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地圖竟然找了7位當代藝術家把大數據畫出來了?!
年終大數據的包裝輸出,一直是困擾各大品牌主的難題。經過一些品牌的成功嘗試,「文字直白解讀用戶個人數據」成為了品牌主們慣用的模式。但逐漸同質化的創意泛濫,不免會讓用戶產生審美疲勞。
那么在這場「大數據營銷」的考試中,如何才能做到精準傳達信息的同時,還讓作為主考官的用戶們眼前一亮呢?百度地圖給出了一張不一樣的答卷—— 用藝術表現大數據。
百度地圖將城市的大數據交給7位當代藝術家,通過藝術的視角解讀城市大數據,根據每座城市的獨特氣質,為七座城市量身定做出專屬的數據畫作——「城市表情」。
把大數據「畫」出來
大數據是科技的產物,是理性的、邏輯的,在大眾印象中略顯嚴肅,相比而言,藝術是感性的、打動人心的,“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藝術作品在大眾的感性解讀下,也會折射出更多種情緒。
百度地圖的城市大數據中,顯示出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地圖特色,而這些特色也成為了「城市的關鍵詞」,可這還只是大數據推算出的「理性結果」,經過 Tango、班曉雪、曹雨西、田曉磊、朱濱、健崔、張依楠7位藝術家的「感性處理」,結合他們各自在當代藝術領域的表現方式,把大數據「畫」出來之后,我們也感受到了充滿情緒的「城市表情」。
【北京-田曉磊】
藝術家風格:「動畫藝術」——田曉磊的創作載體是數字媒體技術,熱衷于去創造未來世界的標本,雜糅所有常規元素,創造新的藝術體驗。
城市畫作靈感:「文化與交通」——北京是全國擁有最多博物館、最多圖書館、最多美術館的城市。
【上海-班曉雪】
藝術家風格:「時尚藝術」——班曉雪作為一名時尚設計師,創作風格前衛且自由。
城市畫作靈感:「時尚與多元」——上海是全國擁有最多咖啡館、最多甜品咖啡店、最多異國風情餐廳的城市。
【廣州-Tango】
藝術家風格:「漫畫藝術」——Tango腦洞清奇,作品輕松、溫暖、無厘頭,讓人可以發現生活中不起眼的美好和歡樂。
城市畫作靈感:「美食與地標」——廣州是一個甜品蛋糕店位居全國第二、外國餐廳總數位居全國第三的城市。
【深圳-朱濱】
藝術家風格:「設計藝術」——朱濱習慣用多樣的色彩概念性的傳遞創意。
城市畫作靈感:「創新與夢想」——深圳是全國擁有最多便利店、公園增長數量位于全國第二的城市。
【杭州-曹雨西】
藝術家風格:「數字藝術」——曹雨西的作品是橫跨感官的新媒體表演,將數據可視化作為現成品的當代藝術,燈光或投影形式的公共藝術以及任何以數字媒介產或流通的跨界形式。
城市畫作靈感:「美女與劇院」——杭州是一個劇院增長率全國第一、展覽館總量位居全國第三的城市。
【重慶-張依楠】
藝術家風格:「電子藝術」——張依楠常用互聯網的繪畫風格,堅信藝術的靈感來源于生活。
城市畫作靈感:「火鍋與山城」——重慶是一個全國擁有最多中餐廳、新增茶座數量全國第一的城市。
【成都-健崔】
藝術家風格:「音樂藝術」——健崔的藝術實踐跨越不同領域,包括繪畫、裝置、攝影、音樂、寫作及生活方式,每個領域的感悟都相互影響,迸發新的靈感。
城市畫作靈感:「茶與閑適」——成都是一個全國擁有最多茶館、中餐廳總數第三、酒吧總數第二的城市。
(以上藝術家創作靈感均來自百度地圖城市大數據)
大數據并不冰冷,它本身就是情感點的集合
在百度地圖的這次“科技與藝術的”跨界合作中,不論是城市中的生活者還是短暫的停留者,都可以像在畫廊看一副藝術作品一樣,去讀一座城市。北京這張「網」網住了什么?杭州的每一個元素好像真的都帶點戲劇的味道?看到深圳像一只飛翔的鳥為什么會有點感動?……雖然是「城市表情」,卻更像是「城市人的表情」,讀出來的每一種感觸都是人對這個城市的印象
其實大數據并不冰冷,城市大數據與城市里的人群息息相關,它本來就是情感的集合點,是城市中每個人生活集中量化的結果。
歸根結底,大數據的本源還是“人”,而人又是集理性與感性于一身,百度地圖也正是洞察到這點,通過藝術家們感性化的再創作,賦予大數據以靈魂與用戶精神交流,讓用戶在感知過程聯想到自我形象,產生認同感,讀出來屬于他們的「城市表情」。
這次大數據與藝術的碰撞,做到的不僅僅是將數據可視化,更是將數據藝術化,將數據感性化,用蓬勃而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創作行為攪皺大數據的一池春水,用飽含熱情與深愛的城市歸屬感觸動人們心中的屬于“我的城市”的柔軟角落。
回到品牌主輸出大數據的初衷,每個品牌主都希望借助「對用戶個人數據情感解讀」與用戶來一場神交,而形式上的創新則作為溝通的媒介成為至關重要的一步。百度地圖用藝術作品來做媒介,無疑讓用戶與大數據有了一場“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浪漫對話。
掃描二維碼,查看各大“城市表情”
(數英網 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