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如何與“廢物”們進行溝通
雖然出現了許多新的人類工作,我們仍然可能看到新的“無用階層”日益龐大。
——尤瓦爾·赫拉利:《今日簡史》
每次放假,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即使這個假期可能只有短短的三天,并且還需要背著筆記本。
因為我終于可以離開魔都了。
雖然我是這座城市的“本地人”,但絲毫不會影響我想要快速逃離的情緒。
逃,是一種很不積極的情緒。因為這種情緒只會出現在“擼瑟”或者“廢物”身上。
但那又怎樣,無論是在魔都,還是放眼整個中國,“逃”不是我一個人的愿望。
但結果往往是逃而不得。
因為我離不開這座城市的規則,還不錯的薪水,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以及外賣和快遞小哥。
所以在節假日后,我就會繼續滾回魔都當一個“廢物”。
我,一個“廢物”,是這個時代千萬人的縮影。
而“廢物”們,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品牌不能,也不應該忽視的群體。
“廢物”的產生
說起“廢物”就不得不提鄰國日本。
在日本有一個群體被稱為“平成廢物”。這個群體還有個我們更為熟悉的名字:寬松世代。
“平成廢物”是日本減負教育的產物。
一部分人在快樂教育的理念下進入公立學校,遵從各自的天性,輕松從學校畢業。
另一部分人卻不講武德,進入私立學校,從小就在全面發展的道路上競爭。
輕松完成學業的那批人,進入社會后才發現,原來社會是需要競爭的。
他們,無法適應日本社會。
于是,在一場失敗的社會教育實驗下,“平成廢物”產生了。
中國社會的“廢物”群體,并不是教育實驗的產物。
以個人而言,我見過教育部三番五次下發的減負文件,但這些文件都被家長們當成廢紙丟進了垃圾桶里。
別人孩子減負的時候,就是自家孩子偷偷努力的時候。
由于每個家長都這么想,于是競爭更激烈了。
想要成為一個“廢物”的想法,是在進入社會之后才產生的。
難以逾越的階層壁壘,無法破除的社交繭房,35歲后的歸屬恐懼,單一的成功定義。
內心焦慮,身體疲憊。
前浪未抵沙灘,后浪奔涌而來。
對生活降溫后,發現既然理想生活求而不得,不如原地躺下。
PPT、Word和Excel哪有綜藝、電視劇、短視頻、小說香?
于是,“廢物”們誕生了。
如何與“廢物”溝通
如我所描述的那樣,“廢物”們并不是真的“廢物”,只是陷入了一種“廢物”情緒。
一種摒棄遠大抱負和理想,不求有多大貢獻,但求茍住當下的情緒。
那么,品牌又該如何與這樣一群人溝通呢?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進行切入。
放任式溝通
現在很多品牌的溝通是說教式、或者是家長式溝通。最典型的就是去年B站的《后浪》,一股爹味。
我連自己爹的話都不聽,會聽你的?更何況我是消費者,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你爹。
放任式溝通指的是:我理解你想成為廢物的心情,所以專門做了一個沙發給你躺平,但是躺久了也請記得起來站站,然后再接著躺。
首先,選擇放任,究其原因是品牌無法對消費者的情緒感同身受。
千萬個“廢物”,就有千萬個決心成為“廢物”的瞬間。
當不知道真正原因的時候,選擇不遞雞湯,不打雞血,允許消費者做一個“廢物”是一個更高明的做法。
其次,放任指的是不說教,而不是不作為。
除了說教,品牌還可以選擇站在消費者一邊,充當現實的打手。
消費者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品牌來搶答;消費者不好意思做的,品牌來實現。
(強烈建議滴滴推出服務:滴滴一下,匿名打客戶/老板/領導)
放任但不無為,畢竟“廢物”說的是消費者的情緒,不是消費者的錢包。
深夜式溝通
在《意志力》一書中提到,當我們處于最疲憊的時候,負面情緒會到達一個峰值。
而想即刻成為一個“廢物”也是負面情緒的一種。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么“網抑云”總會出現在午夜時分。
在最容易破防的時刻,適時的伸出情緒的援手。
在深夜式溝通上做得比較好的是新世相的“晚安短信計劃”。一個個孤獨的靈魂在深夜擦肩而過,傳遞著彼此間僅有的一點溫度。
暖心。
另一個做得比較好的是淘寶的一千零一夜,一個僅在深夜上線的項目。
我一直覺得這個項目應該做成美食欄目,建議直接去買深夜食堂的版權。
當我第一次看到時,剛好上線鲅魚水餃。彼時的我正在加班,瘋狂找PPT素材,突然來了一碗熱騰騰的水餃。
暖胃。
獨處式溝通
這個有點像PUA。但沒辦法解釋,因為確實像。
品牌要刻意營造與消費者的獨處場景。
品牌體驗是消費者獨享的MOMENT。
在獨處式溝通上,在圈內比較有知名度,可以在各個行業群中被討論的,是《RIO,一個人的小酒》。
李白寫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時,肯定想不到一個人喝酒,別有一番滋味。
一個人可以做的事,不止喝酒。
一個人吃飯,一人食。(餐具品牌可以植入)
一個人睡覺,一人寢。(床具品牌可以植入)
一個人逛街,一人游。(手袋鞋品可以植入)
社會發展至今,必須兩個人才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少。
多挖掘和營造一個獨處的場景,就多一個被拯救的“廢物”。
結語
對面“廢物”式的消費者,雞湯和雞血也許有用,但雞湯喝多了難免會膩,雞血打多了難免會出現應激反應。
不如嘗試著在四下無人的深夜,任由TA的情緒在黑夜中彌漫開來。
作者公眾號:左爾擊(ID:leftearji)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