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時代,個人與企業的新機遇
血緣關系網
[文:陳信誠]
中國的人際的關系主要是靠血緣關系來維系的,我們處理人際關系,也是按血緣關系來處理,非血緣關系就盡量變成泛血緣關系,結婚之前叫岳丈岳母叔叔阿姨,迷路了問路人也叫叔叔阿姨,隨處可見稱兄道弟,叫小姐姐,同宗,老鄉……
聊天開場白不是今天天氣如何,你吃了沒,而是——你哪里人啊?你爸貴姓啊?
我們的社會是個“關系社會”,關系多了路好走啊。但也有弊端,很多人過分依賴社會關系,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去游走于各種社交場合,構建自己的關系網,搞的身心俱疲。為了保護自己,很多人寧可選擇逃避。這種現象被叫做“社交疲勞”。
科技發展,加上社交疲勞,網絡社交開始崛起,人們紛紛走上網絡,展示自己、交朋友、說心事……不論國內國外,社交類平臺(微信、微博、陌陌、Facebook,Twitter等)一路高歌!
不論線上線下,不論做生意還是打發無聊,都離不開社交,都在“+社交”。淘寶在+社交,健身keep+社交,拼多多+社交。
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社交”時代。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企業與個人擁有哪些新的機遇呢?
一、“+社交”時代個人的機遇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層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后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只有一個叫尼克的窮小孩,到最后通過自己的奮斗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見,在過去的時代,突破階層的難度有多大。
現在不同了,很多人實現了人生逆襲,突破了階層限制。因為在這個時代,個人的“核心資源”與“競爭優勢”發生了變化。在過去,你可以通過關系上位,取得一份不錯的工作;現在,只要你足夠刻苦,掌握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創造比通過關系換來的“鐵飯碗”更好的工作,特別是利用網絡社交,你創造價值的能力,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具體來說,+社交對個人發展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通過網絡社交拓展收入來源。
以前主要是上班的收入,其余的收入渠道主要是兼職或者工作之余偷偷接私活,除了辛苦,收入增長空間很小,很多人還做不了。
+社交時代,人們通過微商可以獲得比工資高出很多的收入,哪怕在家帶孩子的寶媽,也可以通過網絡社交開辟收入途徑,收入超越自己老公的工資。
2. 低成本低風險進行創業嘗試。
傳統創業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而且失敗率很高。通過社交網絡創業,可以先少量交錢進入別人的公司或團隊,學習別人的經驗,然后再積累關鍵人脈,籌劃自己的事業。比如社交電商行業,很多人都是先成為別人的代理,然后開創了自己的品牌和公司。成本較低,再加上之前的經驗和積累,成功率會高很多。
3. 打造個人品牌。
在過去,因為受空間限制,受時間限制,受媒體資源的限制,我們很難打造個人品牌,更難通過個人品牌成就一番事業。
如今,社交網絡解放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并且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內容形式影響我們的目標人群,從而打造個人品牌,并能通過個人品牌開創自己的事業。比如,過去的說書人影響的人群很有限,收入也低,但在這個時代,同是說書的羅振宇成功的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并創建了一家目前估值70億的大公司。
4. 實現階層跨越。
正如前文所說,全面+社交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容易實現階層跨越,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為我們可以構建新的并具有競爭力的“核心資源”,我們更容易低成本影響更多的人,我們更容易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甚至創造一家偉大的公司。
我認識一個老板,以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寶媽,剛開始跟人做微商,后來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并以女兒的名字命名。
在最初的時候,只是為了多一份收入,減少家庭的負擔,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當公司越做越大,發展到擁有幾十萬人的銷售團隊,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此時的她,不再是為了家庭的責任,還承擔著社會責任,以及幾十萬追隨自己的事業伙伴的責任。
二、網絡社交時代企業的機遇
這幾年企業升級轉型的呼聲很高,但是轉型有風險,所以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轉型轉死,不轉型等死!”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企業到底是被什么力量淘汰?企業轉型要轉向什么方向?
近年來“供給側改革”是社會熱點,供給側改革說明說什么問題呢?消費者需求多樣性和個性化日益明顯,企業如果繼續閉門造車,不了解消費者,不開拓新的渠道,必然會陷入危機。企業轉型,除了落后產能的升級(需要較大投入),就是“+社交”,走近消費者,了解消費者,并開拓新的渠道,順應時代的發展和消費者購買習慣的變化。
企業的升級轉型,不是全盤否定自己原有的所有東西,而是量體裁衣,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就像經濟學所講的“保存量,促增量”,維持現有的盈利能力,并嘗試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通道。轉型不是看到別人開車跑得快就義無反顧砍掉自己的雙腳,沒有了雙腳還怎么開車?
社交網絡對企業發展或升級轉型的機遇體現在哪呢?
1. 新的渠道通路。
網絡本來就是一種渠道,不論是吸引合作還是銷售產品,都可以通過網絡實現,而且重要性越來越高,甚至變成了一種必要。
而對于這種渠道的開拓,成本可以很低,甚至沒有多少預算的小微企業也能做,而效果可能會出奇的好。比如,我一個朋友做線下燕窩批發,近年開始開拓線上渠道,網絡推廣引流到微信成交和維護,只用一個員工負責美工和客服,純利幾百萬。
很多新興企業,僅靠微信這個渠道,年利潤可以上千萬上億。
2. 新的客戶關系。
傳統企業,可能你很少跟消費者直接接觸,產品生產出來通過渠道消化,所以要辛苦的招商,辛苦的進行渠道維護,如果經銷商有更好的合作對象了,企業就會很被動。
通過社交網絡,一方面可以優化與經銷商的關系,因為網絡招商可以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優化與消費者的關系,與消費者直接聯系,甚至與消費者共同協作開發產品,能有效的提升客戶終身價值,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
3. 新的利潤來源。
傳統企業,利潤來源可能限于經銷商或地面店,成本比較高,市場滲透慢,難以突破競爭格局。開拓社交網絡,可以增加利潤來源,除了來自產品銷售的收入,還可以將自己的客戶群開放給合作機構,實現盈利。
4. 新的競爭優勢。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核心的優勢可能是完整的研發生產鏈條、強大的經銷商網絡。如果企業沒有這種核心資源,通過網絡社交渠道,仍然可以實現逆襲,比如擁有超強戰斗力的網絡營銷隊伍、占據網絡流量渠道,完全可以讓傳統企業放低身段來求合作。
5. 新的產業結構。
傳統企業的核心業務可能是研發生產,但嘗試社交網絡并獲得成功之后,就有可能擁有了新的核心業務,比如構建了自己的網絡銷售平臺、有了新的招商渠道。
6. 新的成本結構。
傳統企業大多需要事先投入資金進行研發生產,但回款的周期漫長,甚至出現爛賬,成本結構不合理。涉足網絡社交,成本結構可以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網絡銷售基本不會賒賬,甚至可以通過預售或者先招商再生產的方式,優化成本結構。總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根據社交網絡的特性,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特色發展與轉型之路。
所以,不論你是企業主、創業者、個體戶、或者普通人,只要掌握一套實戰系統,都可以爆發你的小宇宙,在這個時代大放異彩!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