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CityPop風格插畫,讓我想起童年的日本動漫
作者:Mr Tiger,來源:太格有物
原標題:跟著這位次世代 CityPop 藝術家,踏上開往25世紀的攻殼機動列車
City Pop 作為日本80年代經濟泡沫時候的經典音樂風格,以描述都市、生活、戀愛等享樂主義思潮,整體脫離了社會性的沉重感,呈現出一種對美好時代的幻想,熱衷于活在當下,音樂人以山下達郎為代表。
山下達郎《Ride on Time》1980
其中 City Pop 音樂的專輯封面也極具自己特色,并以永井博的作品為代表。設計以低像素的風格外加強烈的色彩對比,以及汽車、大海、泳池、夕陽、中產階級消費、廣告霓虹、都市建筑幾乎已經構成了 City Pop 風格設計的標配元素。因此對于很多人來說“City Pop 也是一種被插畫師定義的音樂”。
永井博 City Pop 藝術作品
永井博 x niko and...聯名作品
Vaporwave—蒸汽波作為當下非常流行的電子音樂和視覺藝術,在2010年左右興起于互聯網社區之后,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次世代青年掀起的一場藝術運動。
這類作品風格主要取材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日本流行文化元素,其中包含了都市生活、購物中心、商業廣告牌、電子游戲、復古科技、早期互聯網等,同時也受到賽博朋克科幻風格的影響。
Vaporwave 最為常見的設計風格元素
在互聯網時代徹底爆發之后,Vaporwave 風格更多是給逐漸被人遺忘的 City Pop 音樂和設計風格,賦予了全新次世代的審美,既包含了懷舊復古氛圍,同時也加入了千禧一代的自我思考。
蒸汽波音樂則多采樣于八九十年代的日本 Funk、City Pop、動漫音樂等,選取各種較為吸引人的部分,或者結合一些動漫原聲對白進行制作,帶來一種“現代感的紙醉金迷”懷舊聽覺體驗。
在電影《國產凌凌漆》(1994)中美到驚艷的已逝演員陳寶蓮,也被國內眾多蒸汽波愛好者奉為經典
藝術總歸都有優劣之分,如何把City Pop和蒸汽波風格玩出高級感,就需要對于藝術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厚的品位積淀。
印尼藝術家:Ardhira Putra
看膩了互聯網上各式水平不一的設計風格,今天我們就通過來自印尼,現長居新加坡的動畫設計師和插畫師 Ardhira Putra 的作品,來一起打破蒸汽波與 City Pop 音樂從聽覺到完美視覺盛宴的次元壁,話不多說我們先一起欣賞為快。
Ardhira Putra 為音樂人 Macross 82-99 打造的動畫MV《Party!》
出生在印尼的 Ardhira Putra 從小就是日本動漫游戲文化的超級粉絲,從《七龍珠》到任天堂以及各類日本電影,無一不為 Ardhira Putra 的審美帶來了更為多元化的積淀。這也直接影響到他大學時期專門學習了動畫專業。
Ardhira Putra《Let's Have a Party》
畢業之后 Ardhira Putra 直接投身廣告行業,但無休止的重復工作讓他非常厭倦,一直到2018年徹底下定決心辭職,以藝術家的身份進行獨立創作,并且制作了名為《Candy》的視頻動畫作品。
Ardhira Putra《Candy》
《Candy》整體風格頗有向“抽象藝術之父”康定斯基致敬的意思,借助類似的藝術風格理念,然后將次世代蒸汽波元素和個人的興趣喜好融入其中,最后結合 City Pop 式的復古畫風,讓人十分驚喜。
Ardhira Putra《Love, Understanding and Turbo Action》
Ardhira Putra《Cham!》
2019年 Ardhira Putra 受到某虛擬現實公司的邀請來到新加坡工作,因為藝術媒介的不斷改變,這也使得他的藝術風格在一直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藝術家的身份,一直到現在他依然覺得這是畢業后最明智的選擇,同時也賦予了他無限的創作激情。
Ardhira Putra個人藝術作品
Ardhira Putra 非常建議很多藝術或設計專業畢業的朋友,一定要去多多嘗試不同的創作風格,此外還需要在畢業后有最少2到3年的系統工作經驗,最終你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體系。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廣告牌上是日本大熱的朋克女團CHAI
Ardhira Putra《Neo kawaii!》
此外在創作作品的同時,Ardhira Putra 認為大家一定要學會利用社交媒體來運營自己,這樣才會得到更多的合作以及商業機會。
同時對于自己喜愛的藝術家要刨根問底:為什么這位藝術家就偏愛這種風格呢?只有弄明白這些事,你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對方的作品。
Ardhira Putra《Driving on the Autobahn》
Ardhira Putra 平時只要在 INS 上發現到自己喜歡的藝術家,一般都會直接發消息過去,與對方進行交流和討論,而并非只是單純的欣賞,他覺得這樣才能讓他進步的更快。
Ardhira Putra《Candy》
此外,我們從 Ardhira Putra 早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這些年繪畫風格的不斷轉變。
Ardhira Putra 早期藝術作品合集
與印尼不同的是,新加坡讓 Ardhira Putra 認識到了國際客戶之間強大的文化產業鏈,從獨立品牌到游戲、電影、音樂、動畫等無所不含,這也讓他的創作視角和風格變得更為寬廣自由。
Ardhira Putra 早期藝術作品合集
談起從小到大的藝術創作影響,他個人首推布拉班特公國畫家 Pieter Bruegel,其專長于描繪居住在鄉間的村民生活,相較于當時風行的意大利畫派,他的藝術表現手法簡明而細膩,且帶有很強的故事性。
Pieter Bruegel 的藝術作品
日本動漫導演湯淺政明 Ardhira Putra 也十分喜歡,湯淺政明曾在1990年擔任《櫻桃小丸子》的美術設計。1992年在《蠟筆小新》中擔任作畫監督、設定、原畫等。個人風格以畫風獨特、場面奇幻、分鏡卓越而享譽世界。
湯淺政明編劇的神級動畫作品《貓湯》2001
印尼藝術家 Eko Nugroho 他也極為熱愛,欣賞 Eko Nugroho 的作品猶如看到一幅充滿華麗點綴和各種形狀、顏色、工藝甚至聲音的奇幻之旅。
Eko Nugroho 的藝術作品
可以看到 Ardhira Putra 之所以能夠形成現在的藝術風格,除了不斷的嘗試之外,還有著多元的藝術品位積累,以及與不同藝術家之間持續性的交流學習,和清醒的商業運營思考。
最后讓我們伴隨著,孫悅老師在1996年發布的單曲《今年流行浪漫》和 Ardhira Putra 的藝術作品中,重新感受下這吹拂在次世代審美下的盛夏賽博海風。至于為什么是孫悅老師?如果你對 City Pop 音樂比較熟悉的話,或許聽完之后你會想要聊點什么...
Ardhira Putra個人藝術作品
圖片來源:Ardhira Putra Instagram
作者公眾號:太格有物(ID:thetigerhood)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