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盛中國:對中插廣告價值的洞悉
不管是衛視直播還是網絡看劇,廣告植入早已不是新鮮話題。而自從電視劇不能插播廣告之后,商家品牌的廣告便發揮十八般武藝,以各種腦洞大開的姿態出現在觀眾面前,有的讓人耳目一新,而有的廣告植入過多,反而影響到劇情本身和品牌傳播,比如《深夜食堂》中泡面的梗就是典型失敗例子。近幾年借助優良影視劇的熱潮,廣告植入另辟蹊徑,開始了中插廣告。相比于劇中植入廣告,追劇的人不難發現,中插廣告不局限于現代都市劇或者古裝劇,廣告內容短小精悍,與劇情結合度較高,它大大方方告訴觀眾這就是一條廣告,吸引觀眾的同時,也讓人覺得借助劇中角色打廣告“不走尋常路”。
中插廣告經過2013年《龍門鏢局》的實驗性嘗試,到《老九門》的一炮打紅,目前中插廣告已經成為頭部網播劇的標配。2017年也堪稱中插廣告大年,《醉玲瓏》、《楚喬傳》、《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等熱播大劇無一不設置了中插廣告單元。借助其廣告的趣味性與不按邏輯出牌的特點,廣告表現空間也大大提升,其話題性和較高的關注度,逐漸成為廣告新寵。在中插廣告增溫,被品牌商家青睞的同時,形式創新余溫漸漸褪去,廣告創意和拍攝質量成為關鍵,因為中插廣告不僅僅是一支廣告,實際上這支短片所承載的公關作用更明顯,通過與劇情結合的話題性,把消費者看廣告的抵觸心理降到了最低。讓創意吸引用戶看完廣告,并參與到廣告本身的話題互動當中,實現線上關注與線下轉化的過程。
比如在近期熱播的網絡劇《白夜追兇》中,錢站APP攜手優酷在劇中玩起了花式創意中插廣告。該劇的一大亮點是對硬漢形象的塑造,嚴肅深沉的關宏峰、嫉惡如仇的周巡……在他們冷硬的形象之下,更有著對正義和真理的堅守。但即使是硬漢,也會遇到一些諸如借錢這般極度尷尬的問題而不知如何是好,錢站APP通過一系列短小劇情設置,再現人們借錢時的真實窘態,而錢站APP的存在,讓大家眼中“借錢”這種難以啟齒的事情變得簡單方便。通過“劇中劇”的中插廣告,引發觀眾情感共鳴,并完美詮釋了錢站APP的品牌特點與產品功能。這種源于生活場景的演繹,給觀眾帶來了一種似曾相識而又妙趣橫生的觀感,有利提高了錢站APP的曝光度及轉化率。
以《白夜追兇》網播劇為例,通過彈幕可發現,中插廣告接受度還不錯,但因其懸疑劇的特征,也有少數網友在看中插廣告時,發彈幕吐槽“跳戲”,打斷了劇情的流暢性。以此為戒,我們在看到中插廣告種種優勢的同時,也要總結相應問題,及時規避,在投放同時,不斷改進播出效果,讓中插廣告更加自然、接受度更高。
從廣告制作和投入方面來說,近年中插廣告投放費用隨著其形式大熱也水漲船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在制作中插廣告中,確實需要投入相應的成本、人力物力。現在我們看到的創意中插廣告制作分為兩類,一類是播出平臺方主導,一類是劇方來進行商談。不管是哪方來制作,但為了與劇情相融合,中插廣告的創意一般都是由劇方來完成的,因為劇方更了解劇情,知道哪里適合插入什么樣的廣告,可以為廣告量身定制方案。其中,還需要品牌商家滿意廣告內容和形式,最終才能在劇方和平臺方分工明確的基礎上順利投放。《白夜追兇》中錢站APP的人物設置就是貼合劇中人物性格特征來演繹,其高要求下的高費用也就不難理解了。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觀眾的“跳戲”感,投放的時間節點也非常關鍵,投放時間段應該盡量避免起承轉合和高潮點,另外每集當中的廣告宜精不宜多。既要照顧觀眾的獵奇心理,又讓中插廣告保持新鮮感。
中插廣告本著原生廣告的姿態,其營銷的理念就是不斷融入到大劇的內容中,以內容營銷的方式觸達到受眾。如今衛視廣告被管制的大環境,也倒逼了網生內容廣告的繁榮,中插廣告的發展熱度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有增無減。在業務布局和營銷模式的構建上,中插廣告制作和衍生價值還有一定的開發空間,為品牌主提供包括線上營銷和線下聯合推廣營銷的二次營銷,也是一塊“香饃饃”,如何將中插廣告價值最大化的利用,不僅是品牌商家,也是廣告制作者值得思考研究的問題。
映盛中國(INSUN CHINA),作為最早涉足互聯網營銷的專業服務商,在互聯網互動整合營銷和移動營銷領域擁有強大實力和卓越口碑,立足于多套自主開發專利技術的互聯網營銷與網絡公關執行分析系統矩陣,為客戶提供:互聯網互動整合營銷規劃與執行,互聯網公共關系(EPR),社會化媒體營銷策略制定與實現,移動營銷策略制定與執行,互聯網輿情定制化解決方案&分析報告,以及快速實現銷售線索或品牌效應增長的各類整合營銷服務組合。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