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就讓光芒折射淚濕的瞳孔!
5月3日。
偶然間看到前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 發微博說:
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華為手機了!
突然就有點傷感。
我雖然沒用過華為手機,對華為這個品牌也是“七分好感,三分抵觸”,好感是因為它宏觀上的精氣神,抵觸則是因為它所推行的部分企業文化。
但試想一下:
如果特斯拉和蘋果和華為易地而處,它們還能全身而退嗎?
傷感之余。
底下的評論卻是讓我如鯁在喉。
揭華為的短也就罷了。
為華為說話還會被扣上“精神股東”的帽子。
此情此景。
多么像黎耀輝和何寶榮的對話:
我都快病死了,起床給你做飯之余,你還說這飯不好吃?
①
昨天
華為以一敵國?
▽
“希望明年還能夠繼續發財報。”
2019年的年度報告發布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略帶幽默地說道。
2021年3月31日。
華為在深圳總部發布2020年的全年業績情況:
華為2020年銷售收入89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凈利潤6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經營活動現金流為352億元,下降61.5%。
中&美貿易戰開始與2018年。
7月份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布。
對來自于中國的一部分商品要收取增加25%的額外關稅。
作為全球企業研發50強中唯一的中國企業,華為自然貿易戰的“最大”目標。
這個時間點也剛好是華為營業利潤率下降的開始。
2019年。
余承東還曾夸口:華為手機有了擊敗蘋果、三星,成為全球第一的可能。
但是2020年。
華為竟被逼的把“活下去”作為首要目標。
好在。
華為終于扛過了“最艱難的2020”并活了下來。
但是經歷過漂亮國的4輪制裁,華為也是元氣大傷,不得不出賣榮耀“斷臂求生”。
在華為一季度同比減少306億,蘋果中國市場一季度營收1148億的大背景下。
余承東唏噓之余在其朋友圈轉發一篇題為《跌倒華為,吃飽蘋果》的文章。
并附文:
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美國對華為進行了四輪制裁,一輪比一輪狠毒,把華為消費者業務逼到極端困難,無法發貨,高端產品主要都讓給了蘋果公司。
圖源:網易
國際市場華為手機直接跌倒了4%,跌出了全球手機銷量前五。
國內市場華為手機也跌到了16%,跌至國內手機銷量第三。
在歐洲市場,小米已經完全取代了華為的生態位;在國內,iphone的銷量增加49%。
中低端被OPPO、vivo和小米瓜分,小米甚至有可能反超華為。
高端被蘋果奪回,OV和小米又沒有和蘋果競爭,國內高端手機市場可謂是全面失守。
當然。
華為手機“大潰敗”只是表象,核心問題是國內企業都必須面對的“缺芯”之痛。
2020年9月15日,華為芯片正式斷供。
雖然華為在2020年就已經開始大規模囤積芯片,但由于出貨量大,華為手機部分貨源甚至直接缺貨。
至于華為自家的麒麟芯片。
只能救急,但卻救不了火。
為此。
華為無奈上架了一些達不到麒麟9000標準的麒麟9000E芯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殘次品”。
芯片斷供。
手機難產。
華為太難了!
②
今天
華為殺出重圍?
▽
大部分人對于華為的認知,可能都停留在華為的手機業務上。
畢竟。
這才是我們觸手可及的東西。
雖然華為手機2004年就上市了,但直到2013年才在榮耀上找到感覺。
自此華為手機一飛沖天。
2015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突破一億部,市場份額位居全球前三。
2017年,華為&榮耀牢牢占據國產手機出貨量第一的位置,而這其中榮耀占比超過60%。
但在手機因為不可抗力走下神壇之后。
華為開始轉向“1+8+N”業務格局中的“8”(平板、PC、穿戴、HD、AI 音箱、耳機、VR、車機)和“N”(泛 IoT)。
華為造車就是其中一環。
事實上。
關于華為不造車的說法由來已久。
任正非甚至在去年11月在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一篇簽發決議:
華為不造車,誰以后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就調離崗位。
但其實。
華為在2019年5月就組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在特斯拉深陷“剎車失靈”漩渦的時候。
華為一聲不響就拿出了極狐阿爾法S和賽力斯SF5,瞄準“第一車企”特斯拉瘋狂輸出。
如果說極狐阿爾法S企圖用“充電10分鐘續航197公里”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碾壓”特斯拉,以其25.19-42.99萬元的價格抄了特斯拉的后路。
那么賽力斯華為智選 SF5售價21.68萬起就是在將特斯拉的“軍”。
華為實現了它“不造車”的諾言。
但在手機業務崩壞的前提下,決定入局“汽車部件及自動駕駛”,帶頭“重塑”新能源汽車供應鏈。
這是無奈之舉,也是大勢所趨。
與此同時。
華為的移動支付牌照也安排上了,5G專利收費也在路上。
但這兩者的前景都不太樂觀。
移動支付就必須面對支付寶、騰訊以及銀聯系三大巨頭。
更讓人惡心的是:
美國打壓華為之余,發動五眼聯盟排斥華為5G也就罷了,還不惜動用國家力量到處散布華為5g存在安全隱患的謠言。
從2020年中旬開始。
華為的5G就被多家運營商排除在外,甚至已經生效的合約都被被迫終止。
最近。
意大利電信公司正在計劃取消華為的5g建設合約,將來或許會將華為排除在意大利5g網絡建設之外。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2019年8月。
華為向全球發布其全新的基于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OS,并于次日發布鴻蒙首款落地產品榮耀智慧屏。
2021年3月31日。
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表示:
目前HarmonyOS已吸引到超過20家硬件廠商、280家應用廠商共同參與生態建設。下一步,計劃在手機上推出鴻蒙操作系統。
4月份。
華為旗艦手機已經可以陸續升級鴻蒙OS 2.0。
華為軟件部總裁王成錄最近在在一段演講視頻中表示:
華為鴻蒙OS 2.0將于6月底全量到來。
華為HarmonyOS官微已經上線。
但操作系統不是一日煉成的?
華為HarmonyOS作為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繼中國移動OMS、聯通沃Phone、阿里巴巴YunOS之后的第4次出征,還必須跨過微軟Windows、三星Tizen、黑莓Blackberry、諾基亞Symbian等手機操作系統的尸體。
前路崎嶇!
③
明天
華為浴火重生?
▽
手機被芯片鎖死。
造車又要面對特斯拉、BAT、小米、大疆、360甚至是OPPO和創維等一系列對手。
雖然在移動支付和5G專利上有利可圖,但又都面對一大堆問題急需解決。
鴻蒙這邊頂著iOS和Android的壓力也就罷了,還要承受國內用戶鋪天蓋地的質疑,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啊。
很顯然。
相比于鴻蒙實際上手,用戶更關心它是自助系統,還是套殼安卓。
網友會有這樣的想法。
其實很正常。
畢竟。
國內那幾家站在風口浪尖互聯網的企業,幾乎每一家都有著“抄襲”的影子,網友“杯弓蛇影”自然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這都1202,我們去看國外品牌的時候,依舊會有一層“粉絲濾鏡”,哪怕它們三番四次辱華,甚至企圖分裂國家?
更奇怪的是:
同樣是那一群人,骨子里卻有著“嚴于律己,寬于律人”的劣根。
當然。
這里的己不是自己,而是國內企業,人則是國外品牌。
我們總是習慣于用放大鏡“吹毛求疵”。
我不否認:
因為“狼性文化”“35裁員”“P月門”“姚安娜”……
直到現在我都很抵觸華為。
但當整個行業都是這樣。
我們也沒必要抓著華為不放,用“愛國賊”和“精神股東”埋汰花粉。
這一代的消費者真的很讓人失望。
當然。
我也對自己挺失望的。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
嗶哩嗶哩聯合學習強國、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環球時報、澎湃新聞、新京報、觀察者網共同發布后浪2.0版《我不想做這樣的人》。
“我不想搞對立”
“我不想渾身帶刺”
“我不想遺忘歷史”
“我不想做一個不愛國的人”
……
這一代的年輕人不想成為的不就是“我們”么?
什么時候當消(我)費(們)者真正站起來了,中國品牌才能真正昂首挺胸走向全世界。
印度感染人數或超5億,世界在下沉!
地球人“配不上”特斯拉!
就算五一機票盲盒扎堆,也開不出“快樂星球”?
點個在看
鶴唳華亭↘↘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