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創成長營:給數字營銷從業者的11條建議
你還在關注微信、微博、直播怎么玩,他們已帶領品牌,開拓全渠道營銷的布局;
你還在挖空心思傳播品牌理念,他們已實現將干貨化為故事來實現層層傳播;
你在花大錢做視頻廣告,他們已琢磨出讓廣告視頻失敗的13個坑,和14個避坑建議。
4月8日春季營創成長營Day One集訓,數字營銷精英們齊聚營創實驗室,探討出了什么趨勢、經驗和見解?這里有11個獨家錦囊,為你一一揭秘。
互聯網品牌篇
1
營銷戰略都建立在STP上
定位理論沒有失效
而是互聯網時代品牌有自己的生存邏輯
傳統企業舉步維艱,比如最重視品牌的寶潔公司,采用了很多戰略轉型措施,銷售業績依然蒼白。
另一番景象,我們互聯網品牌彎道超車,快速興起。比如,奶茶網紅店——喜茶,酸奶網紅店——樂純,互聯網零售第一品牌——三只松鼠。
他們做營銷的路徑和傳統企業有很大的不同:
做自己的產品和品牌
產品是第一位的,產品即營銷
小步試錯,不斷迭代(MVP、Soft launch)
“創造需求”-發現用戶不知道的需求
注重用戶體驗—使其成為產品和品牌的一部分
與傳統企業更為本質的區別是——產品與營銷的融合與割裂的區別,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和耗時憋大招的區別。
在產品研發層面,迭代-調整-迭代,降低試錯成本;在營銷(Go to Market)層面,產品的每一個接觸點,都是內容,都是溝通,都有引發傳播的可能。
在今天的數字媒介環境下,有人認為,定位理論在市場上是不是失效了,其實,定位理論不是失效了,而是從產品研發就在開始不斷迭代,一直延伸到產品交付(用戶體驗)階段,溝通從不間斷。
比如說,內容吸引注意力的時代,形式豐富多樣的內容,文字、音頻、視頻、互動游戲、電影,都是用戶注意力的自來水。而且,這個溝通是雙向的,動態的,不間斷的。
所有的營銷戰略都建立在STP——市場細分(segmentation)、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上,這一點永遠沒有變。
互聯網不是不需要品牌,而是有互聯網時代品牌自己的生存邏輯。
整合營銷篇
2
從點、線、面看待數字營銷
浸入式品牌營銷是未來
關于數字營銷,我們最早是打點,那個時候,什么火做什么?我們把每一個渠道都當成一個獨立的營銷單元,比如說微博火就做微博,微信火了做微信,電商火了做電商,現在的直播火了做直播,都是在打點。
后來的2.0版本,我們任務營銷渠道需要有區格,比如說搜索系、社交媒體系、社交系、電商系、直播平臺系,這個是線。
回歸營銷的目的,未來營銷的走向是浸入式品牌營銷系統,數字營銷在這里已經不出現了,反而代之的是這個全渠道營銷系統。它是全方位浸入式的:全鏈路、全媒體、全數據、全通路。你找不到一個人跟品牌建設、營銷沒有關系。
3
如果你的營銷活動不是端到端的,就不要做
不少品牌是線上一套玩法,線下一套玩法,一不小心,連自家的線上店鋪和線下門店都成了競爭關系。時候該整合營銷,激發最大化的效益。
優衣庫Ultra Light Down campaign,選擇在雙十一時機與天貓聯合。在需求創造方面,通過6支方言版rap視頻,針對不同的細分人群,做social推廣去激發UGC、放大傳播效應。而在close deal階段,進行全渠道統一調價、線上下單能門店取貨,門店渠道數據打通,例如線上下單也能門店提貨,讓各渠道的消費者無縫參與。
4
內容依舊是王,但切入點要具體一點
好內容不光要用于打品牌知名度。根據根據投放的渠道,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例如需求創造、客戶關懷。
除非是Corporate branding,內容越聚焦,越能觸達消費者。
講好故事的標準是 1.以消費者為中心 2. 基于具體場景去講 3.以細分領域為導向。
Storytelling,
but consumer-centric,
scenario-base,
or segment-orientated
5
消費者參與應該滲透到各個板塊
從傳統直線式廣告,轉向沉浸式數字化多媒體體驗的過程中,不妨多用不同的體驗方式,來增強年輕消費者的忠誠度。
以迪士尼為例,鼓勵消費者參與的手段包羅萬象:營養食譜鼓勵均衡飲食、星球大戰粉絲慶典展示粉絲作品、主題公園引用“my magic”系統,憑手環實現一系列福利……
當線上與線下的界限越加模糊,品牌CRM/SCRM系統需要升級,才能實現精準、移動營銷。
品牌故事篇
6
干貨大家只會收藏
好故事才激發傳播
很多品牌內容會以行業報道的寫作思路來展開:直接講觀念、數據傳輸給別人,出現的人物沒有完整面貌,只有細碎的引用片段。如此一來,對消費者而言它就只是信息,產生不了印象和共鳴。
你會發現過去半年的超級爆款,例如郭德綱、曹云金師徒大戰、王寶強婚變,無一例外,都是細節豐富的人物故事。
不妨將觀點、邏輯以故事為載體去講述,將人凸現出來,將觀念邏輯往下沉,讀者在接受故事的同事,會更加順暢地體驗核心理念。
7
精彩的故事一定會引起讀者的共鳴效應
別人寫咪蒙篇篇10萬+、廣告費高的成績,我寫的是一個對文字創作有野心的人如何在世界中找到讓自己舒服的位置的故事。大家會在故事中聯想到自身的命運,繼而喚起一些情緒。
8
精彩的故事聚焦于遭遇困境的人
因為最能觸動人心的人物深層性格特征,一定是在遭遇壓力、困境時得以凸顯的。《人民的名義》中最火的正是麻煩最多的達康書記,我們很難從日常去判斷他的特征,而在一個個險境的沖擊下,觀眾才能感受他的人性本質。
9
多用細節來表達人物遭遇困境的經過
大家討論《人名的名義》很少有人會去提它的10億票房,多是議論故事中的具體情節。細節能讓人多次回味。
10
用一個沖突來開頭,吸引力立刻上升
要讓人對故事感興趣,別從頭到尾介紹事情的來龍去脈。單是調整開頭,從事情發展脈絡中提取一個沖突情節來做開頭,吸引力也會優于從頭開始講。
視頻創意篇
11
有13個坑會讓視頻廣告變得很尷尬
有的品牌能把廣告拍得像電影一樣吸引人,有的廣告就是花了大錢,卻讓人看得很尷尬。
煉成一個尷尬的故事,有13個坑。
有13個辦法,可以讓你的廣告故事不那么尷尬
——————
以上,僅僅是營創成長營春季 Day One中所探討的精彩片段,觀點來自
(1)歡迎進入品牌的數字時代
@漩渦.Leon - 營創科技CEO、營創實驗室創始人
(2)品牌數字營銷的現在與未來
@Brenda Cao - 微軟數字及電商營銷高級市場經理
(3)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
@何瑫 - 《智族GQ》總主筆
(4)讓視頻故事不尷尬的13個建議
@張馳 - 前環時互動ACD,杜蕾斯Team創意負責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