小創意撬動了大傳播。至于海報、KOL/明星的視頻、VLOG開箱那些算是常規操作,整體比較工整,不乏一些創意層面的閃光點,團隊的執行力應該是很不錯。
我個人比較有疑慮的點在于,這個campaign的執行期近3個月,盡管在傳播節奏上分為“魚的視角”、“人的視角”、“人類對海洋的表達”層層遞進,但在現在這個熱點生命周期極為短暫的碎片化傳播環境中,各個階段能否順滑銜接串在一起形成合力,能否承接上個階段的流量不斷發酵話題,而不是讓用戶看上去像好幾個單獨事件,可能是一個難點。
——from自媒體 傳播體操
感謝大家關注,如果你對上述案例有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留下你的評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