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廣告花樣大盤點:帶你回顧不可錯過的新年創意
「CD沒教的事」是一檔語音節目
目的是榨干Dalson近20年的廣告心聲
用創意人的眼光看待廣告圈的大小事
也許不一定每個都對
但Dalson會竭盡所能地幫你解答
提供另一個思考的角度
(音頻可在 蘋果Podcast/網易云音樂/荔枝FM/喜馬拉雅/蜻蜓FM/優酷 訂閱收聽)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窩在舒適的家里,聽著電視里無限循環的春節晚會傳來:“在這天地更新萬物復蘇的美好時刻,我們和您一起迎接又一個春天的到來”,本應是舉國上下,闔家團圓,其樂融融的時刻,卻有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打響:各品牌的春節廣告各出奇兵,都企圖借著春節的勢,猛烈地席卷一波消費者。
電視、手機、線下商鋪、產品包裝、年貨禮盒、借勢海報、新春宣傳片……紅彤彤的春節廣告鋪天蓋地的襲來。到底什么樣的春節廣告會真正被消費者買單呢?先來看看春節廣告的幾大類別。
春節廣告的幾大類型
視覺表現類
過年,本身就有強烈的視覺符號,例如紅色、春聯、毛筆字、燈籠、鞭炮、剪紙、福字、門神、福娃……各種各樣的元素來增加喜慶的氛圍。
▲ OPPO在2017年的新春廣告——《小人國的奇幻之旅》
▲ 可口可樂
內容類
提到過年,就離不開團圓。再遠,在外奔波了一年的人們都要回家,為了引起消費者的共鳴,以“回家”“團圓”為題材的走心故事性廣告也就因運而生了。
不能不提的自然是百事可樂了。從2012年開始,圍繞著“家”和“樂”兩個關鍵字,推出了《把樂帶回家》系列微電影,到如今已是第七個年頭了。從最初的群星匯路線,到情懷路線,當年的“美猴王”、家有兒女,無不是情懷滿滿。而今年的這部《把樂帶回家之霹靂爸媽》,史上最長時間,21分鐘多,故事也更完整。可能有人也發現了其中隱藏的情懷殺手锏——邁克爾·杰克遜。早在1984年的時候,他就曾跳著霹靂舞出演過百事可樂的廣告片,堪稱經典。鄧超在片中的一段模仿更是勾起了人們對MJ天王的懷念。
另外今年還有幾個廣告,不僅從影片的內容上,更是通過其它的關注點引起了熱烈的話題討論。
歐派——想入戲,靠演技
iPhoneX——電影技巧加外掛
央視每年必出的公益廣告,也是春節的一大特色,更多的是以小見大,讓人們感受文化的傳承和血脈親情。
吐槽類
還記得前年的《春節自救指南》嗎?
今年脈動的新年包裝的主打就是兩個字“扎心”,配合一首《差不多先生》,和奇葩的網絡流行語,拳拳到肉的打到年輕人心里。
“差不多工資過萬了吧”
“趁早生娃今年差不多了”
“找個差不多的趕緊嫁”
“你胖的差不多認不出來”
親情線
新年時期,婆媳關系尤其緊張,如何處理好婆媳關系一直是很多人的痛點,品牌由此切入,并以搞笑的方式讓人們對品牌的好感度大增。
▲ viva紙巾
互聯網廣告
科技,讓各大品牌在春節時期,大過科技癮,尤其是互聯網公司,無論是互動好玩的拜年H5,還是召集全家人觸動的集五福,商家為了博出位,也是使勁渾身解數讓我們的年過得更多彩有趣些。
國外“過年”“春晚”廣告
圣誕節廣告
跟春節一樣,圣誕節也是人們會團聚,大量購物的時間,因此商家們自然是卯足了勁打廣告了。
瑞士百貨Manor圣誕奇幻廣告
“美國春晚”超級碗
去年,超級碗平均收視率達到了1.113億,占到了美國人口近三分之一。由于自帶收視率,超級碗對商家的吸引力便可想而知。你們的大凡凡也去了NFL現場表演,看起來是要拉動14億的消費了啊~
春節廣告的誕生
中國人過新年有很多的習俗,一定要回家團圓,買年貨,煥然一新,這也自然造成了春節期間大量的消費需求。因此商家們當然不能錯過春節這個節點,趁機洗刷一筆。
回家的感性訴求。在這個大氛圍下,品牌方也不只是單純的銷售產品那么簡單了,他們抓住用戶心理痛點,讓用戶覺得他們是一個有感情的品牌,懂他/她,從而提升用戶對他們的好感度。
春節期間,是一年中少有的機會,能讓這么多人一次好好的看廣告。大家團坐在一起看電視,廣告的曝光量比較平常而言是倍的增長。
新趨勢和新思路
新價值觀
獨樹一幟地不談“回家”,而是拉著爸媽一起“走出去”。不但解決了放假自己想出去旅行又想陪父母的矛盾,又讓父母能夠在體驗新事物的同時見證自己孩子的成長。
▲ Airbnb 今年,過我的新年
新技術
科技在改變我們的世界,也讓很多過去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連線聚餐的概念早些年就已經提出,卻看上去真正解決的春節不能團聚的問題。品牌商們花盡心思在營銷上下功夫的同時,也應該從消費者本身的需求出發,改進產品,真正做到為他們解決問題。
▲ 海底撈國外餐廳連線內地餐廳
總結
“春節”作為中國最大的文化IP,常年來吸引著廣大的品牌商來蹭一杯羹。消費者也越來越感受到“春節套路”。品牌商也好,廣告人也好,不僅僅創意上有更大的挑戰,不落俗套的洞察、最新科技的運用、新的正能量價值觀都可能成為春節期間與消費者最好的連接點。
FUNER(FUNER2016)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