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家線上新冠博物館,都是疫情期間的我!
作者:thepluspaper,來源:thepluspaper
原標題:世界上第一間新冠藝術博物館
疫情期間,“線上”這個詞突然開始扮演起了更重要的角色。
除了已經習慣的線上支付,線上辦公、線上開學、線上聚會、線上健身甚至線上蹦迪等等活動的出現,仿佛讓我們來到了賽博世界。
@iammoteh
最近,相信大家也被一場世界范圍內的線上音樂會刷屏了;而在隔離期間一間特殊的線上博物館也悄然而生——The Covid Art Museum,世界上第一家誕生于新冠肺炎隔離期間的藝術博物館。
“嘿,
別為效率不夠高而感到愧疚;
這沒什么,
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geloyconcepcion
這間博物館里的作品都由作者自己提交,形式不限、題材不限,只要可以展現隔離在家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那些誕生于隔離期間有趣的藝術創作,和其背后的故事。
01
“在外出購物時我不敢碰手機,
不想進行交叉污染。
想找到一種方法,
在額外觸碰的情況下,
寫下我的購物清單。”
—— @ek_the_pj
02
“隔離期間,我們抽了比平時更多的煙。
香煙和病毒的共同點是,
它們都能“殺死你”。
病毒中的灰燼有一種挑釁和幽默感。
殺不死你的東西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 @valia.rs
03
“喝茶、聽歌、畫畫、唱歌、寫情話、大笑、
給媽媽打電話、泡澡、看火影忍者、
照顧植物、冥想、運動、讀書、工作,
好好照顧自己的同時保護他人。”
——@sacree_frangine
04
“我正在用我收集的植物做一個日歷,
放在位于巴亞蒙市中心的小露臺上。
我試圖記住時間的流逝,
以及這些植物被隔離和
封裝在小塑料袋里所經歷的變化。”
——@sarabelsantosnegron
05
“這些日子提醒著我們,
不論種族、文化、宗教或性別,
我們都是平等的。
這種疾病對人們一視同仁。
我們也應該這樣做。”
—— @icyandsot
06
“這張照片拍攝于3月24日,
當時我已經在家隔離了一周。
創作它是因為,我喜歡吃奶酪!
它們是隔離期間的小確幸。”
——@valentinebillette
更多有意思的作品。
07
2020年流行色
@guadalupecaceres
08
“1. 多旅行 享受當下
2. 賺更多錢 少花錢
3. 減肥增加自信
4. 買房 成家
5. 學習,也教別人學會些什么
6. 關注自己,關心他人
7. 找到真愛愛”
▲2020新的愿望清單
@mayteoliva
09
“不知道今天是幾號,
天氣不重要,地方不重要,每天只走一百步,
全靠社交媒體和Podcast活著,
沒有計劃,相機里全是我的狗狗。”
▲手機應用程序新功能
@artbabygirl
10
▲隔離就是生活
@philiplueck
11
▲宕機2020
@mariavisuals
12
▲希望與你再次相見
@boscoshane
13
▲2020年的愛情
@giuliajrosa
14
▲帶上一次性手套也得美美的!
@despinameimaroglou
15
▲開視頻會議的你
@derega
16
▲蜘蛛俠也不得不居家隔離
@giuseppe_veneziano
17
▲我需要更換一節強力電池
@n_o_c
18
▲想法總比困難多
@carrietup
19
▲一”紙“難求
@panicstudio
20
▲是時候換個發型了
@mateydesr
21
▲名畫也戴上了口罩
@teresa_cucala
22
▲2020年度假后的我
(真的還會有度假嗎?)
@burnttoastcreative
23
▲2020年的歐盟
@amadeusamadeus.de
24
▲病毒掃雷
@mariamiguelcardeiro
25
▲久坐
@joyceartworks
26
▲請保持安全距離
@lorenzo.capobianchi
用藝術的方式,化解嚴肅的社會議題。歡迎一起到 Instagram 上參觀 @covidartmuseum
作者公眾號:thepluspaper(ID:thepluspaper)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