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設計的海報慘遭痛批!網(wǎng)友:難道是我們太嚴格?
首發(fā):日本設計小站
黃海不是神。——日站君
最近,黃海老師有點火,隨著賀歲電影的宣傳,黃海的名字頻頻登上熱搜。就像是去年年底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紅花》海報,大受好評。影片主要講述了兩個抗癌少年正視痛苦,向陽而生的故事。
而此次黃海老師設計的珍藏版海報,也緊緊圍繞了“心如花木,向陽而生”這個主題。
接二連三地,最近又有不少黃海設計的電影海報官宣:《斷·橋》先導海報《武漢日夜》終極海報、《你好,李煥英》掛歷版海報 ,統(tǒng)統(tǒng)出自黃海老師之手,不得不說這產(chǎn)量是真的高。
但高產(chǎn)之下,必有疑慮。神壇之上的黃海老師,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質(zhì)疑:
究竟是黃海老師被拉下神壇,還是受眾的審美開始有所提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 一連三部作品
1、電影《斷橋》海報
《斷·橋》先導海報出自黃海老師之手,電影講述由城市橋體垮塌引發(fā)的“真相與復仇”的故事。
海報上下兩層分隔,很有陰陽界的味道,營造了一種“我是一部國產(chǎn)不能有鬼的恐怖片”的氣氛。畫面上,水下的人物眉頭緊鎖盯著水上,水上是烏云密布,水下是陽光普照?這個設定也是有著懸疑的味道。
立意很是不錯,畫面也還算和諧,但是很多網(wǎng)友表示,如果不提黃海,發(fā)出去肯定被罵。
“這不像黃海的正常水平,難道是量產(chǎn)導致的質(zhì)量變差?”
2、電影《武漢日夜》海報
前幾天,國內(nèi)首部戰(zhàn)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fā)布終極預告和“中國結”版終極海報,終極海報由黃海親自操刀設計。
采訪時,黃海表示,有一句話叫做“燈還在,信念就不會熄滅”,所以他想到用夜晚的燈火來破題。
海報上,武漢的黃鶴樓上高掛著紅色的中國結赫然醒目,蘊含著所有中國人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抵擋了一切艱難險阻。
疫情讓無數(shù)的家庭彼此相連,用中國結畫成窗戶透著光芒,寓意我們中國人萬眾一心。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沒有逃過挑剔網(wǎng)友們的吐槽。
網(wǎng)友:”中線都沒對齊,這是被綁架了嗎?“
3、電影《你好,李煥英》海報
掛歷也算是那個年代的時尚單品了吧?在媽媽的手中,漂亮的年歷會成為課本的書皮,會成為裝飾家里的海報,也會成為歲月的刻錄。
黃海從掛歷下手,設計了符合那個年代的人物海報。懷舊復古的配色、發(fā)黃的像素和舊相框元素、還有那大紅大綠的包裝,是80年代廠照的感覺了。
到了網(wǎng)友這里,復古的掛歷海報變?yōu)榉笱堋⑦€行……
不得不說,這屆網(wǎng)友真的很嚴格。
對待這些爭議,還有另一部分網(wǎng)友覺得沒什么問題,不要把人奉上神壇。
在日站君看來,這幾張海報也很符合影片的角度。本來就是次次100分的選手,偶爾發(fā)揮不穩(wěn)定考了個80,我們也不能就把人定位在80分的水平吧。
二、黃海的巔峰時刻
還記得讓這位百分選手走上巔峰的海報,是2014年的《黃金時代》電影海報,這張電影海報被譽為東方美學的暴起。對,是暴起!
黃海說:“那一片潑墨象征著亂世,而湯唯靜靜地站在純白的紙上,那種堅定非常有沖擊力。”
五張海報花費了黃海半年多時間,導演許鞍華看后,就說了一個“好”字,無修改。
黃海設計的《小偷家族》、《龍貓》還入選以視覺設計著稱的英國電影雜志《Little White Lies》2018年20佳電影海報。
《龍貓》的中國版海報在日本引起了極大反響。網(wǎng)友評價:這張中國版海報是“反向輸出”了。
為《嘉年華》設計的海報,黃海將兒童性侵這個尖銳話題,用瑪麗蓮夢露的裙底的方式,溫和的表達出來,這張海報也入選2017全球電影海報25佳之列。
《一代宗師》黃海設計的海報里,功夫里就纏繞著綿綿的情愫。
53屆金馬影展的主視覺海報也出自黃海之手。
《海上鋼琴師》中國紀念版海報。
張藝謀的《影》海報。
有人稱,在黃海之前,大陸就沒電影海報設計師!如此“狂妄之詞”,在看完黃海的電影海報履歷之后是不得不服的。
曾幾何時中國電影海報市場充斥著“明星大特寫”海報,以主角的流量來號召票房。但在黃海的作品中,明星從來都不是主角,角色才是,電影的內(nèi)涵才是。
每一張海報作品都具有獨立的藝術生命力,這才是最打動人心的力量。
三、高產(chǎn)的背后
這一年,是黃海高產(chǎn)的一年,但同樣的也是飽受質(zhì)疑的一年。如網(wǎng)友所言,任何行業(yè)里的造神都不可取。黃海不是神,他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意見。
而且,隨著業(yè)務的推廣,冠以黃海之名的設計,其實是由其團隊進行構思設計,所以有些作品風格有所差別,也是在所難免的。
一張好海報價值2000w票房,這是黃海創(chuàng)造的影壇奇跡。但黃海并不是海報設計的萬精油,好像電影宣發(fā)方找到他,設計就后者無憂了。
設計從來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磨合、談判、創(chuàng)意、實操……坦白說,商業(yè)就是商業(yè),我們不能用藝術家的標準要求設計師。
最后,你覺得呢?黃海老師這次究竟發(fā)揮如何,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意見吧!
圖片素材:
微博@電影斷橋
微博@電影你好李煥英微博@電影武漢日夜
部分圖片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
作者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