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外賣給“夏日的網紅”和“歷史的網紅”安排了一場約會
“消夏夜宵三件寶,啤酒龍蝦小燒烤”,說到夏天,就不得不提起夏日網紅——“小龍蝦”,最近百度外賣龍蝦節推出了一組水墨古風的小龍蝦海報,海報把小龍蝦畫進課本里的古代插畫,讓“夏日網紅”與 “歷史網紅”發生了一次有預謀的邂逅。
《武松吃蝦》
「武松雙手盡平生氣力,只一下,龍蝦從中劈開來?!?/strong>
《司馬光砸缸取蝦》
「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得龍蝦?!?/strong>
《草船借蝦》
「約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蝦,蝦如雨發?!?/strong>
《孔融讓蝦》
「融四歲,與兄食蝦,輒引小者。」
《紅樓食蝦記》
「寶黛樹下偷摸點外賣,小龍蝦火辣警芳心?!?/strong>
《鴻門龍蝦宴》
「項莊舞劍,意在龍蝦?!?/strong>
海報無論是畫面還是文案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經典歷史典故的風格,僅改動少量元素植入小龍蝦,視覺上兩者結合渾然一體,但在內容上自帶social屬性的小龍蝦與嚴肅的經典歷史典故形成了巨大反差。這種策劃思路的討巧之處在于通過把小龍蝦嫁接到大家所熟悉的歷史IP當中,大大減少了受眾的認知成本,巧妙的改動使海報內容與受眾固有認知產生錯位,讓人頓覺眼前一亮,細品趣味無窮。
事實上,“IP再創作”近年來日益成為內容生產的一項重要工具,尤其是對于經典歷史的改編,讓一大批內容創作者們品嘗到了IP紅利的甜頭,無論是早期的故宮淘寶乾隆爺很忙,還是近期抖音推出的世界名畫大V集體搞事情,都一時風靡各大社交網絡平臺,包括百度外賣此次的《小龍蝦寫進課本》系列海報在內,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百萬,大量用戶參與進來與官方進行互動,產生了一大批優質UGC內容。
古詩詞改編
“北冥有蝦,其名龍蝦,蝦之大,一口食不下,可燒烤,可入鍋……”
“蝦蝦蝦,鉗子向前戳,白色是蝦肉,紅殼剝啊剝。”
“借問龍蝦何處有,牧童遙指百度外賣?!?/span>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只龍蝦出墻來?!?/span>
……
歷史典故改編
“為博褒姒一笑,烽火煮龍蝦。”
“至今思龍蝦,不肯過江東?!?/span>
“據說當年諸葛亮開了臥龍蝦店,每天都賣完了,才有了劉備三顧蝦廬……“
“黛玉葬蝦“
“三斤龍蝦不過崗。”
“姜太公釣蝦,愿者上鉤?!?/span>
成語圖文再創作
聞“蝦”起舞、守蝦待“蝦”、
紙上談“蝦”、葉公好“蝦”、
掩耳盜“蝦”、刻舟求“蝦”、
負“蝦”請罪、畫“蝦”添足。
好的傳播內容從來不是品牌的自嗨,而是品牌與消費者的良性互動,當傳播內容到達目標受眾的時候,不是傳播過程的結束,而是剛剛開始。有經驗的生產者會在策劃環節為用戶保留足夠的二次創造空間,甚至主動制造這樣的話題點,來引發用戶和品牌的互動,而對于品牌來說,這樣每一次主動轉發,每一條主動評論都彌足珍貴。
所謂創意,就是舊元素的新組合。百度外賣此次的《小龍蝦進課本》系列海報正是對受眾所熟知的舊元素進行有機重組來生產新的創意內容,是對整個創意生產過程直接生動的展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