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公司起名字的7個套路,哪一種是你的口味?
來源:梅花網今日(微信號:meihuaevent)
原標題:名字都起不好了,你還開個毛公司?(上)
作者:梅花網pegga
梅花網——營銷者的數字中心
名字起得好,預算花得少。
名字起得好,曝光少不了。
名字起得好,合作來得早。
......
廣告公司怎么給自己打廣告?
從起名開始。
梅小花盤點了部分廣告公司的名字,
原來取名也有套路可尋!
一、互聯網思維化
起名字也能有互聯網思維?這是在逗我嗎?梅小花這里說的互聯網思維是指公司的名稱與時俱進,大接地氣,也就是符合互聯網語言的特征。有一些互聯網/廣告業的KOL也創立了一些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廣告公司:
1、大手筆
"歡迎大手筆的客戶讓我們做創意"
大手筆廣告公司有些年頭啦,從1998年至今18年過去了,它!還!在!喲!
看來起名真的很重要,果然客戶大手筆地甩出毛爺爺,讓"大手筆"的業務一直旺著!
2、艾特轉評贊
艾特轉評贊品牌機構由營銷人"萬能的大熊"創立,在梅小花看來,這個名字包含了微博的主要功能,也間接說明了公司的服務業務,萬能的大熊果然有一套!
3、北京幾件事文化有限公司
小馬宋這個名字大家眼熟不?他也"下海"創業了!對于公司名字,他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他在文章中這樣說命名原因:
對于要創辦一個什么樣的公司,我心里并沒有完全想好。之前曾經有個一時興起的想法,想做一個公司叫"六件事",就是我們公司每年只干六件有意思有影響力的事。后來把這個想法跟申音聊,他說想法挺好,但是一年能干六件事好像還挺難的,你不如就叫"幾件事"吧。所以,公司的名字就改成了"幾件事"。
這段文字簡直可以去做對外漢語考試的考題了。梅小花提問:請問小馬宋先生的公司今年到底干了幾件事?A.六件事 B.幾件事 C.七件事
4、你說的都對
"對對對,客戶大大您說的什么都對。"這樣對客戶說,客戶肯定非常受用。
不管甲方乙方關系再怎么糟糕,就是要有這樣的公司來用名字撫平甲乙方的傷口!
你說的都對!多好聽的名字!
5、開始傳播
"萬事俱備也不欠東風!好,我們要開始傳播了啊"
6、及時溝通
"別糾結,對客戶有啥想法或者有啥點子,就要及時溝通嘛,不要憋在心里,不然自己不舒服客戶也不會舒服"
7、另起一行
"啊,不行不行,這個文案寫的不行,來來,另起一行,我們重新下筆"
所以,這是家以文案為主的廣告公司嘛?
8、親愛的廣告
試想這家公司的客戶這樣打電話:"老公,你在跟誰打電話啊?我在跟親愛的梁總打電話呢!"
9、原本廣告
"我們原本就是做廣告的呀"
二、有文化有內涵
1、二生三文化傳播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法新用,一看就是道上的朋友。
2、氬氪互動
氬氪互動的創始人這樣解釋命名原有:"這個名字由2個化學元素組成,氬和氪作為2個惰性氣體,基本用途是填充燈泡,燈泡寓意為創意,我們期待通過創意的方式可以幫助品牌發揮更大的化學反映。"
3. 三人行廣告公司(中國)
"三人行必有我師",此三人,究竟是誰呢?
三、辨識度高
辨識度高可能一開始不是公司名字的原因,而是作品,或者歲月的積淀,比如:
1. WPP集團下的奧美、JWT等;
2. Publicis Omnicom下的BBDO、陽獅廣告、李奧貝納等
3. IPG旗下的麥肯、博達大橋等
4. HAVAS旗下的靈智精實等
5. 電通集團下安索帕、電通廣告等
四、取自創始人名字
1、Ogilvy
奧美,取自創始人David Ogilvy。奧美集團由大衛·奧格威于1948年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傳播集團之一。旗下有奧美公關、奧美互動等等。
2、李奧貝納
1935年,由李奧貝納創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之一,在80多個國家設有將近100個辦事處,擁有一萬多名員工,集品牌策劃、創意、媒體為一體,在中國為國際及國內的知名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廣告服務。
3、BBDO
BBDO公司名稱的來源很有歷史:
1891年,George Batten在紐約成立Batten傳播公司。1919年,Bruce Barton與 Roy Durstine在紐約成立Barton & Durstine。1920年,Barton,Durstine與Alex Osborn合并;1928年,Batten傳播公司與Barton, Durstine Osborn合并成立Batten,Barton,Durstine & Osborn(簡稱BBDO,中文名為天高,大陸地區與中廣聯成立的合資公司叫天聯)。
4、DDB
1949年,名列《廣告時代》(《Advertising Age》)"20世紀最有影響的廣告人"第一位的藝術廣告派代表--Bill Bernbach(伯恩巴克)和Ned Doyle離開Grey,與Mac Dane共同創建了Doyle Dane Bernbach(DDB)。
關于公司名字取自創始人名字這件事,梅小花覺得你得慎重,我們見到的這幾個可都是有些歷史,而且在廣告業很有名氣的大公司。英文名字可能還好點,如果是中國公司,梅小花私下認為得慎重哦。比如梅小花開個公司就叫梅小花廣告公司,四不四很土?而且很小氣有沒有?不過在我們國家的餐飲業或者小商店以自己的名字為店名很普遍,你咋看?
五、逼格
怎么樣才有逼格呢?我們見到的大多是中文的公司名,**傳媒,**廣告,普普通通沒有特色,于是起英文名流行起來。貌似起個英文名兒逼格瞬間就上去了,立刻就脫離了濃濃的鄉土氣息。
1、hdtmedia 互動通
2、Adsame 傳漾科技
3、AdTime 泰一傳媒
4、AdMaster 精碩科技
5、Daydreamer Creatives
6、W
李三水創立的W,只有一個字母,在一眾都是英文名字的公司里面辨識度比較高,想不知道都難。當大家都沉迷于英文名,如何脫穎而出也是個學問!
六、以地域命名
1、廣東省廣
成立于1979年,是我國成立的廣告公司,是整合營銷傳播集團,也是中國廣告第一股。
2、上海廣告
成立于1962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專業廣告公司之一。1979年,上廣在《文匯報》刊登第一個外商來華廣告,并發表"為廣告正名"一文,成為中國廣告行業的標志。
七、名字即服務
1、卓越形象品牌傳播事業機構
2、申通德高地鐵廣告公司
3、廣州地鐵廣告有限公司
……
看了這么多廣告公司的名字,是不是看花眼了?如果你還發現了比較有意思的廣告公司名,快點在評論中告訴梅小花吧!
本文為梅花網原創文章,非經授權請勿轉載,轉載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梅花網公眾號,回復“轉載”查看格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