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出用戶喜歡的酒?央視廣告揭露江小白釀造基地
提到白酒,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問了公司一圈后浪,說得最多的關鍵詞就是“中年人” “酒桌文化” “名酒之鄉” “央視黃金檔”??傊坪醺麄冏约簺]什么關系,大家好像喝不來,也喝不起。
在整個中國酒行業的蓬勃發展史中,一直充斥著一股“隱憂”——那就是年輕用戶真的沒那么買賬!
這就好比一個中年男人,事業有成名利雙收,但暴露在風中的荒蕪頭皮莫名令人局促。如果說禿頂是全天下男人的中年危機,那么新一代消費群體斷層就是整個白酒行業的 “中年危機”。
新酒飲時代初顯
各大酒企始終都在嘗試走近年輕用戶的心,征服他們的味蕾。十年前,遠在山城的江小白成為中國酒行業率先打開年輕態市場的一把鑰匙,業界都稱“江小白給了年輕化用戶第一杯酒”。不少人將其成功原因粗暴地歸結為“營銷+情懷”,非也。著名財經雜志《商界評論》就曾犀利點評,當年江小白能在白酒紅海擠占到新位置的根本原因,正是緣于將產品高效送達到消費群,與消費群高效互動。
簡言之就是江小白能夠跟消費者達成高頻的情緒共鳴。取名“江小白”,正是寓意生活中那些鮮活而又真實存在的小人物。有多少人在喝酒時會真的追根溯源,吟詩頌詞。更多人無非都是將生活的苦辣心酸兌在酒里,裹挾著一口吞下。
這種接地氣的定位和定調,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所以江小白火了并非偶然。但這種成功同樣不可復制,就連江小白自己都難以再復制。
跟中國酒大環境總是難以適配這群人一樣,江小白后來的路也走得并不平坦。靠表達瓶累積的粉絲,多是文藝青年,這批用戶最后愛上的是江小白打造的年輕文化,并非白酒。文案營銷太過矚目的背面,則是消費大眾漸漸忽略了其產品本身的困局,尋求品牌的破局之路無疑是江小白現在的重要功課之一。
品牌的破局之路
而這一切還是得從用戶入手,看看這屆90后、95后,一言不合就裸辭,對奮斗雞湯生理性排斥,對畫餅那套嗤之以鼻,對職場PUA大膽說拜拜,說到底求的無非是一個平等和尊重。而這種對平等跟尊重的需求也體現在他們喝酒的態度上,拒絕爛醉如泥,拒絕強行勸酒,拒絕高度辛辣,拒絕土味包裝。
充分了解消費者的產品需求和情感需求,是江小白不斷調整升級的基礎。不過,現在年輕化用戶的喜好眾口難調,個性化需求凸顯,又該如何滿足?
其實答案很明顯,將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擺在首位。江小白這幾年鉚足了勁,煥新動作頻繁。從水果味江小白當年以蜜桃味初試,到產品度數升級推出更符合老炮的501,再到最新更加契合年輕化酒飲潮流的果立方,一切不言而喻。
據了解,當初江小白正是在自己舉辦的“江小白+品牌創造者大會”上,收集到了用戶們的各種建議,才研發和生產了多款口味的水果味江小白。并在今年618當天限量首發后,又再度根據用戶反饋進行了優化和升級,最后出來的成品就是新上市的的水果高粱酒——江小白果立方。
做市面上獨一無二的酒,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來打造差異化的產品,似乎成為了江小白的長期方針之一。
央廣背后的酒莊
最近,關于江小白“是不是要走傳統白酒老路”的戲謔聲此起彼伏,原來是江小白的廣告悄然搬上央視。很多人只看到江小白登陸央視黃金檔這個動作,卻忽略了短短數秒的廣告片中,出現了江記酒莊高粱釀造的畫面。
一直以來,江小白在大眾眼里都是以營銷見長,可是關于坐擁現代化酒莊這樣的事兒,卻并未被人熟知。有時候竟不知營銷跟情懷到底是江小白快要打爛的牌,還是大眾的一種刻板印象。當所有人還在以過去的眼光打量這家企業時,人家早已悶聲干大事,集中力量打造重資產,構建完備的全產業鏈布局。在這支廣告片中,江小白的真實面貌似是才得以閃現。
據考究得知,江小白的各線產品均產自江記酒莊,該酒莊的規模跟現代化程度在國內都屈指可數。目前,江小白在生產方面已經投入超過20億元,廠房設備、研發設備皆是現階段能夠達到的頂配,研發中心甚至還擁有一棟獨立大樓。結合此番央視廣告背后江記酒莊的露出,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解讀,似乎亦是江小白釋放出的一個信號——“對于釀酒我們是認真的”。
離江小白給年輕用戶第一杯酒已經過去數年,業界一直在追問在盼望“江小白給年輕化市場的第二杯酒到底在哪里?”其實一切已經不言而喻,這第二杯酒將會是用產品真正征服用戶,用一顆如同為親朋釀酒一樣為用戶釀酒的拙誠之心,釀出極致的風味。
“做企業本身就是在迷霧中前行”,到今天再來回望這個品牌,雖然無法定性它未來成功與否,但對于深耕年輕化市場這塊,江小白似是有了自己的獨特的心得和探索經驗。大膽猜測,包括這次央視廣告在內的系列動作,或許都是在給這“第二杯酒”當發酵的“酒曲”,離端上桌可能不遠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