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盜用最多的設計,都來自哪些獨立插畫師?
來源:TinyMonster
相信很多人都在不少公眾號上看過這些設計,甚至被某購物網站印制成了周邊售賣。但可惜很少人知道它們都來自哪些插畫師,只知被稱為韓國明星同款,或是北歐風海報。
這一期想和怪獸們分享三名經常被盜用設計的獨立插畫師,也讓大家能夠更了解這些好看插畫的出處,支持原創設計。
QUIBE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隨意印刷的線條畫,這幅作品來自法國插畫師Christophe Louis (a.k.a Quibe)。在agency擔任多年art director之后,決定回歸初心做一名獨立畫師,讓簡單的線條來表達飽滿復雜的情感。
從一開始勾勒小幅草圖,不斷尋找合適的線條節奏;然后逐漸畫更大圖案,不停練習直到滿意;最后將圖案在Adobe Illustrator上轉換為矢量圖。
在國內常被盜用印制成海報或者ipad cover,在國外Quibe的作品更多地是被選為刺青圖案。當在采訪中被問及如何看待大家把他的作品刺在身上時,Quibe的態度還是一貫的謙虛。
“ 一開始看到時,我感到相當意外。有人喜歡你的作品,愿意付錢買回家掛在墻上,已經是一種巨大的安慰。刺青可是人生里的一段長久感情,深入皮膚的!我感到有些慚愧,真的,也很榮幸。”
Quibe把自己的繪畫風格歸類為Figurative minimalism,靈感來源自書籍,電影,音樂,和...馬。是的,他非常喜歡馬!在他看來,用單線創作就像在人生中摸索,最終找到屬于自己的路徑:會意外發現捷徑,也會轉錯彎,甚至進入死胡同。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這一切都非常重要。
quibe
ig: @quibelog
French Illustrator, minimal artist.
Store: society6.com/quibe/prints
Henn Kim (? ?)
Henn Kim的作品會經常在公眾號的配圖中看到,Dark Twisted應該是最適合她作品的詞。這名來自首爾的插畫師,在微小空間中創作出的超現實感讓人回味無窮。它們通過視覺連接和意想不到的平行重疊,暗示內心深處的情緒和感受。
結合鉛筆素描和數碼工具,用黑白兩色創作出像達達主義詩歌,或者說弗洛伊德夢境解釋般的作品。好似我們的潛意識向現實世界打開了一扇窗,流暢地表達著自己。
Henn Kim (? ?)
ig: @henn_kim
Take your broken heart, make it into art.
Store: society6.com/hennkim
JEAN JULLIEN
一款被冠以韓國明星同款的手機殼,可能Jean Jullien本人都沒想到其在亞洲的火熱程度,還被盜用出了不同材質和版本。這名來自法國的插畫師,目前base在倫敦,對現代生活的洞察讓他成為了最受追捧的插畫師之一。
官方售賣
當代人的生活狀態
曾在巴黎受到恐怖襲擊之后,創作了一個peace?的插畫,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病毒式傳播。
I like to play with my creativity and give it different shapes to see how far I can stretch it until it breaks.
——JEAN JULLIEN
創作橫跨了插畫,動畫,裝置,服裝等等。他合作過的客戶包括The New Yorker, Nike,BMW, Qniqlo和Colette。就藝術專業來說,Jean Jullien基本就是學霸一樣的存在,讀完圣馬丁藝術學院又去了皇家藝術學院。在學校期間就已經開始接到商業的合作,畢業之后和哥哥一起成立了Jullien Brothers動畫工作室。
“If you become too influenced by others or worried if people will accept your style, you might not seem confident, and I don’t think anyone wants to hire someone who isn’t confident…”
Jullien喜歡用obsrvational(觀察性),critical(批判性)和playful(趣味性)這三個詞來描述自己的作品。雖然沒有受到特定藝術家的影響,但是在他眼里,第一個“設計英雄”應該是Saul Bass(發條橙等電影海報創作者)。
初為人父的Jean,看待人生既尖銳又緩和。閱讀他接受門戶網站的采訪是一大享受,能感受到精神上平等真誠地交流。
JEAN JULLIEN
ig: @jean_jullien
London-based graphic artist
Store: lamanufacture29.com
在制造業和勞動力都相當富裕的市場,原創性正被這個快消社會逐漸淘汰。每一天都在上演抄襲和借鑒的戲碼,價格戰也讓很多獨立品牌寸步難行。但就是有一些“固執”的人,還在堅持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也相信會有成功的一天。
就算失敗了又怎樣呢,至少一起努力嘗試過。就像相信人生的富裕和貧窮,并不是靠金錢的數量來衡量一樣;成功與失敗,也不只是以最終結果來做決定。
微信公眾號:TinyMonster
ID:CoolMonster_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