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很苦為什么要堅持?釘釘第二波地鐵文案告訴你
「創業很苦,堅持很酷」
這是釘釘上個月在地鐵投放的廣告
釘釘用 26 個艱苦創業的故事致敬創業者們
文案很喪,又暗戳戳地刺痛了每一位創業者的心
既然創業這么苦,為什么還要堅持呢?
這幾天,釘釘又在北京地鐵站投放了第二波廣告
如果說上一波廣告是在訴說“創業很苦”
那這一波就是在傳遞“創業很酷”的正能量
「如今共苦,遲早同甘。」
「在這里,血液流動得更快。」
「過程越滄桑,眼神越有光。」
「別人只看到我很慘,
我卻明白自己的使命感。」
「主動妥協的人,不配幸運。」
「公司終于出現,
一年以上的老員工。」
「解決用戶的不快樂,讓我快樂。」
「玻璃心,磨成了鉆石心。」
「試別人不敢試的噩夢,
造別人不敢造的美夢。」
「輸不丟人,怕才丟人。」
「質疑抱怨的員工少了,
慕名而來的伙伴多了。」
「第103篇推送開始100000+。」
「只怕一生碌碌無為。」
「沒有人是工作狂,
只是不愿意輸。」
「危機,熬過去就是轉機。」
「曾經仰望的行業龍頭,
現在成了的競爭對手。」
「固執的堅持很傻嗎?
未必。
我聽說傻人有傻福。」
當釘釘用第一波喪到極致的文案(傳送門:http://www.sh-jinniu.com/articles/37755.html)打擊了大多數創業者乃至打工者的心之后,大概許多人都沒有想到,它又猝不及防的用一組文案重新燃起了創業者的熱情。
從去年到微信樓下打廣告引起“軒然大波”到上個月發布最新品牌大片《酷公司,用釘釘》,釘釘想要用一個“酷”字來引起大家對創業者的關注,并且觸達創業者的內心深處。或許它“先給一拳頭再給一顆糖”的文案可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對于行色匆匆、被生活所累的大多數人來說,文字看起來總是蒼白而又無力的,一個“酷”字掩蓋不了創業者內心的壓力和恐懼,那這與所謂的雞湯文又有什么區別呢?
當然,這只是釘釘的一種品牌宣傳策略,但很顯然,對于不少用戶而言,他們對于“酷”的意義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理解,更不知道用釘釘酷在哪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