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ice that公布2020最佳平面設計,最棒的20個在這里!
編輯:葉子,來源:BranD的好奇心
2020平面設計 top20 年末大盤點
2020接近尾聲,各種盤點都如火如荼地進行。回望這有點灰藍色的一年,有悲傷,也有精彩在不斷發生!
近日知名創意網站it's nice that 公布了2020年度最佳25個平面設計案例,我們從中為大家整理了最精彩的20個。年末一起來加點靈感吧!
01
村上正史“affect”系列
在數字技術高速發展的世界里,我們有了很多讓事物返回物理現實的需要,比如我們用 app 模擬膠片相機的質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不過很少有人發現我們在把事物往這種相反改變,這正是村上正史“affect”系列探討的問題。
村上正史采取相反的方法,使用模擬方法賦予數字主題物理屬性,而非今天我們常見的使用數字方法創建模擬表達。
他希望透過這種形式引發人思考,打破人們對海報必須是平直的,必須懸掛在墻上等先入為主的看法。
02
Alfie Allen
Alfie Allen(阿爾菲·艾倫)是一位在布里斯托成長起來的平面設計師。2010年 Alfie 進入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學習,而后在《Crack》雜志進行了長達6年的實習。
他充滿實驗性、先鋒文字設計的狂野設計風格獨樹一幟。他的設計經常以某種形式與音樂產生關聯。結束在雜志實習的他如今在唱片公司專職工作。
03
Krzysztof Domaradzki
Krzysztof Domaradzki 是一位來自波蘭波茲南的平面設計師,以他的藝術海報和插畫聞名。盡管如此,實際上繪畫才是他原來的工作,平面設計是他在研究繪畫時找到的一種媒介。
目前他以 Studio Kxx 的名義經營一個單人工作室。他為奧迪,大眾,Nike,NBA 和百事可樂等公司工作,設計各種視覺和藝術作品。
他還涉足了字體設計領域,海報所使用字體都是為這些公司特別設計的。
04
Jaehoon Choi
Jaehoon Choi(崔載勛)是一位來自韓國的創意平面設計師,他在韓國國立藝術大學時修讀概念美術。
因為這個原因,他對畫面布局和信息分類有著濃厚的興趣,并將這種構圖展現在他的創作中。
Jaehoon 一開始并不熟悉設計環境,但這也讓他能夠在沒有現有設計規范的束縛下自由進行探索。他的美學由整理信息的過程,而不是由認知設計誕生。
充滿抽象感和基于嚴格的數學規則兩種特點達到平衡,和諧交融在 Jaehoon 的作品里。
05
Aaron Lowell Denton
來自印第安納州的設計師和插畫家 Aaron Lowell Denton(亞倫·洛厄爾·丹頓)以其鮮艷的色彩,抽象的圖案和懷舊的氛圍的藝術作品吸引了一些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音樂家的注意力。
Devendra Banhart,Tame Impala 和 The War on Drugs 等都委托他進行設計。
Aaron 使用漸變色和超現實主義創作出夢幻般的圖像,通過抽象的圖像和特有的風格傳達了它們作品中的聲音。
06
HyperText
HyperText 是 Lizy 和 Travis 兩個人創建的公司 Future Fonts 今年所做的一個項目。Future Fonts 是一個字體創造實驗性平臺,致力于為新銳設計師提供支持。
在過去的一年里,他們幫助40個獨立的鑄造廠推出了22個國家的69種字體。
為了紀念這一里程碑,創始人二人創建了 HyperText,里面用平臺創造的69種字體,以超文本和大字報的風格展示這些字體,給人刺激新鮮的視覺感受。
兩人用這種同時帶有藝術性和趣味性的設計,集成了 Future Fonts 發行字體第一年的縮影。
07
Ben Arfur
來自威爾士的平面設計師 Ben Arfur 將音樂作為他設計輸出的理想之地。在 Ben 看來,這些設計除了作為發行唱片的主要視覺,還幫助建立作者和粉絲的關系。
這就需要設計師有設計感和懂得協調各種元素。也正是這種做法讓 Ben 的作品在整體上如此成功,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08
Stay Sane, Stay Safe
Stay Sane, Stay Safe 是由 Lennarts 和 De Brujin 建立的一個平面海報平臺,主題與激勵醫護工作者及提醒人們如何注意防范病毒有關。
這個平臺起源于兩人的朋友詢問他們是否可以設計一些振奮人心的海報讓他貼在他們工作的醫院。
兩人用兩天就完成了這個開放平臺,并邀請其他設計師來加入這個活動。設計師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向平臺發送自己的作品,平臺上的作品也全部可以免費下載和使用。
09
倫敦餐廳“Bao”視覺設計
Bao 于2012年在 Hackney 停車場開業,如今已成為倫敦最受贊譽的餐廳之一,店外整日排著長隊。他們成功的關鍵在于其具有標志性的視覺形象——“孤獨的人”。
從他們最初的餐廳到如今眾多品牌分支都延續了這個有趣的視覺形象。
“孤獨的人”源于餐廳主理人 Erchen 的一個名叫《成為孤獨的人的規則》的表演裝置。Bao 品牌的核心:品牌低調,實用,可愛且以圖形為主導,具有潛在的幽默感和友善感。
10
Hugo Jourdan
Hugo Jourdan 是一位來自法國的設計師,他目前正在巴黎的 écoleEstienne 修讀文字設計碩士學位。
Hugo 喜歡進行挑戰平面設計規則的項目,特別是在文字的易讀性和可讀性方面。Hugo 形容自己的設計風格是瑞士和實驗性平面設計的結合。
一方面他喜歡網格構圖設計,另一方面他也喜歡創意表達式的版式。對設計規則的足夠了解使得他可以隨性打破規則,創作自己的標志性視覺語言。
11
Two Points.Net for Nike
工作室 Two Points.Net 為 Nike 在切爾西足球俱樂部開設的一家新商店進行視覺設計。這個設計需要體現足球俱樂部的價值以及它的球場,充分展現 Nike 自由實驗和獨特的風格。
為此 Two Points.Net 為商店設計了一套特別的字體,它由3款字體形成,并越來越三維化。
考慮到這套字體有許多開發的可能性,他們用動畫向觀眾展示,不同方式的調整可以讓這些字體產生不同用途。
12
圣丹斯電影節視覺設計
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圣丹斯電影節就是圣丹斯學會每年組織的最大的項目。圣丹斯是一個平臺,用于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和藝術品,這些電影和藝術品正在擴大故事講述的界限和邊界。
今年此項目由倫敦 Studio Lowrie 負責視覺設計。
Lowrie 用來指導其思想的兩個詞是“連接性和慶祝性”,他們創造了一套的七個符號來代表節日的多樣性。通過將所有這些元素組合成不同的組合,讓節日海報易于辨別,同時在每個部分都不失新鮮感。
13
Francesco Delrosso
意大利設計師 Francesco Delrosso(弗朗切斯科·德爾羅索)熱衷于用文字打造他的設計世界。
Francesco 在烏爾比諾美術學院進行設計相關的學習和研究。他與朋友創建了 M1M 工作室,并擔任學院主任的個人助理。未來他將繼續以字母和文字來闡釋他的文化研究和設計。
14
Karel Martens《Re-Printed Matter》
Karel Martens(卡雷爾·馬丁)是荷蘭現代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他是平面設計史上最著名的名字之一。如今81歲的他擁有超過60年的設計職業生涯,并且還在繼續著這一工作。
在今年他將自己最初出版于1996年的專著更新并再次推出,梳理他多年以來的經典作品。
這本專著涵蓋了他最近由羅馬出版公司在2020年風靡一時的作品。不同于他的前作,這本最新的專著以敞開的日式裝訂和雙層點差為特色。
正如卡雷爾所說,這是一個有趣的領域。這是對那些以技術,更具體地說是印刷精確度而聞名的人的哲學詮釋。
15
Nother
Nother 是蒙特利爾設計師 Simon Langlois 在去年8月正式成立的工作室。imon 的目標是創造出能夠脫穎而出的作品,而不是因為工作室的“華麗的存在”。Nother 十分注重時間性和現代設計之間的平衡。
Simon 的項目會根據需要而在美學上發生變化,他盡力避免使用帶有標志性的視覺設計語言。他強迫自己不斷重塑視覺識別,而這種視覺識別源于客戶的個性和特殊性。
16
重実生哉
重実生哉(Ikuya Shigezane)是一位對傳統印刷和數字技術都十分感興趣的東京設計師。他的作品形式多樣,但都展現出了他對舊印刷品的深刻癡迷。
重実生哉的工作室位于東京擁有大量二手書店的金保町,他喜歡把這些舊書帶來的靈感融入到作品中。
為了使舊書的質感得以數字化,重実生哉在設計時一般手繪圖標和插畫,再把他們進行數字化。
17
Nam Huynh
Nam Huynh 最初出于對繪畫的喜愛,想成為一名平面設計師。在斯圖加特州立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后,他開始從事自由職業。
他的設計作品充滿活力,參加了蘇格蘭平面設計節海報展和肖蒙國際平面設計雙年展,并獲得了很高的贊譽。
Nam 不希望自己形成某種特定的標志性風格,而是在創作過程中尋找意外和巧合,以傳達作品的視覺能量。他用直覺式的工作方式,將不完美變成獨特,讓設計保持真實性。
18
Paul Bergès
平面設計師 Paul Bergès 稱自己為“ bricoleur”,即可以用周圍的任何材料制作物體的人。
Paul 以往一系列的實踐經歷幫助他形成了如今結合新興現代主義和當代的設計風格。
他以與構建圖像相同的自由方法來繪制字母。他的作品帶有“無學習性”和“模糊書寫”的思想,為他的實踐注入無處不在的自由的原則。
19
Heena Chung
Heena Chung 是一位從市場營銷領域轉向平面設計的韓國設計師。隨著她逐漸積累自己的項目,Heena 開始將詳細的研究,攝影和情感融入她的作品中。
Heena 出版了一本名為《non-places》的書,用來闡釋 MarcAugé 的“非場所”概念。這本書也使她贏得了自己的第一個 TDC 獎。
20
字體的未來
可以從過去學到什么?
在這一個專題中,字體的未來成為一個探討方向。專題用古老的石材字體和現代的可變字體作對比。
在追求像素完美的版式時,我們是否失去了其藝術性而不是效率的起源?字母形式無處不在,但它們常常被忽略。
正如巴黎字體設計師 Morgane Vantorre 所指出的那樣,在各個抽象字符中散布著一種微妙的魔力。
展望未來,Morgane 認為“印刷術的未來越來越認真和對其他學科充滿好奇”,這種印刷術越來越多地用于將字母視為一種獨立的新創作媒介的多學科實踐中。
圖片來源于網絡*本篇部分資料整理于it‘s niec that,僅供學習與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參考網站:https://www.itsnicethat.com/features/review-of-the-year-2020-top-25-graphic-design-211220
作者公眾號:BranD的好奇心(ID:BranDma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