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者”出發的廣告語創作三原則
從最古代原始的吆喝售賣、懸壺掛旗等簡單形式,發展成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嗅覺(如不同酒店和商場針對定位采取不同香型的香水、電影院爆米花的香味)等等多感官結合的立體化呈現,商業廣告變得琳瑯滿目、無處不在。隨著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在不夸大事實的基礎上,如何創作出吸引人、打動人的廣告語,變得更重要起來。如今人們挑選商品時可供選擇的品牌很多,獲取信息的渠道更是多不勝數,這要求品牌不能再自說自話,而是真正從顧客的角度來思考創作廣告語。
智誠靈動認為,廣告語就是品牌定位的顧客語言。不能只從自身角度出發,也不能片面地討好顧客,必須結合自身的定位、價值觀和顧客來創作,這要求在創作時,需要對顧客進行調研(調研往往在品牌定位之前),或對顧客有深刻的洞察。主要有三個原則:
1、廣告語最好帶有行動命令
Just do it(盡管去做)——耐克
怕上火喝王老吉——王老吉
洗洗更健康——婦炎潔
上天貓就夠了——天貓
自律給我自由——KEEP
每個人命中注定有一塊玉——七彩云南翡翠
廣告語的目的,不僅讓顧客記住自己的品牌、產品、價值觀,更要讓顧客趕緊行動起來。所以很多優秀的廣告語,都帶有一定程度的行動命令,往往使用號召式的祈使句式。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廣告語最好帶有行動命令,但這種命令是柔和的、隱性的,而不是單純命令式的,我們應該避免單純的命令形式,因為它可能會導致顧客的抗拒和反感。
一般來說,帶有行動命令的廣告語常常帶有動詞或狀語,旨在向顧客發出催促,暗示其采取行動,讓顧客產生即時的消費沖動。
2、廣告語要符合顧客的利益
真誠到永遠——海爾
專業去屑——海飛絲
I'm lovin' it(我就喜歡)——麥當勞
你本來就很美——自然堂
茶一杯心自遠——曉陽春
顧客的利益不僅是物質上的客觀需求,也是精神層面的主觀需求。如今商家不能再是“產品是被我賣出去的”思維,而要轉變成“產品是被顧客買去的”思維,廣告語也要從這點思考,必須洞察顧客的真正需求,這種需求可以是顧客的某個痛點,也可以是顧客的某類個性、價值觀,甚至是顧客對世界的態度。
與之對應,我們創作廣告語的時候,可以從產品或服務解決某類問題入手(即產品或服務的某個利益點),可以從品牌的關鍵觀念、價值主張出發,可以從精神層面與人們產生共鳴的內容進行表現。
3、廣告語要通俗易懂易于傳播
多快好省——京東
這世界很酷——優酷
認真你就輸了——Acfun
常聯系——QQ郵箱
有錢感覺真好——網易有錢
有點兒意思——快手
好吃到飛起——愛寵旺旺
廣告語最好做到簡潔明了、精煉準確,廣告語不宜太長,越長則宣傳成本與溝通成本越高。用人們的口頭語、常用語或諺語等無需解釋的話,能降低宣傳成本與溝通成本。高爾基說:“語言的真正美產生于言辭的準確、明晰和悅耳。”廣告語更是如此。
當然,還是如前面所說的,廣告語需要結合品牌本身和顧客,不能片面討好顧客而與品牌無關。所以也需要有效地結合品牌的特性、主張、情感。如智誠靈動在服務一個寵物食品品牌“愛寵旺旺”時,先找到其定位——“有功夫的寵食品牌”,然后從定位出發,為其設計的LOGO是一只如超人一樣披著披風的狗。最后再結合超人、真功夫、產品味道好等關鍵元素,從常用語出發,為其創作廣告語“好吃到飛起”。
智誠靈動通過與中國傳媒大學BBI的聯合研究,發現移動互聯網時代有“透明化”、“專業化”、“圈層化”三個鮮明的特征。如今許多互聯網品牌,為了在自己的圈層準確發聲引起共鳴,在創作廣告語時,開始使用互聯網語言,講究逼格或文藝,用來拉進品牌與顧客的關系,如“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下廚房”、“我們的精神角落——豆瓣”、“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片刻”、“全是傲嬌的品牌,只賣呆萌的價格——唯品會”等等。這要求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對顧客有深刻的洞察,否則看似美麗實則空洞的文字,難以讓目標顧客行成真正的共鳴。
總之,廣告語是品牌定位的顧客語言,反應的是品牌與顧客的關系,只有洞察顧客,從顧客的角度出發來創作,才能更有效的引起顧客的認可與共鳴。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