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營銷?怎么玩?18條實操建議揭秘!
今年夏天上映的都市職場劇《怪你過分美麗》相信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除了因為這部劇是高以翔最后一部播出的作品,秦嵐作為娛樂行業“鐵血經紀人”的幕后操盤也給很多圈外人展現了諸多“業內真實”。不過我相信不少營銷圈公關圈的同行們看了也會說,“嗯,差不多嘛”。
近幾年公關圈、娛樂圈、法律圈的行業劇越來越多了。以娛樂營銷為例,娛樂營銷很大的比重在于明星營銷。科技的進步在改變內容的格局,內容的表達方式又對明星的生態環境產生直接影響,傳統的公關手段、營銷手段似乎早就不被粉絲路人買賬。
當抖音快手上的網紅呈現群起之勢時,明星們再也不能高高在上、坐以待斃——他們要么涌入李佳琦、薇婭的直播間,要么自立直播門戶,賣力營業;要么涌入小紅書、抖音,不定期刷刷存在感,順便為粉絲們種下一大片“草原”,增加自己的商業價值。
黃軒、佟麗婭《完美關系》
本文旨在展示18條?明星營銷?常用的小技巧,明星營銷很多時候和品牌營銷一脈相通,如果能帶來一些啟發,也是榮幸。
1、空窗期也要營銷
明星在作品空窗期最常用的就是營銷手段要么就是?偶遇?,提到熱搜“偶遇包年用戶”你會想到誰?
要么在小紅書、抖音樹立新人設。看看林允,除了借助小紅書洗白,甚至轉身變成了種草達人,商業價值也蹭蹭上漲。
品牌營銷:品牌也有空窗期,也要考慮無事造事
2、很多時候,“大眾眼中的你是什么樣的”更重要
相比于自己的特質或者是自己想建立的人設,很多時候大眾眼中明星的人設更加重要。
除非明星人設并不突出,就要主動建立人設。比如早期TFBOYS中的易烊千璽,靠“書法”、“學霸”的標簽,就把自己與成功其他成員分割開了。
品牌營銷:營銷品牌也要做到順勢而為,借力打力,而非一味追求想當然的全盤改變。
3、營銷是為了解決需求,明星營銷同樣如此
需求指的是能滿足大眾或者媒體的訴求。鄭爽、楊冪、楊穎,包括范冰冰,哪個拿出來都能賺足眼球,自然就是媒體關注的“香餑餑”,大眾越愛看,越容易被報道,形成正向循環。
其次,挖掘出明星與這些訴求的契合點。比如,周冬雨出道后空窗+負面纏身了幾年,后來靠著“小個子女生如何逆襲/穿搭”大火了一把,把身高從劣勢變成了優勢,一改過去形象。
類似的,原來衣品不好現在衣品如何變好,原來腿粗現在成了腿精,原來英語被群嘲現在老外聽了都要忍不住說句“你是不是native speaker”……這些正向積極的逆襲迎合大眾心理,也最容易成為契合點。
品牌營銷:把品牌當成“人”,上述道理同理可證
4、顏值是王道,但是顏值≠臉
如果認為顏值僅僅就是臉好看那就太狹隘了。王凱的手、關曉彤的腿、彭于晏的胸、小S的臀……哪個不在當時被炒火了一把?
你還記得朱一龍的眼睛嗎?令人墜入星河的眼眸、朱一龍的眼睛里有星星、朱一龍金絲眼鏡造型,朱一龍的自帶標簽中關于眼睛的就占了大半,甚至因為眼睛被說神似梁朝偉,還炒了一波話題熱度。
品牌營銷:找到一個最容易被記住的大眾記憶點并且貫穿始終地宣傳非常重要
5、梗不能隨便玩
不和人設結合的玩梗容易擦槍走火,有時候反而弄巧成拙。
關曉彤因為用了“打工人”的梗被罵慘
品牌營銷:不是所有的品牌能跟所有的風。索尼因為發了一張鏡頭照片并配文“朋友再問你口紅色號就用鏡頭型號反將一軍”被指性別歧視,跟風之前想想適不適合自己
6、關于危機公關
當明星“翻車”發生危機時,“真誠”是最大的自衛武器,至少,要看上去“真誠”。
只要有實力、有作品,外加真誠的應對態度,如果危機不觸及警戒線,即使一時人氣受損,也會慢慢恢復。
【明星營銷危機公關會在后期的內容中詳細講解,感興趣的關注呦~】
品牌營銷:當品牌代言明星發生負面時品牌爸爸們應該怎么做?常規三步曲——撤下代言廣告+切割關系+索賠。出圈玩法則再加上一條“公開劃清界限”,借機收割一波好感度,塑造負責任、有擔當的社會形象。但是需要視危機情節輕重謹慎使用。
7、明星營銷輿情生命周期
無論哪一條生命周期線,“有無優秀作品”在營銷操作之后及時跟進,都是重要的分界點。
8、小心被碰瓷,也要巧妙主動碰瓷
碰瓷也叫捆綁營銷,在明星營銷手段中司空見慣。通常知名度高的那一方作為人肉靶子,成為相對弱勢的一方的吸xue對象。糊咖們玩碰瓷常常比搞事業更賣力,借勢吸睛、順勢抬咖、漲粉吸粉都是這些娛樂圈小透明碰瓷的目的。
碰瓷常用手段:
發通稿《XX撞臉XX》、《XX是XX接班人》……
在熱點事件中強話筒發聲,或在發聲后及時澄清,樹立耿直人設
倚老賣老,或者是假借肅清行業亂象到處無端嗆聲
主動被網暴,再賣慘博同情
當然,也有碰瓷碰得好的,比如雷佳音、郭京飛、李光潔的“TF老BOYS”,康輝、朱廣權、尼格買提的“央視BOYS”,因為實力在那,所以在大眾眼中不過是個玩笑。
9、CP碰瓷
采訪中主動cue對方;穿同款私服,再偷偷爆料發通稿;在社交平臺玩隱晦的文字猜謎游戲,看似暗戳戳發糖,實則是精心設計的碰瓷圈套。
品牌營銷: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給用戶埋“餌”增加營銷互動性,不妨參考參考明星的碰瓷營銷
10、吃瓜同時不忘造瓜
話不多說直接上案例——于正亂入攪局趙露思“綠茶事件”,順帶不忘宣傳自家劇《鬢邊不是海棠紅》——這也不是于媽第一次了。
這么多字,直到看到“鬢邊”我悟了
品牌營銷:營銷的不二法門——蹭熱點,你懂的
11、如何更好地“使用”明星代言人?
簽了明星代言人之后如何把其價值發揮到最大?是拍幾組代言照片在線下鋪一鋪?還是拍幾只TVC掛滿開屏?這是早期的做法,現在已經遠遠不夠了。
上文不止一次提到的抖音、小紅書,同樣可以作為代言明星的營銷新方式,和傳統手段結合使用。和明星的其他商業代言不同,這些渠道從一開始就用沉浸式內容,將明星、品牌、粉絲緊緊綁定,為普通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明星解密的通道,即便是路人粉也不會對實用性強的干貨內容排斥,實現吸粉的效果。小紅書粉絲反哺微博粉絲的情況并不少見。
品牌營銷:小紅書、抖音不僅迎合當下年輕的95后00后群體,還能將內容、故事、品牌、場景、調性、受眾進行多維度融合,更容易實現種草,提升消費者記憶度。你知道嗎,得物(毒)的用戶大多來自于新媒體,而非傳統媒體的推廣手段
12、人設和代言完美契合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沒有人看過倪妮的街拍吧?甚至有人說“倪妮街拍比她的私服更有味道”。不久之后,倪妮代言手機(主打拍照)的廣告就出來了。
要說明星街拍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哪個明星都有不少拿得出手的街拍照,但是像提到倪妮就能聯想到街拍教主,很多女生模仿她的街拍,進而相關代言跟進的情況并不是很多。
你要說這些都是巧合,我不信。
品牌營銷:品牌性格=代言人技能/人設標簽=用戶對品牌印象
13、明星營銷,一切圍繞明星
很多明星營銷的初學者在接到項目的時候往往會錯把對明星的營銷給了明星所扮演的角色,雖然營銷扮演的角色會拉近與粉絲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宣傳作品,但是常常不能真的作用于明星本身,反而會隨著作品的完結而關注度下降,甚至造成劇紅人不紅。
正確的做法是,把角色氣質移植到藝人本身。如《紅高粱》傳播中,用的是#朱亞文行走的荷爾蒙#,而不是#余占鰲行走的荷爾蒙#。
品牌營銷:明確營銷主體,圍繞營銷主體。盡管一年中有那么多的營銷campaign,但是品牌營銷的營銷主體就是品牌
14、巧用身邊人
為了立住鄭愷“大方”、“講情義”的人設,鄭愷送助理豪車、鄭愷請粉絲吃火鍋花銷過萬、鄭愷請全劇組吃飯餐桌一望無際、鄭愷參加初中同學婚禮……案例多多。助理、粉絲、同事、初中同窗都在人設營銷之列。
品牌營銷:如果你不知道全年營銷怎么玩,不妨研究研究鄭愷每個月的傳播節奏
15、確認目標用戶所在渠道和傳播渠道是否一致
那些經常出現在抗戰劇、婆媳劇、倫理劇,在長輩中知名度更高的明星,他們的粉絲通常不上微博、不混豆瓣、不逛知乎、不看B站,如果在這些渠道砸錢,大概率是人傻錢多。
而相反,如果是那些新生代流量明星,營銷主陣地要是放在各種大叔大媽聚集的線下市場、超市,也并不明智。
品牌營銷:品牌營銷人員也要在制定營銷戰略策略時多問問自己——我的目標人群到底在哪里?
16、年齡已不再是問題
還在信奉年齡是明星的過濾器嗎?在當下的營銷環境中,如果作品多、口碑好、有知名度基礎,完全可以借助新媒體實現二次翻紅。
你騰格爾叔叔唱《嘟嘟嘟嘟嘟》
消失在大眾視野中的楊雪 在抖音靠還原江玉燕
已有86W粉絲
17、除了人,作品也可以二次營銷
明星已有作品中的很多元素都可以重新當做賣點二次營銷,這樣做還會讓整個宣傳過程更加豐富、人設更加豐滿連貫。
品牌營銷:品牌已有的傳播作品不是傳播完就沒用了,還可以用來多次反復傳播。比如新媒體的物料放在后面的PR稿里,PR稿可以截圖用在之后的新媒體傳播中
18、第三方平臺or專屬平臺
國外很多明星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官網,國內像周杰倫、許嵩、鹿晗、鄭爽、黃子韜、范瑋琪等等都有自己的專屬APP(有些已經停止下載使用),用來發布工作行程、生活動態、演出資訊,直接面向粉絲營銷。這是因為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第三方平臺流量的不連貫性和不安全性。試想微博如果有一天不再開放(僅做假設),對明星來說那將是多么巨大的損失。
因此,搭建自己的專屬平臺,讓粉絲留存下來,更好地管理粉絲,做私域營銷,再搭配其他的公域流量做宣傳,是很多明星營銷都采用的方式。
許嵩個人APP
品牌營銷:很多品牌也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像自然堂、南方航空、Make up for ever都搭建了自己的SCRM Data Center。打破渠道壁壘,匯集來自線上線下的全渠道數據,把數據資產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營銷無外乎“有利可圖地滿足需求”,至于是營銷品牌還是營銷人,不過是“因對象制宜”罷了。
聲明:以上涉及明星僅為舉例佐證,不粉不黑,聯系侵刪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