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2夜營銷研討后,我想跟你分享的一個組合策略
剛下山參加了一個3天2夜的營銷課程,本想著打打醬油,看看美女,沒想到此行還挺有收獲。
主講老師對一些營銷策略的演繹挺到位,更重要的是參與其中,體會到他們流程設計的精妙,以及銷講的巨大威力。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打算將這次所學的策略和盤托出,并進行進一步的演繹和解讀,讓這些策略的精華不僅適用于線下傳統企業,還適用于社交電商。
[文:陳信誠]
今天要分享的是這家公司的流程設計,也就是我上篇文章《逼人買到剁手指的套路與反套路》所講的核心內容。
分析一下我被成交的過程。
1.我在一個招聘網發布了自己的簡歷,不是找工作,而是勾搭老板。這家公司的人事要了我微信,并推薦我關注他們的公眾號。【本來是想成交別人,卻是被成交的開始。】
2.服務號,每天推送一條消息,2天我就取關了。【這個環節的設計可能有問題。】
3.偶然看到他們人事發的一個鏈接,覺得那段宣傳視頻的文案腳本很給力,交了1塊錢買了某個視頻(登記了電話號碼),然后就沒有再管。【關鍵信息被抓取,這一步很重要。】
4.接到他們營銷專員的電話,邀請聽課,499元白菜價,我正好想學學現場講課,就算學不到東西還能勾搭幾個老板,怎么算都不會虧。成交主張不錯,加上“人情”的緣故,很容易達成成交。【電話營銷仍然是十分有效的,當然前提是有上一個步驟,而不是隨便買一堆號碼就打。】
5.現場課程設計也巧妙,從客戶痛點開始,通過案例解讀,總結營銷模型。(學營銷的基本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學案例的時候,心潮澎湃,夜不能寐,可很多人最后發現落不了地。)有干貨+造場+客戶見證+成交技巧,現場賣貨。【不露幾手展示點實力,信任就難以建立。】
6.超低現場課,課程現場成交團隊打造輔導(2.98萬),項目咨詢(9.8萬+10%),合作人19.8萬。講一段賣一次,講一段賣一次,很難評價效果。個人覺得,在現場人數不多的情況下,先給足干貨,在情緒最高點的時候賣一次,主張足夠誘惑,在最后再賣一次即可。【前端讓利,后端賺錢,現場成交。】
大致流程就是這個樣子。
課程現場分組競爭,其中一個得分的項是“人品助力”,也就是介紹人關注他們的公眾號,有人能搞到四五百人關注,這算是形成了一個閉環。
營銷流程的設計太重要,客戶是一步一步走上成交之路的,不可能一步登天。讓客戶直接交18.8萬,比搶劫還難。但通過流程的引導,卻可以輕松做到。
同時我發現,他這個流程還有優化的空間。特別是“助力人品”轉介紹的環節,目前的操作有幾大問題:
①是否精準?——不精準,純粹為了“數量”。
②是否好轉化?——轉化難度大,流失嚴重。一是目標不精準,二是過程中有障礙,每天推送消息,2天就取關了。
③操作難易程度?——操作難度比較大,讓人有反感有顧慮。不做對不起小組榮譽,做了是欠人情,那就找些親戚朋友應付一下吧。不精準,量也很難起來。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可以用到我們社交電商領域很常用的方法,發揮轉介紹真正的威力,操作得當能提升10倍以上轉化率。
除了流程,就是現場銷講,威力巨大。
至少有兩個原因。
一、面對面,調動人的各大感覺器官,信息傳遞有效率高,信任很容易建立起來。現場課之前你可能覺得老師可能沒多大本事,徒有虛名的太多,現場一體驗,你發現這老師還很有水平。
二、群體無意識,群體之中無智者。當人處在一個群體中的時候,理性缺乏、推理能力低下,很容易被影響和引導。大家還記得2012年西安砸日系車的蔡洋吧,賠25萬判10年;花幾十萬買保健品的老人,子女不給買就裝病,聽說過吧?
營銷流程引導+現場成交,這是過去直銷慣用的伎倆,如今已被很多人采用,而且依然很有效。
看當下的微商更是如此,線上折騰爛了,跑到線下折騰。招商用發布會,美女、豪車、簽名墻、紅毯……賣貨也開始走到線下,運用銷講。
當然,方法沒有對錯,看你用來干什么。如何快速參透這套方法的奧妙?那就是親自體驗,天才的客戶才能成為天才的營銷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