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過、紅過、彩虹過......才是圣誕真正的顏色
數英用戶原創文章,轉載請遵守底部規范
圣誕節每年都過,可是圣誕老人到底是什么顏色的,你真的知道嗎?
大部分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這滿大街都是紅色,還用問?不問不知道,一問,答案可絕對想不到。
原來,圣誕老人最開始竟然是綠色的!
在早期文獻中,圣誕老人是被設想為高高瘦瘦,尖尖耳朵的綠精靈形象。那圣誕老人為什么現在是紅色的呢?
這都是因為可口可樂插了一腿。1831年,可口可樂公司希望借用圣誕老人的形象來給自家產品注入歡樂喜慶的概念。于是創造出了第一個紅白配色的圣誕老人。到如今,圣誕節已經更加不再拘泥于傳統印象,越來越多新奇招式被融入其中,再談起圣誕節的配色時,CM菌也忍不住想獻獻招了!
歡迎大家來到圣誕節專屬配色時間!
請看指南——
一、原諒色
圣誕節的綠色,有一半以上來自冬青,作為一種傳統的圣誕裝飾植物,它在西方由來已久。西方人相信,歐洲冬青能夠在“死亡之冬”存活下來,它因此擁有著非凡的能力,可以使人們遠離死亡之神。
除了是可以與死亡對抗的幸運之神,綠色,還總跟“原諒”二字脫不了關系。下面這個小故事,將這兩種“綠色”都融入到了圣誕節之中。
《回家》
?圣誕節本是一個歡聚團圓的好日子,可當你年邁體衰,一人獨居,“歡聚團圓”成了別人家的事情,該拿什么拯救我們的圣誕節?
在這一則德國圣誕公益廣告中,一位孤獨的老人想了個奇招,他用自己的“死亡通知”,達成了聚集家人的圣誕心愿。當一家人黑衣素裝回到家中,情節大反轉,老人戰戰巍巍地走出來,說出“我還有什么別的方法,能讓你們一起回來呢”,不禁讓人淚目。一次無奈之下的假死亡,其中也包含了老人與兒女之間在這一刻互相交換的原諒。
二、對比色
在平日里,總有人吐槽作為對比色的紅色和綠色搭在一起太丑太俗氣,但到了圣誕節,可是缺它不可。似乎從一開始就說好了,紅綠這對對比色是屬于圣誕節的,沉穩又喜氣,還帶著節日的氣息。
除了紅和綠,圣誕節“對比色”還能這么玩:
麥肯雅典:圣誕故事
古舊的色調與質感,拍攝的是中非大草原的場景,還有濃厚的云朵和干枯的河流——作為一支圣誕廣告,開篇就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古怪。
一個穿著全套圣誕裝束的老人,從樹下走過,從丘壑中走過,從天光云影間走過。他不熱嗎?他走進了一座小小的村落。像百貨公司中的那些圣誕老人一樣,輕輕握住了孩子們的手,把孩子們抱在膝上,問他們的圣誕愿望。這個畫面,違和嗎?孩子們的要求里,沒有電玩,沒有手機,沒有球鞋。他們想要水,想要吃飯,想讀書。然而,圣誕老人卻聽不懂他們的語言。
這個冬季,許多城市已經飄下雪花。選擇這樣一個主題、這樣一個場景的廣告,的確是略顯吊詭,但背后的故事形成的反差,能夠提醒人們關注這些非洲兒童,聆聽他們的聲音。除了畫面對比法,這招紅十字會的聲畫對比法,更是將圣誕節的氛圍拉上了一個新的層次。
2017戛納金獎 紅十字會圣誕節短片
敘利亞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七年,無盡的悲劇性新聞報道讓人們感到麻木和冷漠。在圣誕節前夕,阿勒頗(敘利亞西北部城市)的沖突升級。大多數非政府組織正在撤離該地區,除了紅十字會。但這仍需要新的資金,并且非常緊急。
大家都知道迪恩·馬丁(Dean Martin) 的歌曲 "Let It Snow! Let It Snow! Let It Snow!" 是有史以來最歡快的圣誕歌之一。人們將其與幸福美好的時光和飄雪聯想在一起,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和家人一起慶祝圣誕節。如果說阿勒頗人有一件事是在 12 月 24 日沒有做的,那就是和親人一起慶祝圣誕節,然后吃一口炸火雞。在一首非常快樂的圣誕歌曲 BGM 中,向人們展示可怕的新聞片段,紅十字會開始了一場無縫對話,試圖讓大家看到這些殘酷的戰爭時刻。
短片被比利時所有主流媒體爭相報道,超過 100 萬次的社媒傳播,比利時紅十字會網站上的訪問量也增加了 230%,捐款增加了 270%。這幾個數據的對比,成了圣誕節里最振奮人心的禮物。
三、彩虹色
彩虹色,奇幻,自由,一切的可能蘊藏其中。這個圣誕節,除了傳統和經典,我們還需要來點別的。
午夜時分,所有商品都復活了,大家都在盡情享受一個 happy night,貨架左側是代表女性主義的粉紅系列芭比少女玩偶,右側則是代表男性主義的藍色炫酷系列汽車和戰士。可偏偏有一個漂亮的粉色芭比公主不想被華麗的馬車所束縛,不愿呆在自己的領域,右側的世界對她充滿誘惑。像所有童話一樣,故事都是從公主跑出自己的城堡追尋自由開始的。然后芭比就一路開掛,在商城帥氣飆車,一下子玩的太盡興到了天亮,商城即將開門,所以商品玩具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芭比又拼命往回開車,最后被迫停在道路上。
一個愛車的弟弟堅持把芭比和奧迪車買走,因為他認為他們是該在一起的,漂亮女孩也可以很酷也可以賽車。駕駛汽車,不應有性別之分。
這個圣誕節,讓我們改變游戲規則吧。
四、絕對紅
無論如何嘗試新搭配,紅色仍然是圣誕節當仁不讓的主角。而紅色所包含的寓意卻是在千變萬化,熱情,溫暖,喜悅,愛,生命......也在隱約暗示著暴力,血腥,恐懼......
“Put your present in the socks, somewhen it will be back to you.”來自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設計師Kiseung Lee,設計了一款造型類似圣誕襪的血袋,鼓勵人們在假期也不要忘記獻血。
Blood pack of santaclaus.讓你的血液填滿圣誕襪,溫暖與愛的傳遞是送給生命最好的禮物。
結語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圣誕節上附加的商業屬性在逐年增長的同時,公益傳播者也在逐漸從中挖掘出更多別的價值。
圣誕節不僅僅只有一種。在這樣一個節日里,歡聚團圓當然是主角,但若總有一群人,總愿意在處于熱鬧之中的同時,保持著清醒,理性地、溫情地看待著熱鬧之外的一切,這實在是一件幸事。
公益是一件大事,大到誰也不能說和它沒有關系,也是一件小事,小到除了在那個最危難的必要時分,它總是很難被大家掛記于心。
是誰定義了公益只能和危難、悲情相關聯,將它遠遠地放置于生活日常之外?這個圣誕節,讓我們一起改變游戲規則,從參與游戲開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