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何讓傳統的生肖形象煥發新的營銷生命力
Leagas Delaney上海董事總經理蘇露琳(Caroline So)認為,在紅紅火火的中國春節落幕之際,各家品牌或許應當反思一下如何賦予傳統圖案以新意。
在中國春節期間,如果你不想用生肖動物圖案來做營銷,就好比在西方的圣誕節里不用圣誕老人或圣誕樹圖案一樣。作為傳播領域的專業人士,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我認為我們有責任將中國的文化傳承給下一代,而中國的生肖體系無疑是這一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常而言,春節期間的廣告與一年當中其他時間的品牌活動沒有多大關系。這期間的廣告往往都呈現出吉祥歡樂的年味從而促進春節銷量。
但是,如果你僅僅是把生肖動物的圖案(2017年當然是雞)放在產品上或是想出以“雞”為雙關語的廣告文案,那么你未必就能成功。這么多年來,“春節化”的廣告和產品的模式已經陷入套路,結果是:陳詞濫調。更糟的是,90后消費者或許會認為這樣的品牌只有他們的爺爺奶奶才喜歡。
平心而論,一條印了一只金色大公雞的亮紅色Calvin Klein內褲誰會穿?只有那些非常迷信的人吧。我作為女性一點都不覺得這樣的內褲有任何性感可言,但或許我是個例外。
讓我們繼續討論80后和90后,畢竟他們是大多數營銷人都關注的主流消費群體。這一代人更為真誠、對自己更坦然,也更善于表達自我。如果想要與他們溝通并建立一個比較酷的、更受喜愛的品牌形象,你需要學會他們的語言。
這可不是生硬地使用一個生肖圖案那么簡單。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創意地使用中國古老的文化。
我個人認為這位星座意見領袖“同道大叔”就很成功地將生肖圖案與西方的星座學結合了起來。這種創意仿佛就是一個范本,讓我們學習該如何將一直延續的傳統概念變為社交媒體上的新鮮熱門內容。
同道大叔本人是來自廣東的85后,他在2014年創立了以星座為主題的微博和微信賬戶。其內容雖然以星座為主,但也會通過幽默的筆觸涉及一些相關的社會話題。為什么同道大叔的賬號非常受歡迎?因為他為年輕人提供了就身邊話題進行自我嘲諷的機會。
他熟練地使用著當代年輕人的語言,毫無懸念地成為了時尚熱點,在兩年間圈粉3,000萬。如今,同道大叔不僅是社交媒體上的關鍵意見領袖,還發展成了自己獨立的IP,其專門的網店上有超過3,000多件商品,形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僅2016年上半年就創造了2,500萬人民幣的收入,包括在上海開設咖啡廳,舉辦長達一個多月的星座嘉年華等。
所以,只要能獲得針對90后人群的深入洞察,只要選擇了正確的數字渠道,我認為春節的這只大公雞完全可以煥發新意。當然,這非易如反掌。我的意思是,明年我倒很希望看到一些新穎的春節廣告,能夠激發如今的年輕人對傳統圖騰的全新興趣。
來源: Campaign Asia-Pacific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