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雙語新聞(ID:Chinadaily_Mobile)
作者:王愷昊
原標題:驚艷!《航拍中國》拍出最壯美的神州大地,這才是向世界介紹中國的正確方式
從空中看中國是什么樣子?一部刷爆朋友圈的紀錄片或許能給人答案。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大家提到自然紀錄片,想到的就是 BBC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但這次,央視終于亮出了大招。
春節期間,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一部紀錄片以潤物細無聲的低調迅速占據了話題熱門。
由中央電視臺出品、央視紀錄頻道委托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高清紀錄片《航拍中國》(Aerial China)播出了前四集,好評如潮。
從 3 月 3 日開始,這部紀錄片第一季的全部六集以完整面貌再次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每一集都會選取中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展現最具代表性和觀賞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以空中飛行線路為線索,用故事化的敘事展現一個熟悉又充滿新鮮感的美麗國度。
官方宣傳片先睹為快,感受下天際遨游的感覺:
片頭這段解說詞氣勢磅礴,英文翻譯也很優美,我們來欣賞下:
總有一些風景
Some scenery是我們的想象到達不了的地方
is unreachable in our imagination一片葉脈可以綿延數十公里
One leaf can stretch dozens of kilometers水和云架起夢中走過的路徑
Construct the path in dream with water and cloud我們和高空氣流周旋著
High up in the sky we tango with air currents創造出一個垂直世界
To create a perpendicular world陸地邊緣奔騰著生命的律動
Life's rhythm gallops on the edge of the land密林深處回蕩著古老部落的傳說
Deep in the woods, it echoes folklore from ancient tribes高山之巔隱藏著上古神獸的蹤跡
Mountain peak hides traces of Paleozoic beasts俯瞰云下的世界
See the world from above圖形、線條的背后
Shapes, lines是上天造物的秘密
Behind them lie the Creator's secrets數億年前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 ago這里的魚群和沙子一樣多
There were as many fish as there is sand now如果潛到水面之下
Diving in the water會發現我們正在飛越的
Is actually flying over是一座座山頂
A row of mountains蓬勃的生命
Vigorous life在此周而復始地循環
Travels in the life circle over and over直到山林改寫了它的基因密碼
Until wooded mountain overwrites its genetic code直到海水更新了它的流浪軌跡
Until the sea renews its wandering trail我們對這里的生活極盡耐心
We have infinite patience with this land在纖維之上提取智慧的載體
Wisdom is born on the fiber extract在沙漠深處創造生命的能量
Life energy is created deep in the desert有時候
Sometimes日子過得像浮萍
Time passes away like duckweed fades away有時候
Sometimes生活又必須逆風而行
We are designed to march against the wind上千年的歷史跨度
The span of hundreds of years就是從此岸抵達了彼岸
Is just the gap between two shores六百年的暮鼓晨鐘
Morning bell and evening drum last for six hundred years保持著先人們的時間慣性
Accordingly, ancestors sensed the passage of time幾十年前
Decades ago這里的漁民
Fishermen dreamed of還在憧憬外面的世界
The outside world現在
But now它已匯集了半個世界的期待
Half of the world's expectations are focused here
是不是已經熱血澎湃了呢?
目前,《航拍中國》在豆瓣的評分已經不可思議地高到了9.4分,這意味著它已經成為了豆瓣上評分最高的航拍紀錄片,超越了《鳥瞰德國》、《航拍美國》等類似題材的制作。
看到如此高的評價,該片的導演余樂倒是很坦然:
“過去人們推薦一部好的紀錄片,經常會說這是 BBC 的制作,這次終于不用了?!?br/>When people recommend a documentary, they always say something like 'It's a production by the BBC', but not this time.
余樂說,“從國際上看,近年來出現了不少展現各國形象的優秀航拍紀錄片(Aerial documentary),受到了各國民眾的廣泛歡迎。《航拍中國》便是央視向國際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舉措。”
前四集里,從海南的熱帶島嶼風光和南海的碧波萬頃……
到陜西飛躍秦嶺和古城西安的穿越之旅……
再到新疆攝人心魄的草場和雪山……
以及黑龍江千里冰封的凍人美麗,都把雙語君看得激動萬分。
三沙被稱為“大海瞳孔”的藍洞和“涇渭分明”的奇觀……
伊梨山花爛漫的杏花溝……每一幀截圖都可以當桌面……
特別是新疆那一集,讓雙語君終于領悟到“美哭了”的真正含義,這么大的地方50分鐘怎么夠呢?
最新的兩集分別關于江西和上海。我們所熟悉的婺源古村落、廬山、鄱陽湖以及外灘那些著名的建筑一個不落,但是角度不同,風景也顯得非比尋常。特別還加入了一些上個月元宵節前后剛剛拍攝的畫面。
像導游一樣講故事
紀錄片的制作團隊表示《航拍中國》參考了大量類似的作品,但決定做出一些獨特的風格。余樂說:
“我們就像導游一樣,領著人們來到這些有故事的地方。所以我們的語言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也不會用哲思和觀眾拉開距離?!?br/>We are like tour guides ushering people to see these places with interesting stories, so we do not take a philosophical and pedagogical tone in the narration.
導演余樂工作照
《航拍中國》的解說(voice-over)信息量足夠大,語言幽默,不時調侃,但是又恰到好處,還得大家自己慢慢體會。
余樂說:
“我們準備了兩三種風格不同的解說詞,慢慢摸索之后,最終還是選取了這種和觀眾講故事的方式。當然,這背后的準備工作也花了不少時間。”
解說詞邀請了包括葛劍雄、余秋雨在內的眾多科學家、歷史學家、文化學者作為強大顧問團,最后成稿也由社科院專家反復確認。
超級大制作
該片的制片主任梁棟也透露了他們宏偉的目標,在未來五到六年時間里,《航拍中國》將會覆蓋全國全部 23 個省、 5 個自治區、 4 個直轄市和 2 個特別行政區。
光第一季,央視就組織了多達 300 人的四個攝制組、動用 16 架載人直升機、 57 部無人機,奔赴“東、西、南、北、中”各地,飛行的總里程超過了 15 萬公里。
說到如此大規模的拍攝,梁棟回憶說安全保障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美麗畫面背后的艱辛恐怕只有攝制組自己可以領悟。
“其實一季里面我們就拍鄰近的幾個省是最省事的,把人派到不同的方向當然談不上多經濟,”梁棟說?!暗牵覀儬幦≡诿恳患纠锩娑急M可能展現不同地區的差異,這樣也保證了每一季節目在影像上的觀賞性?!?/p>
比起之前的《航拍美國》,梁棟表示中國多元的文化和豐富的地貌給了《航拍中國》更多創作的空間。
“從空中看,中國不同的省之間的差異更大,觀眾也不會感到審美疲勞?!?br/>In Chin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ne province and another are even more obvious when seen from the air. The audiences will never be bored.
在地面上只能看到沙漠,從空中看到的卻是伸展的樹枝。
為了尋求最獨特的視角,梁棟也與軍方進行了充分溝通,并得到了大力支持,獲批進入一些從未對民用航空開放的領域進行了拍攝。
此次用于無人機拍攝的一些設備之前也多是軍用,在國內紀錄片拍攝領域也有很多突破。
雖然主創們透露《航拍中國》是央視史上投資最大的紀錄片之一,但是具體數字并沒有對外公布。
這一項目最初啟動是 2015 年10月, 2016 年 3 月進入了實際拍攝。短短一年時間就推出了第一季,可以稱得上是“神一般的速度”。
余樂導演還是覺得有些許遺憾:
“如果能再更多地在不同的季節去拍同一個地方,那效果可能會更好?!?br/>If I had more time to cover the same places over different seasons, we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do an even better job.
拍攝之前的大量準備工作必不可少。每一集差不多都得先列出 100 多個候選區域,再層層“海選”,確定差不多 50 - 60 個拍攝點,進行調研和實地走訪。
最終因為片長限制,還是有三分之一拍了的地方沒有播出。為了這六個50分鐘,采集回來的素材(footages)差不多有220小時。余樂說:
“有的美景站在地上根本無法想象?!?br/>Some scenes cannot be imagined while on land.
相反,也有些地方我們都覺得很漂亮,可是從空中看也很一般。中國的發展之快也是攝制組面臨的一大難題。
“中國的變化實在太快了。比如有的前期調查是基于 2014 年的衛星圖片準備的,等去年實地考察發現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br/>China is changing so fast. So, some of our preliminary research was based on pictures taken in 2014, but when crew arrived there last year, the landscape had already changed.
做最高質量的紀錄片
過去傳統的中國電視紀錄片都是導演看著前方攝影師帶回來的鏡頭剪片子,而這些鏡頭很多都是即興拍攝的。這次的《航拍中國》完全打破了這種模式。
在攝制組出發之前都編寫了“目標書”,有點像拍電影的劇本和分鏡頭。一集差不多需要 50 多頁紙的目標書。
“前方攝制組要拍什么都必須嚴格按照目標書,如果想做世界上最高質量的紀錄片,我們得遵照工業化生產的流程,”梁棟說到這點很是自豪?!耙苍S我們的目標書可以給以后中國的紀錄片制作提供參照?!?/p>
即便精密設計的目標書也不能預測所有的狀況,特別是野生動物的拍攝。余樂說這是最難拍的場景:
“很多動物都對無人機的噪音非常敏感,不過攝制組也有過不期而遇的驚喜。”
Many animals are extremely sensitive to noise, which was a problem with the drones. Nevertheless, the animals also gave us the biggest surprises.
在陜西,他們拍到了野生羚牛,而他們在當地的向導說自己已經有20年沒有見過了。
在黑龍江,他們在試圖接近一群東北虎的近景時,一只東北虎不但不怕,反而一躍而起試圖去抓無人機,這也留下了整個第一季中最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配樂出彩
讓人難以釋懷的還有《航拍中國》的配樂(original soundtrack)。來欣賞片頭的一段:
雙語君感覺幾乎可以比肩《走出非洲》、《與狼共舞》這些殿堂級電影里展現大自然雄奇的經典段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擔當片子作曲的著名音樂人王備老師透露,在創作之前他甚至沒有看到拍攝的片段。
“導演只是讓我去表達對大地之美的熱愛,作曲很難有量化的標準來衡量。我需要的是一種情懷。《航拍中國》不是一部故事片,我很難為不同的段落設計不同的旋律,但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應該變化多一些,而不能一味地氣勢恢宏。我們需要和觀眾在一個平等的狀態下對話?!?/p>
那么,大獲成功的《航拍中國》下一個“小目標”是什么呢?
“我們可能沒什么時間休息,”梁棟笑著說?!跋乱粋€目標應該是準備第二季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