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今年最好的審美和最強的陣容,全用來給國寶當陪襯了
來源:一夜美學(微信號:yiyemeixue)
數英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原出處
從深諳套路賣人設的《演員的誕生》到正經談演員工匠精神的《表演者言》,最近發人深省的國產綜藝頻出,但央視爸爸的《國家寶藏》剛出了一集就鎮樓了!
播出第一集就創造了豆瓣9.3分的清流(今天刷的時候已經9.4分了),用戲謔和認真把古板的文物故事講得深入人心,甚至還被稱為“中國版博物館奇妙夜”。
海報上的“讓國寶活起來”是不是讓大家聯想到了什么?
(故宮擠眉弄眼.GIF)
沒錯,這個節目正是由賣萌高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牽頭,耗時兩年打造。
單院長,就是那位憑段子手和敬業屬性成了網紅的故宮看門人
劃重點,《國家寶藏》其實是一檔國家級選秀!
正值故宮建成600周年,單院長集合了全國重點9家重點博物館的館長組成了全明星天團。每位館長會在《國家寶藏》中派出3件文物,由觀眾票選出1件晉級最終的特展。
上海、南京、湖南、河南、陜西、湖北、浙江、遼寧博物館的9位大佬氣勢逼人,他們還在節目中擔任為國寶打Call的講解員。
雖說《國家寶藏》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無趣的老派紀錄片(也確實有這個紀錄片),但無論從舞美還是內容編排上都在向年輕人靠攏。
邀請了張國立、王凱、段奕宏、梁家輝等實力派演員擔任國寶守護人,現場表演小劇場。
隔壁《演員的誕生》里的流量小花們分分鐘表示無地自容。
特效和舞美也是罕見的良心,霸氣碾壓地方臺。
炫酷的未來主義特效和中國傳統元素放在一起意外地很搭。淺子衷心希望這份審美實力在春晚的時候也能發揮出來。
他們甚至引入了3D全息投影技術,給端坐明代圈椅上的館長講解員們加了更多大片范兒。
第一場角逐在東道主故宮博物館選送的三件國寶中展開,分別是“宋徽宗”李晨守護的《千里江山圖》、“乾隆”王凱守護的“瓷母”和“司馬光”梁家輝守護的“石鼓”。
雖然每件文物都有30多分鐘的科普,但節奏上收放自如,毫不讓人感到無聊,比如“紀曉嵐”親自講解漫畫版乾隆。
或者在嚴肅的小劇場里不時插入官方吐槽。
王凱守衛的乾隆瓷母瓶成功包攬了第一期節目的所有笑點,乾隆瓷母瓶,集齊歷代17種名釉即可召喚龍珠。
網友們對央視爸爸的賣萌很買賬,已經誕生了無數乾隆表情包,農家樂審美實在是委屈中帶著點感人。
即使一直被嘲笑,也能自信滿滿地懟回去。于是,最后大家都為乾隆的滿腔熱血和迷之自信倒戈了,因為它的內在愛上了它的外在……
《國家寶藏》官方微博還推出了一款乾隆限量款海報。
最驚艷獎當然要頒給 “北宋版航拍中國”《千里江山圖》,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時曾代表中國登場。在前段時間剛剛落幕的故宮特展上,觀眾們為了一睹這千年不褪色的明媚,甘愿為它排隊到晚上11點。
《千里江山圖》全長11米,比《清明上河圖》還長
注意這次節目的舞美細節!江水流動特效簡直美哭(請仔細看左下角小船)。
接下來的這場國寶選秀中還將有哪些重量級選手登場,我們先劇透幾個實力派的——
1號選手:< 鬼斧神工的江南小景 >
上海博物館-《緙絲蓮塘乳鴨圖》(宋)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審美巔峰這一點是公認的,
這幅圖同樣保持著寧靜溫柔的色彩。
碧水蓮塘的江南小景,
花草和水波絲縷分明,
白鷺和雙鴨的神情栩栩如生,
重點是它們是朱克柔用近10種緙絲工藝繡出來的!
這需要極高的審美和技藝。
2號選手:< 失落的文明殘片 >
南京博物院-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明)
建于明朝永樂年間的大報恩寺曾有過金碧輝煌的建筑群,
據說施工時征調工役10多萬人、歷時19年,
以皇宮標準營造,
當時來南京的歐洲人把它媲美羅馬斗獸場,
是中古世界的七大奇觀之一,
然而在太平天國戰爭中毀于戰火,
今天我們只能憑這段修復的拱門調動想象力。
3號選手:< 分分鐘拍成鬼吹燈電影 >
湖南省博物館-辛追墓T形帛畫(西漢)
從馬王堆一號漢墓中發掘出的帛畫,
它是大名鼎鼎的的不腐女尸——辛追的陪葬品,
2000年后依然保持著鮮艷的色彩,
上中下分別表現天上、人間與地下的場景,
細節豐富,寄托著古人對生死的哲思,
是一片我們尚未踏足的的神秘之境,
它的故事分分鐘可以改編成電影。
4號選手:< 圖片驗證碼的祖師爺 >
陜西歷史博物館-杜虎符(戰國)
杜虎符長得有些萌萌噠,
但戰國人會為了它分分鐘上演《權力的游戲》。
它是現存最古老的調兵憑證,
分左右兩半,右半邊留在朝廷,
左半邊則由地方官吏或統兵將帥保管。
當命令下達后,
要用兩半能否拼合起來驗證真假,
可以說是一種機智的古代驗證。
5號選手:< 文本轉jpg的經典之作 >
遼寧省博物館 – 宋人摹《洛神賦圖》卷
(局部)
顧愷之根據三國時期曹植的《洛神賦》創作的故事畫,
原本已失傳,現僅存宋人摹本。
描繪曹植在洛水邊與洛水女神相逢的瞬間,
曹植步履趨前,
洛神飄飄而來,
而又時隱時現,
回首張望,
依依不舍,
一種無奈離析之情顯現畫面。
6號選手:< 微縮版盛唐氣象 >
陜西歷史博物館-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唐)
外層鏈鉤和內層香盂巧妙鏈接,
兩個半圓構成的球壁子母口扣合,
鏤空葡萄花鳥紋華貴精致,
很“唐朝”,很氣派,
堪稱古代工藝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
7號選手:< 酒酣聽樹的任性“琴神” >
浙江省博物館-彩鳳鳴岐七弦琴(唐)
它的制造者是唐代著名的“琴神” 雷威,
他的匠人經歷聽起來很隨性。
傳說他常在北風呼呼的漫雪天,
先把自己灌一通,
酒酣時跑到深山老林。
狂風震樹,
聽樹發聲而選良材。
8號選手:< 全世界最豪華的花轎 >
浙江省博物館-鎮海萬工轎(民國)
一頂讓乾隆皇帝都忍不住顫抖的花轎,
它是10個匠人花了10年才做完的!
這種土豪的視覺效果
來自寧波的傳統工藝朱金漆木雕,
要經過修磨、刮填、彩繪和貼金等多道工序。
用全世界最豪華的轎子嫁女兒,
換誰都會倍兒有面子吧。
不過對于《國家寶藏》這檔文化綜藝,最近也冒出了不少質疑。是否把文化速食化、快餐化?我們看了一下B站同名央視紀錄片的點擊量 ,再比較一下這次綜藝的點擊量。
傳統文化不該只是少數精英的陽春白雪,教科書中的只言片語和照片并不能拉進它和大眾生活的距離,嚴謹的紀錄片和冗長的解說并不能喚起大多數人的興趣,但央視卻做到了。
該接地氣的時候一本正經地搞笑,該燃的時候輕輕松松地讓人付出一身雞皮疙瘩。
守護人的概念看的人心潮澎湃
網友們說:本來想摸王凱的,結果卻摸到了歷史的脈搏。
接下來也許會有更多的人會去點開左邊那個正經的紀錄片視頻。
這檔節目的定位是“讓國寶和年輕人對話”。因此煞費苦心地調用了舞美、漫畫、吐槽、明星等各種手段。但這些也只是拋磚引玉,真正的寓教于樂從來不會轉移重心。(這一點浙江衛視的《漂亮的房子》是一個很好的反例)
用李晨的宋徽宗引出國畫原料制作手藝的傳承命題
膨脹的自豪感讓無數人在B站的超清版上線后開啟了二刷。用張國立的話來說:
我們是個年輕的節目,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說到國寶,正好淺子十一的時候去了趟日本京都,碰上了京都國立博物館紀念120周年的「國寶」展,也是匯集了日本全國各地博物館選送的精品。一進場館就很震驚,因為有很多日本老爺爺老奶奶拿著望遠鏡在看,每一個文物都秩序井然地排隊細看解說。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尤其擅長傳承和創新的,傳統生活中的“侘寂”、“物哀”更孕育了深入骨髓的民族審美。一手創造了MUJI的原研哉可以說是日本當代設計大牛中深諳傳統之道的了,之前看到一個采訪,有人請他為中國設計提建議,他說:
「最近看到的很多平面設計比賽中,中國設計師的水準正急速提升,眼看就快要超過日本設計師了,但不僅要關注流行,也要充分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從而創造出對全世界有影響力的設計。中國有四五千年的厚重歷史,如果向深處挖掘,會有巨大的資源。」
《國家寶藏》中瀕臨失傳的制墨手藝
前段時間為東京的織物專家田中Parva的講座當了次翻譯。他前一天剛剛逛了杭州的絲綢博物館,說走遍了世界各地都沒找到的用天然染料染出綠色的方法,在絲綢博物館里找到了,就記載在《詩經》的《小雅·采綠》里。和他同行的日本朋友則對浙江博物館的瓷器瘋狂稱贊,眼睛都亮了的那種。
講座上田中先生說:「我認為絲綢博物館放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這次真的在中國的博物館里找到了很多寶貝,但是這些資源要怎么發掘出來,不是我們的責任,而是你們的了。」
再度喚醒文化的價值正是我們現在最稀缺的,有時候覺得再來一打乾隆爺也不賴。
枕邊的美學志:一夜美學(微信號:yiyemeixu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