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做廣告?這是我的10個建議
原標題:樂漸瘋:要不要做廣告?在這場演講中,我提了十點建議
在寧波,為萬里中德學院做了一場分享。
開場時,放了一段視頻《不要做廣告》。
這條片子,是領英網2020年的形象廣告(內容請自行百度),之前在圈內外引起了不少爭議,一方說老大們站著說話不腰疼,另一方說,其實這是老大們正話反說,苦口婆心讓你好好干,現實越不理想,越要堅持理想什么的。
結束演講的時候,有位同學也來問我,為什么要做廣告?除了工作掙錢,還有其他意義嗎?
作為一個“老”廣告人,對這個話題,我的確有些自己的想法。今天周末,分10個點來寫下吧。
1、廣告或許消亡,但是營銷會永遠存在,營銷智慧也是永遠需要的。不要做廣告,是因為“廣告”這個名詞,難以涵蓋現在的傳播形態。
2、廣告是一種大眾化的傳播方式,它是將商品信息,由廣告主(這項商品的生產或經營機構),包裝成一些有吸引力的內容,通過付費媒體,傳送給一大群用戶和消費者。廣告,是一種單向傳播,放到今天的大數據營銷、社群營銷、互動體驗、內容營銷等并不適用。
3、廣告創意,是我們以前學的技巧,很多是平面上或者視頻上的技巧,包括文案的技巧,大多是“我說你聽”的方式,或者我經常說的——“ 猜謎 ”式的創意。但現在太多的互動媒體,需要有“ 對話 ”式的創意。創意的標準已經發生變化。
4、不要做廣告,是因為公眾對很多廣告已經有免疫力了。常規的廣告形式根本無法吸引人。所以前些年早已有“廣告已死”,“公關第一,廣告第二”的說法,提醒企業在營銷時候要建立“公關”思維。這是熱點營銷、事件營銷的前提。
5、不要做廣告,要跳出廣告去做創意。廣告(傳播)創意僅僅是創意的一環。產品創意、互動創意、公關創意、包裝創意、體驗創意、服務創意、需求創意、媒介創意、活動創意、渠道創意等等。要用創意思維整合一切。
6、“不要做廣告”,這個話題,只是領英網策劃的一個“花招”而已,只是一個主題而已。它是一種很好用的“語法”,如果你搜索下,會發現,領英同期推出還有一條叫“不要找工作”。—— 難道這還用爭論嗎?不找工作,去喝西北風嗎?去啃老嗎?
如果你是創作人,可以基于這個主題延展出很多,“不要XXX”。比如,你是電影行業的,可以做“不要拍電影”,然后balabala,說一堆情懷滿滿的話;如果你是律師,可以做“不要當律師”,然后balabala,再說一堆。如果你是音樂,可以說“不要做音樂”,然后。。。是不是很容易? 我今天就正好看到一條叫“不要做父母”的,匯集了很多央視主持人和育兒專家等,也是模仿這個格式的。
7、不要做廣告,應該把重心放在如何建設品牌上。從理想職業的標準去看,品牌人大于廣告人。
8、直到今天,我還是覺得廣告,是一個很值得進入的行業。廣告行業的門檻不高,憑本事吃飯,你有一技之長,無論是文字或者美術,或者能說會道,就能謀個小職位,然后再慢慢提高。等你學到了一些本領,再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跳槽、去甲方或者自己創業都可以。
我公司曾經有一個男孩來面試,真的是零經驗,但他很大膽,說零工資,讓他工作三個月試試,正好我們當時急需人,所以讓他試了,結果三個月他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轉正后提到月薪六千。后來離職了,據說在其他地方也做得風生水起。
9、廣告是個寄生行業,它需要依托在各種行業之上,所以對于廣告人而言,可以廣泛接觸到各種行業,開闊眼界。同時它也可以讓你將自己的愛好與工作相結合。你可以在純商業目標之下,(少量)融入藝術的內容。廣告工作中有很多需要想象力,需要憑借感性、共情、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是其他很多職業中無法學習的。
雖然做廣告經常要被客戶折磨,但這不是每個行業都會有的嗎?只要你是個新手,只要你還沒有學會駕馭客戶的能力,那么遭遇一些挫折與折磨,是不可回避的代價。這沒什么好抱怨的。
10、廣告公司里面,好人比壞人多,天真的人比“大人”要多,做夢的人比清醒的多。除了廣告公司,我也在不同企業待過,很早就已經拿到百萬年薪,但是,在甲方碰到的“壞人”也被乙方要多上幾十倍。這點在我二十年的工作經驗里,無數次的印證。每次放棄或者轉變,其實都是因為一個原因,就是:我更喜歡做創意做思考,而不喜歡跟那些“壞人”周旋,覺得是浪費生命。現在回憶起來,最快樂的時候,還是在廣告公司的時候。我的審美、我的品味,都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我的最有趣的一幫朋友,也是在那時候結交的。
將來,廣告公司也許會轉型成各種新的形式,你也可能不一定在廣告公司上班,而是去了各種甲方、互聯網公司的市場部、創意營銷部。但是,殊途同歸,廣告工作,能夠奠定你的“商業創意”思維,提升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種思維模式一旦養成,對你整個職業生涯,都有莫大助益。
關于這次講座的詳情回顧,請點:《交鋒:探尋品牌創意的原力》
作者公眾號:創意漸瘋 (ID: lejianfengidea)
樂劍峰的在線課堂。講透創意,玩轉營銷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