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市民當成最大甲方,一個在建成那天“消失”的博物館……
攝影師:Iwan Baan
作者:食堂君,來源:AssBook設計食堂
經過漫長的疫情閉館,6月10日里斯本MAAT 博物館再度開放,以葡萄牙的熱情呼喚大家來這個最棒博物館!
新展覽內容為瀕危鳥類的聲音,門票在贈送小笑羅勒盆栽上。2017年里斯本憑借這個博物館打敗維也納等城市,被權威設計媒體《Wallpaper》評選為2017年最佳城市。這個博物館有什么故事?
MAAT 博物館(Museum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它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塔霍河邊上。
由于過去幾年推動藝術和博物館的開幕,權威設計媒體《Wallpaper》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評選為2017年最佳城市。
Designboom 也把 MAAT 列入年度10大博物館中。
巴黎有蓬皮杜,倫敦有泰勒美術館,但在過去的20多年里,里斯本沒有一座相匹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直到八年前,事情有了轉機。EDP 基金會計劃在里斯本河岸開辟新的藝術區。
AL_A設計的這座博物館就是將整個城市推上世界設計城市頂峰的項目。
很酷,還有幾分優雅和溫柔。
但它不止于美。它對建筑師的啟示,就是提醒我們要保持敏感,注意場地。
場地,真是一個被建筑師說爛的問題。在 MAAT 的設計上,EDP 基金會沒有按慣例展開競標,而是直接委托英國事務所 AL_A 進行設計(勇氣可嘉)。
這不太明智,因為之前有過太多“不成功”的案例了。
2014年,扎哈拿下東京奧運會主場館競標,之后卻因“體量過大,形象突兀”遭到了伊東豐雄、隈研吾、藤本壯介等日本建筑師的聯名反對,最終方案被日本政府否決;CCTV大樓建成已有10年,但批評的聲音從沒停止:建筑師認為它耗費大量金錢,跟北京格格不入,大眾也表示看不懂他;兩個方案都是都是從激烈競標中勝出;評委團也是由經驗老道、技術過硬的大師組成,但這更都凸顯了建筑師的困境:越是個性,就越難服眾。于是,AL_A 在 MAAT 的方案上有意放低了姿態。
雖然設計團隊來自英國,并不熟悉葡萄牙,但設計非常高效。直觀感受作為靈感(大眾角度),理性方式解決問題(專業手段),才能促成一個誠懇的設計。對于場地的處理可以說是不動聲色。但他們真的把里斯本居民當成了最大的甲方。項目負責人在說:那是在2010年11月,他們第一次去看了基地,這才意識到這是南方(相對于英國)。天色和潮汐一直在變,不同時刻都會有不同的景色;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環境渲染出一片金色,帶來了很強的感受……直覺告訴他們:建筑應該反映環境的變化。連起初的效果圖也是金色的。
但深化中舍棄了許多線條的扭轉,讓建筑更適應周圍的建筑。因為擔心建筑體量過大,建筑空間往下挖了一塊。沿街面只有兩層高,在沿岸建筑中,它卻是最矮的。
沿河對岸還是里斯本地標“4月25日大橋”,所以建筑屋頂被設計成了觀景平臺。
通過從兩側逐漸抬升的坡道,人會慢慢匯集到大平臺中,可以眺望遠處的大橋。
為了承擔起城市跟河岸的過渡,又架起了橫跨馬路的人行天橋。
建筑外檐懸挑很大,為觀眾提供了一塊夏日的蔭蔽處。
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通過多次折射,挑檐把陽光引入了展廳里。
流暢的外觀也延續到了室內,橢圓形展廳有70m×40m,居然一根柱子都沒有。
超大空間也為大型的現代藝術裝置,預留了足夠的場地。
更感人的是,這個建筑使用了代表葡萄牙傳統文化的材料——瓷磚。葡萄牙是歐洲的陶瓷之都。因為得到皇室的喜愛,從15世紀開始,瓷磚在葡萄牙建筑流行起來,藍色花紋的瓷磚更算是一種特產。
為了尋找到合適的供應商,建筑師找到了巴塞羅那的Cumella公司。他們是第三代家族產業,家族起初是和高迪合作的,高迪的所有修復工作都由他們來完成。這群手藝人完全了解自己的手工藝,用了將近四年的時間來開發這種瓷磚。
為了貼合曲面,在六邊形網格的基礎上再一分為二。
瓷磚在立面的直紋曲面上可以自由活動。由于它是3D立體的,使得折射效果更加變化多端。
陰天、晴天、日起、起落,都展現在建筑表皮上。
晚上的博物館也是光彩照人。
15000塊瓷磚包裹出一個建筑,成了城市的一道景觀。無論是來看建筑、看展覽、看風景,人們都有理由來這里。它很精致,但還是釋放了里斯本。當地只有五十多萬人口,但通往 MAAT 的天橋一度因為人流過載而關閉。
真實的狀況一點不過分……
很像中國的黃金周。
當人潮褪去,這里又成了一個濱水公園:安靜、美妙、透過照片就能想象出潮水的聲音。
入口廣場跟河、屋頂跟廣場交接的地方做成了緩坡,模糊了邊界。
遠遠看去,建筑就像陷入了場地中,如同一片白色沙丘。
建筑師在這里給出的方案:平衡新舊、利用場地、滿足功能,而且保持足夠的開放性。
今年,MAAT再一次升級了它的開放性,SO-IL Architects為它設計了Beeline——一條從平面和剖面上將MAAT切割開的小徑。
Beeline的切割,由室外到室內都創造出更豐富的空間和體驗,將博物館轉變為功能的市民客廳。豐富的活動和不定期的免費開放,讓所有的空間都被更大限度的激活。
不得不說,優秀的建筑設計總是在為城市創造新的價值,為城市輸送著源源不斷的元氣與活力。
參考資料:https://www.gooood.cn/installation-beeline-by-so-il-architects.htmInstagram:maatmuseum
作者公眾號:AssBook設計食堂(ID:AssBookGroup)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